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体育文献资料法,观察询问法,教学实践法,对培养小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进行探讨、尝试了一些体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生实际出发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是提高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更是完成现代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终生体育;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7-0003-01

1 体育起源及终身体育的阶段性、重点

(1)对“终身体育理论”的阐述;体育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学生身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全面发展小学生的终生运动、锻炼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社会终生从事体育运动和锻炼的人很多,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终生体育做为一种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早在一九八九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会议,指出终身体育对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劳动者、家庭妇女、高龄人和残疾人等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提供机会。

(2)终身体育的阶段性及重点;终生体育大致可以分为学龄前、学龄中、学龄后三个阶段。学龄中阶段的体育主要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同时还受到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竟技体育的影响。在学龄前、学龄后的两个阶段里,对终生体育起作用的主要是家庭和社会体育。

2 体育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兴海县,小学生对于体育认识够深,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不少学生不惜牺牲自己健康换取“知识”,这种观念上的认识模糊,滞后于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我们要教育小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体育的本质。从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体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从社会教育的观点看,则是使生物化的人从身体方面转化为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人才。对小学生加强理论知识教育,提高体育意识,教会他们用全新的理念去领悟体育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他们对体育的认识能力才能提高。新课标理念十分强调:“学生中心”和“学习过程。”因为它注重的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也不是个体经验的形成,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培养创造精神的发挥。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互相交流信息的过程。从传授知识角度来看,教师起主导作用;从接受知识角度来看,则学生是主体。没有学生接受,那也就无所谓教学。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破除旧的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教师应成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引路人,使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能运用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体育知识,使其终身受益。

3 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手段相结合使获取体育竞争知识的过程。竟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为其步人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争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人的竞争意识的手段之一就是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多种形式的比赛,以增加比赛的剧烈性和趣味性,如采取“让距赛”或“让分赛”,赛前要做动员,使小学生树立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要认真总结,讲评要使胜利者不骄傲,失败者不服输。此外,对体育课的考试,也要建立一种激烈竞争的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做得更好,差一点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从而促使其努力学习。人际问的交往是种能力,人在生活中离不开这种能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社会更需要交往能力。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配合完成的。在课堂中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处在教与学的不同位置,必然有教与被教、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小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师生之间还存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要在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出对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比如,应让学生懂得在集体项目比赛时,谁上场,谁替换,都要以有利于实现目标为最高准则。比赛场上个人技战术的充分发挥,是获胜的重要基础但是不能忽视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比赛场上由于对手情况、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失利。在这种情况下,同伴之间要相互谅解,要多鼓励和支持,不要互相埋怨,责备。学生要在体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好多种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就逐步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体育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 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及自我锻炼的能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小学生学习体育有重大意义。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使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上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就成为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必需考虑的方面.比如在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感受到比赛的乐趣,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体育的满足得到体现.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在不自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的渴望,并能参与其中,从中得到乐趣.教师可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与掌握进行终身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运动兴趣,促进他们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学习和练习中使他们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秦秀红.科技信息,2010(2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