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04 14:50

艺术地产,百度百科的定义大致是:“一种地产概念,开发商在地产项目中融入各种艺术元素,从而将某种具有号召力又具有人文艺术品味的生活方式完整地镶嵌到房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为消费者创造出充分体现生活感受和人文艺术价值的人居生活。地产也因艺术而更加价值化。”

将“艺术”与“地产”拆分开,拆出来的是两种行业,并且是两种气质如此迥异的行业。地产是逐利的,大众化的;艺术是精神形态的,小众的;虽然说艺术也要卖作品,商业化,但艺术的买卖好像从来都不会像地产那样急功近利。两者在相互缺乏了解和理解的情况下遭遇之后,艺术与地产会走向何方?

目前看来,有关专家认为,艺术地产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作为营销方式出现,如地产项目举办具有一定档次、水准的音乐会、美术展等;另一种则是把艺术植入建筑,打造艺术性的地产建筑,引发人们从艺术的角度重新看待地产、看待城市和社区。

1998年陈家刚建立的“上河美术馆”和潘石屹建造的“长城脚下的公社”,被业界人士称为艺术地产的开端,成为当代艺术与地产项目互动的范本。“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在国内涌现的艺术地产,多是概念化艺术地产或“地产+艺术馆”的单一式地产。其中民营艺术馆的经营之艰难,令艺术与地产的联姻一直处于饱受争议的状态。

如今,艺术地产已发展到把各种艺术元素融入地产开发中的每个细节,并传承当地城市文脉的综合式艺术地产时代,像是上海K11商场、北京侨福芳草地、万和昊美艺术酒店等,艺术从形式上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状态。

即便有代表艺术地产的好案例出现,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缺乏专业性、仅是制造一个概念、借助艺术来增加盈利的伪艺术地产。各地的艺术与地产的结合仍然还处于初级阶段。

有业内人士指出,光炒作概念无法令艺术地产走得更远,而营造艺术生态才能为地产项目提供造血功能。但怎样营造一个健康、成熟的艺术生态,又是一个没有现成参考模式的命题。

艺术地产的研究者陈卿说:“今后艺术地产的发展可能会体现出两个趋势:第一,高端住宅产品将更多地融入艺术的元素,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将开始引入艺术元素,最典型的就是香港新世界地产公司运营的K11购物中心以及浙江杭州中润中心。”

无论如何,中国的艺术地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发商只有先弄懂什么是艺术社区生态、获得运营艺术项目的能力,才能真正收获艺术地产所蕴藏的巨大文化价值潜力的回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