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湘 访古刹寻遗址的文化行者

  • 来源:娱乐·品味周刊
  • 关键字:王鲁湘,古刹,遗址,文化
  • 发布时间:2018-02-08 11:09

  王鲁湘,1956年生于湖南,1978年进湘潭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1984年进北京大学研修中国美术史,并获哲学硕士学位。王鲁湘是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的总策划、主持人。该节目自2006年开播以来已播出了600期。十多年来,王鲁湘遍访古刹名山,探寻遗址古墓,22次进故宫,数十次问道高僧,拜访过百余位大师学者。近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卫视发起的“2017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王鲁湘成为获此殊荣的10名文化人之一。

  窘迫时也不忘读书

  1956年出生于湖南中部小城镇的王鲁湘经历丰富:1977年考入湘潭大学中文系,1984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开始专心从事电视制作,2001年加入中国香港凤凰卫视,历任该台《纵横中国》总策划、《世纪大讲堂》主持人、《文化大观园》总策划、主持人。同时,他还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也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凤凰岭书院等多个书院的院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鲁湘是“消失”的,他用了无数个笔名,“随便起一个就用”,有点像十八变的孙悟空。很少人知道那是他。更多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名字。他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度过了9个月,那段时间,看书是唯一的生活。接着,他迎来了有光但近乎窘迫的日子,他和妻子靠着他70%的基本工资过活,“只有几十块钱”——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也是不高的收入。

  1992年,他脚跨两界,在电视圈,他帮朋友们撰稿、策划节目,在美术圈,他写评论、组织演出活动。生活有了好转,但他仍然不是“他”。1998年,一直潜伏的他,隐约觉得,是时候把头露出来了。央视一个大型纪录片,作为总撰稿的他,这次署了真名。

  对于一路走来的经历和转变,王鲁湘坦言,“我从来没有对人生进行过设定。”

  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越来越认为,“机会可以把握,命运不由自己”。在他看来,在人生的节点上会有不少机会,把握机会远比设定人生来得真实、有力。譬如他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如今在北京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原本以为一辈子只是个教书匠,没料想成为了一名电视人。其实,这每一次的“没有想过”背后,都有着王鲁湘的“好学,知识面广”充当催化剂。

  十几年都在行走的文化人

  十多年来,王鲁湘拜访了各行各业的文化名人。他们中有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文博学家、民俗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还有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包括造纸的、雕版的、拓印的、木雕的、石雕的、打铁的、铸剑的、做壶的……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不一而足。而受他采访、与他结交的朋友,也都是和王鲁湘一样,对文化艺术、传统技艺葆有执念的文化匠人。

  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曾评价王鲁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孤本,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电视界都绝无仅有的个案。因为“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学者像他这样去过这么多地方,了解过这么多丰富复杂的文化现象,同这么多学科完全不同的领域的专家进行过深入的交流访谈。”

  王鲁湘说,自己就是一个文化行者。“大概真的可能没有一个叫做文化人的人,能够像我这样几十年几乎天天在行走”。他说,“我是中国电视界里唯一一个年过花甲还在第一线做节目的人”。王鲁湘不能忍受节目“不好听”或者“不好看”,他拿登山家和摄影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定要“到达”,一定要“拍到东西”。下一站是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在地上已经消失了,动身前他还在琢磨,去那里能拍到什么。“做节目都是拍脑瓜子决定的,只是我们(凤凰)拍得快,拍了就做。”连轴转早就是凤凰的招牌,节目周日下午播出,周日上午还在剪片子,这早就成了常态。

  终身是个学者

  王鲁湘认定,自己终身是个学者。之所以对电视如此坚持,首先做这个节目属于“为己之学”,就是为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个节目相当多的选题、相当多的内容对他自己都是有吸引力的。因此他一直处在学习过程中,而且这个学习是有一定的知识难度的,不是那种很肤浅的东西,需要静下心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而且因为《文化大观园》享有相当的特权,他能够直接和一流的专家学者面对面地进行请教。这个机会很多人是没有的,所以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可能是中国“第一学生”。

  王鲁湘说,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旧式文人。也就是孔子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所确立的“为己型学者”。所有的学习、所有的训练、所有的修炼,都是为了完成自我。也就是说,自己在人生中的“进”,是被迫的;“退”,则是心甘情愿的。进则兼济天下,为人而学,退则独善其身,完成一个君子的人格。为什么中国文人自宋以后,一定讲求“诗书画三绝”,行有余力还可以做些别的好玩的事情,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自己。

  那么,这意味着放弃社会责任吗?“没有!我在给社会做一个榜样,我要用自己的优雅告诉人们:人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他说,人人如此,社会自然祥和,用不着自己再去做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一天到晚去摇旗呐喊。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个个心中有佛性,陶冶在优雅的生活里,潇潇洒洒地走完人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