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五老”“五风” 营造乡村独特魅力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乡村,规划,魅力
  • 发布时间:2018-02-28 15:02

  乡村规划所要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法定范本,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基础设施、产业、文化、旅游和古村落与历史建筑保护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文本,强调“一规多用”、“一规多能”和“一步到位”。

  打造一村一韵,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亮点,也是工作的焦点、难点。努力在“老天爷”的“风景”、“老前辈”的“风采”、“老祖宗”的“风貌”、“老百姓”的“风味”和“老传统”的“风俗”这“五老、五风”上发力,聚焦特色、营造特色、彰显特色,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

  着眼老天爷的恩赐,营造自然生态的特色风景

  自然是美,美在自然。天赐的青山绿水、山岭沟壑、江海湖泊,造就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山水风貌。靠山的做山的文章,靠水的打水的主意,村前村后的一条江、一条河乃至一条溪流、一个水塘,都是构成各自特色的重要元素。

  风景切忌“伪生态”。打造特色风景,必须彰显自然禀赋,注重真山真水、显山露水、依山傍水、藏山纳水。乡村特色不需要假山、喷泉,不需要造景。要考虑村庄的后期维护,能种木本植物的尽量不要种草本植物,能种乔木的尽量不要种灌木。

  风景切忌过度硬化。乡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不同,城市强调“肌肉”,是“硬汉子”,乡村强调“线条”,是“柔女子”。

  风景切忌随意改造。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保持原有道路、排水沟渠线型,保护好村落周边的山、水、田、林、园、塘等自然资源,努力做到不挖山、不削坡、不填塘、不砍树、不改路。

  着眼老前辈的遗风,营造传统文化的特色风采

  文化皆特色,特色皆文化。

  继承弘扬家训家规文化。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家规家训,既是家庭的精神内核,更是社会的价值缩影,目的是“齐家”和“修身”。在全国各地,有许多村落至今受用着祖上传下来的家训家规。这些家训家规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使得这些家族训规成为道德教育的普遍教材。家训家规家风都是家教的具体形式,是一种文化,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风尚。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人故居、古树古巷古道古井古桥和特色民居的管理。做好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手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打造的每个设施、每处景观都要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让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都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并形成很好的技能传授、文教体验空间。

  重构熟人文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步入了陌生人社会。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血缘关系,乡村传统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文化。

  着眼老祖宗的智慧,营造规划设计的特色风貌

  “规”让乡村骨感,“划”让乡村丰满。千百年来,先祖为了适应不同气候和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不管是青瓦白墙、砖雕门楼的徽派,还是透露着浓郁客家风情和土楼元素的闽派,不管是对称分布、宽绰疏朗的京派,还是山环水绕、曲径通幽的苏派,不管是稳重大气、严谨深沉的晋派,还是就势而建、半干栏式的川派,不同流派的建筑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书写着各自的故事。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无不凝结了老祖宗优秀文化的精粹,是如今的建筑永远无法超越的。

  村落的形成和建筑风貌是自然发展与社会演变的结果。乡村规划必须统筹考虑区域特色、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空间利用、景观控制等因素,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追求肌理不乱、基因不变,现代元素不缺。它所要呈现的不再是单一的法定范本,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基础设施、产业、文化、旅游和古村落与历史建筑保护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文本,强调“一规多用”、“一规多能”和“一步到位”。

  乡村规划重在设计、重在细节。必须注重农房建筑立面、层高、色彩和用材的管控;注重打造有味道的院落、有记忆的村落、有故事的集镇、有乡愁的街区。乡村规划设计要少做“水泥”的文章,多关注“水和泥”。

  着眼老百姓的创造,营造美食特产的特色风味

  乡土生活,活在乡土。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菜”不仅食材天然,加工和烹饪的方法也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富有历史积淀和民间智慧,满足了人们向往安全、有机、绿色食物的需求。一道富有特色的“乡土菜”就是一个区域的地理坐标。以江南杭州为例,除了老城区具有皇家和神秘色彩的“杭帮菜”外,各地都有几个乃至几十个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名菜名点。如萧山区的义桥羊肉、余杭区的塘栖糕点、富阳区的龙门面筋,等等。杭州市临安区五星村通过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精选12道记忆中的传统美食,按民间老传统、老方法烹饪成一桌特色铜锅饭,并以“烧铜锅”为主题打造具有参与感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走出了一条村落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新路子。小点心孕育着大特色。把本地区寻常百姓家的小吃、美食进行挖掘、保育和创新,多讲故事,多做“补”的文章,打造一批美食特色村、小吃特色村,不仅能满足城乡居民对美食的向往,同时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快百姓增收致富。

  除了美食,特产和特色手工艺品也是营造乡村特色的“独门秘笈”。乡土文化是永恒的卖点。我国地缘广阔,乡村的特色农产品、特色手工艺品十分丰富。但许多拥有丰富价值的“土货”只能以粗加工、粗包装进行低水平的生产和销售,无论设计制作还是销售交易,美的体验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有历史、有故事的特产和技艺产品在工业化商品竞争面前,有的受到了较大冲击,有的反而显出更强自信,关键在于通过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和精致化的设计与传播,实现了较高的品位和价值,并孵化出各地独特的经济生态。

  着眼老传统的魅力,营造节庆活动的特色风俗

  节庆是文化的浓缩,也是生活的期待。国外一些乡村因为拥有独具特色的节庆、宗教和狂欢等活动,使之成为比较有影响的习俗,如西班牙的奔牛节、荷兰的郁金香节,等等。在杭州乡村,除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以外,还有许多发端于乡村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的节庆活动。如桐庐县江南地区和富阳区东图、桐洲一带起自宋元、盛于明清、延续至今的过“时节”风俗,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临安区洪岭高山馒头节源自对北宋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怀念,在每年农历六月,用馒头和其他食品来祭祀起义军的亡灵,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风俗。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馒头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每年农忙一过,当地百姓家家户户做馒头,既为缅怀先祖,祭拜土神,也为祈求丰收,祝福平安。建德市乾潭镇每年从农历十月半开始历时一周举办“万乐节”,成为乾潭一带民间赶集文化的延续,已连续举办了35届。

  无论哪一类节庆习俗,必须突出持续性、专业性和品牌上的辨识度,通过吸引、凝聚兴趣圈子的人群,让人才在这里以兴趣相聚,每年相约,每年惦记,从而不仅形成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而且培育出习俗的国际声望。

  文/娄火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