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生物识别:技术的能与不能

  识别更精准、反应更迅速、安全性能更高、用户体验更好,是生物识别的发展目标

  2017年,对于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监黄飞跃来说,是个颇提振士气的年份。

  这一年,腾讯优图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的无限制条件下人脸验证测试中创下了99.80%准确率的新纪录,还在海量人脸识别数据库MegaFace百万级别人脸识别测试中,以83.290%识别率的成绩拔得头筹。

  “其实,我们参加各种比赛完全是按照产品落地的节奏进行的,目的更多是验证我们技术进步的成果,竞赛只要能够反映技术优劣、促进技术发展,就是其意义所在。”黄飞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而猎豹移动旗下公司猎户星空,也获得被业界誉为“人脸识别年度世界杯”的2017年微软百万名人识别子命题有限制类第一名。

  “因为测不同数量的人,获得的效果和成绩是不一样的。像这次微软的比赛基数是50万人,我们的准确率达到78%左右,这对实际应用已经很有帮助了。”猎户星空首席科学家闵可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孙哲南看来,中国的生物识别技术和产品可以说完全实现了国产化,“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了生物识别技术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数据比算法更重要

  生物识别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机器通过比对数据,判断吻合程度,从而完成识别任务。

  “这个机器的大脑是一个采用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的函数,它是深度学习的核心。”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山世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与传统算法建模方式不同,生物识别近年的发展,主要就是靠深度学习技术的完善。

  “怎么让它学习呢?我们把大量具有不同特征的照片给它,黑人、白人、老人、小孩,白天、黑夜,训练集越丰富,机器学出来的这个函数就越好。”山世光说。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忆楠,有个更直接的比喻。

  “机器有点像小孩一样。今天给他看一眼风车,他知道这是风车,第二天换了另一个不一样的风车,他可能就认不出了。但你给他看了一百次风车后,他就学会了如何识别风车。”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因此,数据量越多,同种数据的类型越丰富,机器学习的能力就会越强。谢忆楠透露,给机器训练的数据不能是原始的图片,应该是已经标注好所有信息、相当于拆解开来的图片。

  “机器无法像人那样理解图片,只有把图片相关信息标注好,机器才能读懂,才能学习。这方面我们有先发优势,现在大概有一个PB量级标注好的图片数据集,每天调用量可达到3000万次。”谢忆楠说。

  而在语音识别和虹膜识别领域,已存在这样的数据优势,尤其是一些大公司。

  “像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在这个行业里积累了十几年,数据库规模肯定更大。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说方言,它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它更善于理解用户、寻找使用场景、打磨产品,它能把一个产品变得更好用。”闵可锐说。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雅卓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虹膜采集需要通过专门的设备,通过虹膜项目,并不易得。

  “任何一个具体的深度学习平台,用通用的学习方法都做不了,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特殊的模型定制和优化才可以,所以最后凸显的并不是那些算法强的公司,而是拥有相应数据库的公司。”宫雅卓说。

  因此,在他看来,像Facebook、腾讯优图这样占有大量社交数据的公司,更容易在人脸识别领域取得成功。

  准确率为何变化不定

  黄飞跃告诉本刊记者,正是基于腾讯微信、QQ等多个应用庞大的用户群,腾讯优图开发的算法和技术具备了快速验证、迭代调优的能力。

  腾讯优图在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数据库LFW创下的高准确率和识别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然而,这样高的识别率,却无法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有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在实际应用中人脸识别准确率约在70%,摘个眼镜、拨一下刘海就有可能识别不出来。

  “比赛是在特定数据集下才达到的精度,而实际场景复杂得多。”闵可锐坦言。

  现实中首先面临的困难是场景复杂。闵可锐介绍说,比赛中的图片是固定的,但是现实中,影响人脸识别的还有姿态、表情、光照以及遮挡等因素,复杂的应用场景导致人脸数据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机器识别起来也更困难。

  “场景对于语音识别也很重要。比方说声音比较小如何优化变大,或是杂音很多如何降噪,等等,它是一个多方面的考验,包括运算能力、数据量、算法,等等,都不能掉链子,否则识别率就会有很大的下降。”闵可锐说。

  谢忆楠还注意到,不同场景对技术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满足的额外条件也不一样,“没有通用型的解决方案,能人脸解锁的东西未必能给公安解决问题,反之亦然。”

  第二个难题在于规模。

  闵可锐解释说,人脸识别比赛中数据库比较稳定,可能在几千、几万、几十万张人脸图片库里识别得比较好,但量级升到几千万张,几亿张,之前的模型可能就反应太慢,难度也会大很多。

  “识别快慢也很重要。比如人脸解锁开门,就应该非常迅速;并且它还要求不需要特定配合,只要站在边上就能识别,这是额外条件。”谢忆楠告诉本刊记者,考量人脸识别技术能否实用的关键指标,他认为是精准度、反应速度和是否满足额外条件。

  而对于精准度更高的虹膜识别技术,现实中的难点则是太麻烦。

  “虹膜识别还是需要人去配合,一般而言是近距离的,并且需要人取下眼镜,因此总不够易用。”宫雅卓告诉本刊记者,他们也在研发0.6米到1米的远距离虹膜识别,无需对着镜头,也不需取下眼镜。

  安全性到底有多高

  不过,外界更为关注,讨论更多的其实是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实际上,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前端的假体攻击、模块窃取、传输过程中的黑客入侵以及后端数据库的信息泄露。”孙哲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所谓假体攻击,指的是利用照片、视频、模型等材料,伪装成真人骗取识别认证。这给生物识别技术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活体认证。

  腾讯优图提出的方案是结合唇语识别来确认活体;支付宝则要求用户刷脸时需要进行眨眼、左右摇头等随机行为。

  而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X,则通过添加专门的结构光、近红外线综合传感器镜头,实现图像3D增强还原效果,以排除照片、视频的假体攻击。

  “如今的活体检测技术还可通过前端传感器的改进,识别出皮肤的活性、检测心跳等,打印照片或塑料的3D模型根本无法通过识别。”山世光告诉本刊记者。

  至于模板窃取,业内主要通过变换生物特征模板,或将模板和其他因素绑定识别的方式,加以规避。

  “模板一旦窃取,系统会自动识别出丢失的模板,直接撤销被盗模板并对同一个生物特征重新发放新的模板。”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CEO马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说,如今的生物识别技术会使用密码学方法,通过对数据和编码的加密,使得每一次运算不可逆,“假如窃取的不是图片而是数据编码,那么从编码数据反推回图片的计算量,可能需要一台超级计算机计算一千年,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比之下,黑客入侵和数据库泄露等安全隐患近年来日渐突出。以印度为例,该国自2009年开始借助虹膜等技术建立全国性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目前已完成12亿人口的数据采集。

  但近日,印度执法部门却发现,超过210家政府网站在线曝光了该国公民身份识别系统的详细信息,包括公民姓名、地址、身份识别号码、指纹与虹膜扫描等敏感数据。

  “这种安全隐患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孙哲南说。

  他直言,不光是信息泄露,目前所有的防伪、防丢失措施都还没有成熟到能完全解决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这有赖于整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振华 王元元 特约撰稿梁宝荧/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