潘永强: 记录中国传统工业企业发展的拐点

  • 来源:摄影世界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20

这是一组关注中国老工业企业命运的摄影作品。它把镜头对准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钢铁工业。通过摄影,这些年这个逐渐势衰产业被忠实地记录下来。这组工业摄影作品意图通过影像,展示中国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阵痛期,如何寻找“新生”的过程与所付出的代价。

摄影师潘永强从2015年开始关注面临搬迁的球墨铸铁管公司,历时3年,从工业区污染问题进而由表及里地深入传统工业的困境与挣扎。

作者自述

2017年4月27日,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厂区1号高炉配套设备开始拆除,这家始建于1957年的老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该企业因污染排放问题,于2016年12月27日宣布停产并着手搬迁。

1950年代,济南市建设了以冶金和化工为主的东郊工业区等重点工业区,“山东省第一炉铁水和第一根球墨铸铁管就诞生在这里。”回忆以往辉煌,在球墨铸铁管公司工作了40年的李师傅自豪地说:“在企业效益最好时,球墨铸铁管几乎销售一空,工人福利相当不错。”据了解,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总资产30亿元人民币,年产球墨铸铁管20万吨,年出口产品比重在30%以上,现有员工2000多人。

不过,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老工业区与生活区越来越无法区分,污染问题一直是附近小区居民的一块心病,辉煌的企业已成为济南雾霾问题的“心头之患”。附近居民王先生说,刮南风时阳台根本无法站人,味道刺鼻。平时在家里不敢开窗户,否则屋里很快就会覆盖一层棕红色的粉尘,而这种红色污染物沾染到衣服上很难洗净。与球墨铸铁管公司仅一墙之隔的就是里仁小学,污染也在严重危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雾霾侵城,逼迫着济南市以“壮士断腕”之态整顿重工业产业,按2014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济南东部老工业基地搬迁方案以及2015年当地政府跟山东球墨铸铁管公司签订的关停搬迁协议,球墨铸铁管公司将于2016年年底关停并搬至临沂兰陵,济南市治理大气污染“十大行动”也把这个企业关停和搬迁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这个城市经济发展曾倚重的工业聚集区,如今随着优势的日趋薄弱,被贴上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标签。济南市决定加快推进老工业区搬迁计划的实施,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工厂搬迁的背后,数千名工人生活发生变化,与外界对球墨铸铁管公司搬迁的决定一致叫好不同,厂区员工对搬迁后的未来充满不安。据有关媒体报道,新厂启用后,球墨铸铁管公司将与兰陵当地集团合作,将从国有企业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时将对生产工艺升级,是高效、节能、环保的新企业。

在职工安排上,厂方提供多种方式供职工选择,员工既可随厂一起迁往临沂,也可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内退,而不想随厂搬迁又不符合内退条件的,可选择解除合同。按照企业分流方案,愿到兰陵工作的职工,总收入不低于去年,还有交通、生活补贴,职工签订合同至上岗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费。

47岁的职工李师傅说,他在这里工作快30年了,对公司有着深厚的感情,又是工厂的技术骨干,本次分流他选择去新厂区,“真舍不得离开工厂,我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牺牲。要是选择自谋出路,能获得20多万的补偿,企业也帮着联系开招聘会,但这个岁数只能选择保安之类的工作,自己去创业又没有经验,还不一定成功。”他说出了去新厂区的原因。

山东球墨铸铁管公司只是中国传统重工企业的一个缩影,重工业曾是中国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城市的扩容和群众日益强烈的环保呼声,加上国家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治霾措施,这些企业将进入拐点。

拍摄这组作品的机缘是什么?

潘永强: 2014年12月,我得知山东球墨铸铁管公司即将关停并搬迁的消息,作为一个济南人,我知道球墨铸铁曾经是济南钢铁铸造业的辉煌代表之一,现在厂区将随着城市化进程永远消失,出于摄影人的本能,我想记录下这一切。

拍摄这组作品用了多久?

潘永强: 2015年初开始拍摄这个选题,历时3年。每个周末我都会开车穿过闹市,来到济南东部的球墨铸铁管厂区,或观察思考,或混迹厂区倾听了解,久而久之与厂里的职工混熟了,镜头里的许多人物都成了朋友。

厂子为何要拆迁,拆迁过程中耗时多久,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潘永强: 近年因污染严重,该企业被数次勒令停产整改和罚款。随着城市的外围不断拓张,传统工业成为城市负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工业与城市、与人已不能共存。从2016年12月27日正式停产,到2017年7月30日拆除,历时近8个月。企业搬迁不是一关了之这么简单的事情, 最困难的部分应该是职工安置,数千名工人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传统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看到球墨铸铁厂区的景象,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潘永强: 从球墨铸铁厂区火花四溅、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到关停后空荡荡的车间,每次走在厂区拍摄都让我难忘。工厂搬迁后,经常有职工来拍照,就是想记录厂区拆完前的最后时刻。这个厂养育了几代人,有的职工在厂里工作了三四十年,舍不得离开工厂。老职工吕师傅看到拆除的景象后动情地说,我们家三代人把最好时光都献给了工厂,对这里充满感情。六十年一甲子,再也看不到当初人流如织的场景了。在拍摄时做了哪些构思?

潘永强: 把镜头对准起起落落的中国支柱产业——钢铁业,通过摄影,将这些年逐渐势衰的过程忠实地记录下来,以点、线方式来构建这组作品。

拍摄时是否遇到过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潘永强: 拍摄是个苦差事,球墨铸铁管厂区的环境十分恶劣,每次拍摄结束,我全身上下都是工厂的粉尘,每次去厂区拍摄的标配是安全帽、口罩和一双警用战靴。

通过这组作品想传达哪些信息?

潘永强: 山东球墨铸铁管公司的关停搬迁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通过影像,我想展示中国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阵痛期,如何寻找“新生”的过程与所付出的代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