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以后,人们为什么还不快乐(上)

  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疾病问题一点也不比中国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壮大。有报告数据显示,如果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以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成年人的话,在2015年中国内地达到这一收入水平的成年人数量已经超过1亿,高于美国的0.92亿,排名全球第一位。

  但所谓的“中等收入群体焦虑”似乎成为了中国人近几年频频提及的话题。经济能力已经提升到一定地位,衣食住行都不愁,每年时常旅游的他们,为什么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焦虑感呢?

  在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同样有焦虑感。美国绝大多数中等收入人群每月都会有一笔固定的医疗开销,就是看心理医生的费用。几乎每个月,他们都会准时向自己的心理医生报到,倾诉自己的焦虑和不安。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疾病问题,一点也不比中国少,尤其因心理问题而衍生出的药品滥用问题在现今的美国已经是一个灾难性现象。

  引发中等收入群体焦虑的原因,有两点是学界目前一致同意的。

  第一,很多大众传媒的报道方向,让人们看到一个“永远达不到的标准”。

  现在打开电视,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些“最顶级”阶层的角色——高富帅,出入豪车,居住华屋,全世界飞行。很多人因此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这就是一个衡量成功和幸福的标准,或者说“人生赢家”就应该过那样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办法跟他们相比或超越他们,失落和焦虑也就油然而生。

  第二,小概率负面事件被报道和放大,让人容易联想过度,感觉问题很严重。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作过一项统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因战争、天灾和疾病死亡的总人口是有史以来最少的。也就是说,现在是人类历史上最太平的年代。

  但是,每天打开手机和报纸,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坠机、恐怖袭击、经济衰退。在媒体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你最多只能知道自己居住地附近发生的事情。但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在以前是永远都不会知道的事情,以及人们对此的评论。

  于是,我们的脑海里便会充斥着那些问题,而且不自觉联想到自己所在环境里可能会发生的类似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概率很小,我们仍然会不断产生不安感和焦虑感。

  尤其当某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不自觉甚至不负责任地将小概率事件放大的时候,我们会感觉问题很严重,不安和焦虑的感觉就越发厉害。

  黄征宇

  宇沃资本创始人,英特尔前董事总经理,著有《征途美国》一书

  文/黄征宇(美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