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本没有“垃圾”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50

2017 年 9 月 3 日至 12 月 17 日,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先后举办了由其艺术总监谢素贞策划的“非常持续——环保启示录”和“非常建筑”展览以及谢素贞策展、梅 . 艾尔迪布协同策展的“阿拉巴·马德富纳”——瓦尔·肖基个展(2017中阿博览会埃及主宾国特展)。看似 3 个不同的展览,事实上,这是一种理念的 3 种拆分。策展人选择的艺术作品基本都是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创作,关注于寻常物及废弃物的再使用以及对环境保护议题、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探讨。

谢素贞谈到此次展览的初衷是 :“当代艺术思想体系本应讨论的存在问题,在一次次的展览中沦为幕后现场木作的大量资源浪费及长途运输的二氧化碳的增递。鉴于此,特策划一个以环境保护为文本,永续发展为议题的展览,期望将艺术审美与当代艺术对物料的极致追求结合,探讨消费主义盛行下,对话的另一种可能性。”

申保华的《相向》成为此次展览中观众参观驻留时间相对长的作品。作品的组成并不复杂 :婴儿推车悬挂在 2.8 米高的支架上,婴儿车下面是轮椅,轮椅的轮子与婴儿车的车轮相互发力转动,并配合幽暗的音乐声。婴儿车是申保华自己做过的,轮椅是他的父亲使用过的,父亲去世已经近 4 年,由于母亲惜物的本性,至今都保留着这些物品,又碍于家中空间有限,婴儿车在母亲家中,就是这样被悬挂在房顶上。申保华想过很多方式表达这种旧物与人的情感,最终决定以这种最接近真实的方式简单表达。他不想煽情,如果煽情的话,会有另外的表达。可是即便如此,这件作品的展示还是看哭了不少观众,这让美术馆与申保华自己,都收获了无数观众和父亲的故事。

旧物中隐藏了太多我们过往的情感,这在展览中处处得以体现。陈妮娜所创作的《窗外消失的风景》展现的是老城区拆迁中被遗弃的窗户,她透过艺术创作的手法,将其重新演绎。作品用再生的方式将摄影镶嵌在斑驳的旧窗中,形成装置,封存了都市中正在消失的风景。LED 的光源让照片有了景深和荒诞的真实感,让人恍然置身于都市某个熟悉的街角。这组作品从 2009 年就开始创作,老城区拆迁,让太多情感与风景永远消失,居民的日用品成为“垃圾”,艺术家用这样的手法,留住了某个瞬间。

这个世界真的有垃圾存在吗?“在我看来,事物的意义可能会被突然打乱,这恰恰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韩国艺术家金氏徹平在自己的系列作品中展现了这种“垃圾”身份的转换。他收集适合作立柱或框架的物品,而后用白色树脂浇盖在完成的物品结构之上,就像白雪覆盖在上面。这让观者重新认识日常平凡的事物。这就是2002 年开始创作的《白色释放》系列,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平凡的瞬间 :在某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他偶然遇到了一辆奔驰轿车,旁边是一坨狗屎。一个是奢侈品,一个是排泄物,在白雪的覆盖下却有了相同的、平等的处境,这场雪抹平了它们的个体差异。“让事物脱离原本的意义、目的和内涵,并探索对其进行重塑的可能”,这是艺术家的创作核心。

对于有些人来讲,成为“垃圾”的物品在艺术家眼里都有着无限的表达。同样是废旧报纸,王雷和李洪波却有着不同的展现。

王雷将 2015 全年《人民日报》经过裁切、搓线、编织等技术,再做成衣服与图书。每件衣服的编织需要耗费他和妻子 5 ~ 6 个月的时间,这不是一种面对“废弃物”的行为,而是思考本身。本是废弃的东西,却展现为 3 个概念 :365天的报纸出版日期构成时间的概念,里面众多报道形成万众肖像,把报纸拆解后变成书籍又是一种空间的概念。

看似被“废弃”的物品,却可以有更广阔的含义,对于过期报纸而言,其意义可以是他们本身的文字,可以是编排方式,更多可能性是我们还没有想象到的。李洪波展现的是旧报纸“物性”的一面。他用旧报纸逼真模拟了自然界的石头,大大小小散落在展厅一角,众多观众走过,都认为那就是一块块真实的石头,而少有观众会去碰触它们。真的碰到之后,就会进入另一种感官。真实的石头重而硬,报纸做成的石头轻而软,这种突然之间的落差,让我们脱离开对特定物品的惯性思维。尝试一下捡起石头,就会发现里面是李洪波式的拉花,他利用纸所特有的伸缩性,制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用在众多作品中。而这组石头被拉开之后展现的拉花,给不慎碰触作品的观众带来一种恍然意外。

以上物品更多与艺术家本身的经历与思考有关,既然是银川当代美术馆策展,作品的在地性也颇为重要。台湾四人创作小组豪华朗机工所创作的《雨霾》,就用了在银川找到的废弃塑料片,再经过输送带、马达、吊扇等将塑料片导入循环系统。五彩斑斓的塑料片模拟了雨的形态,从头顶倾泻而下,落入脚底的格栅和输送带上,再次进入空间顶部倾泻而下,以此展现出艺术家所提倡的理念。“我们在银川降下一场人造塑料回收雨,回应那些各式各样的便宜、那些满足生活的随意。并,期待雨停。”

“非常建筑”展览也同样传达出环保理念,目前展出的完整作品只有象形茶室。茶室的建筑材料通过将回收的银川当地鸡蛋包装纸盒溶解后再炮制而成,包括茶室里面的材料也都是回收废弃物制成。这既是艺术品,也是可使用的建筑本身,让废弃物得以重新演绎。

除了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持续”的理念还反映在将要进行的系列活动中。银川当代美术馆向宁夏地区市民征集有生命温度的记忆和故事,美术馆提供一个箱子,市民通过装置艺术来记录、重现记忆中的人、事、时、地、物,或者深入反省个人生命中的一段历程。此次活动征集到的作品,银川当代美术馆将会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之际进行“城市的记忆”的艺术展览。

旧物唤起对流逝时光的敬畏,艺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