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世任干的第二件大事是创办了郑州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等学府——天中书院
郑州的这条街已有130多年了。1966年更名为红光东街,1978年复名书院街至今。它长千米,宽七米,西起南大街,东向延伸过紫荆山路,北临繁华的东西大街,南靠商代遗址墙垣。
小街在郑州之所以享有盛名,是因为这里诞生了天中书院,并由此发源了郑州的现代中学教育。
郑州的第一座高等学府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郑州知州鲁世任干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动员百姓捐助、组织匠人烧制700万块灰砖,将唐代郑州城的土墙包装成砖墙,砖城墙内有一段3600年前的商城墙。这也是书院街背靠商城墙一说的由来。
鲁世任干的第二件大事是创办了郑州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等学府——天中书院。
天中书院建成后,它与宋代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建立了教学交流,因此,河南境内的学子,尤其是郑州周边县乡的学子,纷纷来到这条小街求学。
书院的学生多时达千余人,院舍又在路北扩建一所,但好景不长。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5月,李自成攻开封城不取,改攻郑州,守城人是朝廷命官魏尚贤。他为避佞臣魏忠贤套近乎,联成一党,提前告老回郑州,置下400亩地在东大街路北建宅、种地,他的宅基地后来是有名的魏家胡同。这条胡同还出了个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家魏巍。
李自成三次攻城,魏尚贤不开。李自成派人游说打开城门,魏尚贤不予理睬,一怒之下李自成强行攻下郑州城,杀进魏家胡同,却见魏尚贤不逃不避,端坐大堂,起义军一刀砍下他的头颅。郑州人将他的尸首埋在城外十八里河,并立魏尚贤祠,以示纪念。
魏家胡同路南小纸坊街也未幸免,被抢劫一空,天中书院被焚毁。
直到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一片废墟的书院才在原址上重建。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知州王成德将在低洼处的东里书院迁址到小纸坊街与天中书院合并,仍叫天中书院,街名改为书院街。
现代教育之先河
郑州的现代教育始于清代。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通令全国各书院一律办学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清政府在郑州创立郑州官立中学堂。这是郑州现代教育的里程碑。
火车也于1906年通达郑州。郑州是北京至汉口1400余公里的节点车站,火车驶过郑州,开出了一座现代城市。
自清至民国,郑州的公办、私立中学堂,均选址在书院街的天中书院。
1924年,县政府又在此创办了郑县县立中学。两年后,县立中学改名郑州市初级中学。
县改市,是因为1928年冯玉祥第二次主豫,撤县改郑州市。按照当时的郑州市政规划,常住人口是25万,市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有相应的大、中、小学和女子中学、平民图书馆。
1930年8月,“蒋阎冯”大战爆发,郑州又撤市改郑县。同年,郑州市初级中学改为私立明新中学。
1937年,私立郑州明新中学增加了高中班。明新中学的校长段奕是地下党员。1941年10月,郑州第一次沦陷,段奕组织郑州3000名妇女、儿童走上街头抗日,与驻军国民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孙桐萱万余将士共同抗战,歼敌八千,自损七千,史有记载:“抗战1941:30天克复郑州。”
郑州于1948年10月22日解放。11月8日,市政府宋致和市长率先成立了郑州市人民文化教育馆,这在全国的城市中也少见。
在教育方面,1949年3月5日,郑州停办私立明新中学,将当时的市立一中、二中、三中及明新中学高中部在书院街合并,定名为郑州市立高级中学。
更名、迁出、留守、演变
从天中书院教育传承脉络来看,自1953年起,这里的中学经历了更名、迁出、留守、演变的过程。
1953年3月,郑州市立高级中学扩大,9月,更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并迁出书院街。
迁出的“第一高级中学”改名为“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第二年被省确定为河南省重点中学,后称“一高”。
“一高”在郑州西郊桐柏路上,其第一任校长叫栾星,也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栾星出任河南省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写出《歧路灯》。
1953年,书院街又成立郑州八中,又名“女八中”。1956年易名为郑州市第三中学(完中),1958年改名为郑州第十中学,1985年又改为郑州市第三职业中学。
民办大学一度在此筹建,陈云题写校名“中州大学”,后迁址陇海路北部大学城,与郑州师专、郑州戏校合办,改称为郑州师范学院。
书院街的第三职业中学,1999年又由市教委定为综合型高中,校名恢复为郑州十中。2004年3月,市教委正式下文改学校中专部为“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从那时起,郑州十中,一校两牌。
文/赵富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