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節的由來与兩岸關係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2-20 11:01

乎,繼意大利、德國之後,二次大戰中的軸心國全部投降。裕仁的無條件投降廣播,正式結束了二次大戰中的東亞及太平洋戰事,就英美兩國而言,結束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以來的三年多麈戰。就中國而言,則是結束了自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以來,日本有計劃有預謀的蠶食中華大地狼子野心,尤其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的明目張膽吞華行動。飽受日本侵略戰爭威脅的中國抗日戰爭,倒底應該從一八九五甲午戰敗、一九三一東北九一八事變、或者是一九三七北京蘆溝橋事件算起,各有其道理。

抗日戰爭,中國政府並未有正式的官方向日本宣戰,所以八年抗戰、十四年抗戰、五十年抗戰之說,圴為合理。尤其五十年抗戰之說,追溯到清廷甲午戰敗不幸割日,當時台灣人民英勇抗抵日本人登台灣,從北到南一路勇拼死抵抗,可歌可泣有史為鑑。故前台灣著名歷史教授吳相湘先生,把我們統稱的抗戰,叫做近代史上的第二次中日戰爭,意思是一八九四甲午戰爭到一九四五年之間的日本人侵華戰爭,是連在一起的戰爭。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二次大戰同盟国在日本首都東京灣的美國米蘇里號軍艦甲上版上,正式接受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政府的代表是當時的軍令部長徐世昌。同時那天上午,何應欽將軍代表中國戰區在南京接受日本駐華軍的投降。然後,各次戰區分別舉行受降例如安南戰區日軍,按照同盟國規定他們在戰區的部隊,亦必須向中國指定的地點,接受投降。

日軍在一八九五年佔領的台灣,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一直遲遲,直到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才在台北公會堂;今台北市中山堂現址陽台,舉行正式受降典禮。日本方面由日本在台灣最後一任總督安滕利吉為日方代表;中方的代表共有四位包括為首的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台灣省參議會黃朝琴、民主派地方人士代表李萬居、以及中央社特派員葉明勲。

根據葉明勲生生(曾任台灣新生報社長)在公元二〇〇〇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參加台灣光復五十五年周年紀念日後的翌日告訴筆者謂:一九四五年十月初,重慶政府先派遣了一批十多人的台灣光復接收小組成員,來到台灣和日本佔領的主政者,接洽有關中日雙方的交接準備事宜,原先預計在十月二十四日舉行日本的降旗儀式,以及中國的升旗典禮。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四上午九時,國民政府向美國方面情商借用三架美軍B25轟炸機所改装的飛機,乘坐約一百二十餘人包括同盟國的觀察員在內,從重慶起飛,在上海虹橋加油及稍做休息後,時間略有延誤,從上海逕飛台北松山機場,抵達機場後,接受久候多時的日本代表軍禮迎接。儀式完畢,走出台北松山機場時,已經時過下午五點,十月份的太陽逐漸西下,經向重示後,決定翌日上午七時再舉行升旗典禮,讓許多簇擁而集的台灣同胞群眾,稍有失望。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上午七時,在早晨陽光中的台北賓館廣場,和台灣總督府隔離約二百公尺距離外的台北賓館(原總督招待所),舉行升旗典禮。當時中央社特派員葉明勲,目擊民衆歡欣鼓舞,彩旗飄揚,鑼鼓宣天,一片勝利歡樂的氣氛圍繞著整個台北城。這種回歸祖國懷抱的興奮与歡樂,今天的我們依然可以從「台灣光復紀念歌」的歌詞歌曲中,得到深度的感情與感動。例如:光復一年後一九四六所編訂的歌詞第一段,列舉如下:

「張燈結綵喜洋洋勝利的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份深長不能忘」。

話說,由於原本預定象徵主權回歸祖國的升旗典禮,延後了十幾小時,台灣光復日,也從十月二十四日延後一天,變成十月二十五日。蔣委員長一周後臨台視察的日期,仍然維持在原訂的十月三十日。

當然,蔣中正先生萬萭沒有料到四年的一九四九年底,他會從中國大陸徹退到台灣一隅,並且終老於斯。歷史證明一九四五年十月底到一九四九年底之間的兩岸,是處於統一狀態的。這段史實被許多人士忽略了,或是故意忽略。奇怪的是這段歷史,連現在的中國國民黨也少有提及。這一段新台灣和大陸的臍帶密切關係,是台灣地位未定論者,最為懼怕的。

惟自一九四九年開始,兩岸同胞因為國共內戰的關係,將近有四十年的長期隔離,其間更由於國共的嚴重對立,民間亦完全沒有交通和交流的機會,所幸在精神上圴秉持一個中國的信念。但是長期的阻斷,間接製造了許多天真的人士,以為挾日、美勢力,或是受到日美反中反華勢力的蠱禍,認為台灣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因而得了台灣獨立的忘想病。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節,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

中華民族是雍容大度的,但是在積弱積貧一百年多之後,對於有些重大的事情處理,顯得老大而忽略細節;日本人則相反之,處處心計於毫釐的爭取。用白話文說,就是中國人大而化之,日本人斤斤計較。此事反映在台灣光復這等大事上,非常明顯。其結果是中國人吃了許多暗虧而不自知。

日本投降日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投書簽字是九月三日,其間包括和英、美同盟國的協商商定,同步在東京美軍米蘇里號軍艦与中國南京市,同時段連綫分別舉行日本帝國受降典禮。前後共計用了十九天時間的準備,時程上非常合情合理。

但是台灣光復的受降,卻是一直延誤到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四日才正式派員來台受降及接收台灣,其間拖延了七十天之久的時間,才使台灣人正式重回祖國懷抱。這個七十天的關鍵時刻,關係太大了。也替日後中國政府的治台,埋下許多暗坎。

在這關鍵的七十天中,日本人設下了許多伏筆,根據信史事後證明,例如日本人在此其間,從日本本土空運了大量貨幣到台灣,運用金融手段影響了台灣社會生活的基本穩定,也等於收買了一批在台灣的皇民及後裔,此為引發一年半後,即一九四七年二月底二二八事件的重要潛在因素。又根據近年的考察,日本人利用這段七十天的時間,有計劃的將大約三十萬日本人包括和台灣本地人通婚者,更改為中國姓氏,表面上歸化為中國人,當時的這三十萬人約佔台灣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

他們大多數非務農而且平均受敎育程度,大大超過台灣當地人,形成台灣當時社會力量的塔尖層,雖然不公開他們真正的身份;卻俱有一定程度的「穏定」影響力,影響台灣社會對於來自中國大陸的各種觀感以及解讀。並暗中操控中文和日本漢字之間的遊戲,達到不知不覺的傾向日本心理。

經年累月下來,對於今日台灣的親日勢力,種下深遠的世代化力量,此所以近年台灣的親日勢力,居然能夠公開化及表面化,例如柯文哲、蔡英文在選舉期間公然到日本募款,爭取支持。他們以獲得日本的支持,做為對台灣島內民眾的另一種告示。所以近三年以來,台灣親日及傾日勢頭,日愈猖獗了。

這些源頭,都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光復的接受過程中,太大而化之一,沒有好好管控時程,留下空隙所致。在紀念台灣光復七十二周年之際,撰文野人獻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