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过年(上)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叫王永彬的人,将他与家人在寒夜围炉时的闲聊辑成一本小册子,题名就叫《围炉夜话》。后人将这些言论总结成“读书与立身”等184种生活经验,并称之为“东方人生智慧珍品”。然而在潮汕人的观念中,平日同着篝炉还不能称为“同炉”,比如清光绪年版的《潮阳县志》就说:“除夕放爆竹,家人团坐而食,谓之围炉。”换句话说,围炉是指吃年饭。

  潮汕传统的年饭都要弄得很丰盛。一是食物数量多。以米饭来说,要煮上够吃几天的一大钵,作为压年之用,这是狭义的年饭。意思是说,过年家中尚且有吃不完的米饭,将来自然没有饥饿的忧虑了。一些菜肴本身是拜祭祖宗或老爷(神祗)的供品,像整只的肉狮头鹅和白煮鸡、大块的猪肉等,当然也不是一两天内就能吃得完的而且喜欢利用煮鸡和猪肉的剩汤,熬上一大钵春菜,在春市期间慢慢翻火来吃,从而演变成后来很出名的潮州春菜煲。

  二是品种多。年饭的菜肴除了上面提到的供品,还有好几种常见的,一般都带有吉利的口采,它们是:蒜炒肉片,蒜即“算”,有“会和算,有钱好劝(储蓄)”的意思;韭菜炒猪血,韭取“久”的意思,祈望畏命百岁,血则取发的谐音;青葱炒猪肝,意思是食葱年年平安,食猪肝会做官;豆生(芽)炒猪肠,寓意是财富年年加(生),年年长(肠);乌鱼(鲻鱼)或鲤姑鱼,鱼是祈求年年有余,鲤姑的姑字潮州音有“姑(捞)钱和姑银”的意思;血蚶,蚶的壳俗称“蚶壳钱”,有蚶壳掰得多,钱银也就多的说法。

  我们说饮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因为人们吃什么即选择什么食物,看似是各个家庭的孤立行为,实则是族群意识的反映,从中我们还能够窥见整个潮人社会的价值取向。从上面提到的食物来分析,我们是不难得出潮汕人很迷信,也很会避凶趋吉的结论的。但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潮人的年饭节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食物已由“祭祀祖先的供品”变成“个人喜爱的食品”,即由“神吃什么我吃什么”变成“喜欢什么就吃什么”。这无疑是一种人本主义的趋向,现在我们回到围炉的中心,即餐桌上的火锅上来。火锅旧时潮汕人称为暖炉,广府人称为边炉。火锅的历史很久远,有人考证是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陶鼎,大约在唐宋时代已定型,但到清代才兴盛起来。据说嘉庆皇帝登基时在宫中摆“千叟宴”,一次竟用了一千多个火锅。从烹饪的角度看,火锅是一种炊具和餐具合一的特殊器具,能“涮”生鲜的食物,也可以用来温热熟食。

  虽然潮汕人在中国火锅史上做出过贡献,创造出沙茶牛肉火锅和清汤蛇肉火锅两种独特的涮法,但潮俗传统的围炉火锅主要还是用来温热食物。这其中的道理有两个:一是食物多数是煮熟了的供品,像卤鹅粿品等,实在没有再涮的必要;二是吃年饭又称守岁,吃的时间很长,食物需要不断温热。对此康熙午版的《澄海县志》是这样说的:“除夕祀先祖,聚宴通宵,谓之守岁。鸣金放炮以辟邪。”

  张新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