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年味十大特征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新时代,年味
  • 发布时间:2018-02-28 15:22

  老传统,是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新味道,是中国人在文化传承中的自信创造。年味,其实从未变淡。

  随着社会变迁,新的时代与旧的传统相互磨合与适应,春节的年味也呈现出明显的十大特征:1.家人团圆,30亿人的“春运”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游子思乡归乡的情怀,过年必须要回家看看。2.守岁仪式,自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亮相银屏之后,这就成了中国人守岁的新节目,继而,对春晚创意与节目的点赞与吐槽,也为守岁平添了一份别样乐趣。3.祭祖祈福,在不少地区,仍旧会在新年之际,全家扶老携幼拜天、拜地、拜祖先,表达敬畏,祈愿平安。4.放鞭炮看花灯猜灯谜,这一习俗既保持了传统的样貌,又增添了新时代的特征,花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甚至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5.年夜饭在饭店,不少家庭会提前在饭店预定年夜饭,犒劳一年到头忙碌奔波的家人,品尝更精致更美味的食物,并将年夜饭“晒”在微信朋友圈。6.用手机发红包,红包,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标配,远隔重洋也无需担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红包发送只在一夕间,动动手指抢红包,无论多寡,图得就是一乐。7.新“庙会”在商场、公园、电影院,这是新时代春节的新坐标,2017年农历正月初一,仅这一天的单日票房就高达7.91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记录。8.年货网上办,与之前置办年货去实体店不同,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网购,品种齐全的年货可以在网上“一站式”购买配送,方便快捷省时省力。9.走亲访友用视频,距离太远无法相聚,不少人会选择视频通话与亲人们“见面”,联络情感近在咫尺。10.带着家人去过年,春节对于不少人而言,算是一个难得的长假,忙碌了一年带上家人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因此,春节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周”。

  过年的老传统

  据记载,春节是由冬天拜祭活动发展而来。冬祭是原始社会人们的一种习俗,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祭岁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结束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民俗学家段宝林教授在《中国古代的狂欢春节、腊祭与傩》一文中亦写道:“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一般认为其源为上古的腊祭。”慢慢的,人们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开展庆祝活动,最终成了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春节。同时,随着文字的出现,春节也越来越多地被典籍记载。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 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由此,守岁之风开始盛行。进入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史青的诗作《应诏赋得除夜》被收录在《全唐诗》里。史青向唐玄宗自荐可以五步成诗,唐玄宗于是下诏,在除夕夜命他即席赋诗。史青于是写下了这首除夕的景象,过完除夕就是中国习俗一年的开始,寒冬将随之远去,春天就来临了。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由此可遥想,宋代已经开始盛行春节放爆竹,火药从战争所需到民间所用,春节习俗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成果。当然,更具划时代的标志,当属宋代人开始以吃饺子庆祝春节的食俗,彼时,饺子被称为“角子”。明清时期,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元宵节赏灯会都已经十分盛行。

  年俗中的传统与时尚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俗也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被传承、被改变、被创新。 “压岁钱”,是每个孩子盼望新年的最大动力。这源于一个传说,名为“祟”的小妖会在大年三十夜里伤害小孩,它用手摸三下孩子的额头,孩子会在高烧后变得神志不清。后来民间便有了用“红纸包铜钱”压在孩子枕边的习俗,据说这样会将“祟”吓得魂飞魄散,保护孩子平安过年。当然,现在的压岁钱已经变成了钞票,放在红包里,带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同时也让孩子们体会“过一年长一岁”的快乐。

  而今,“传统”压岁钱也开始“时尚”。不少年轻人不再要父母的压岁钱,而是给父母包红包。新的趋势也随着科技发展而呈现了另一种新变化,微信发红包几乎成了新年的标配,无论在亲友群还是同事群,虽然抢到的红包数额不多,但人们依旧玩得不亦乐乎,这代表了新年的祝福和好运气。

  从古代人们将“桃符”放在自家门口以镇邪驱恶,到逐渐演变为在红纸上写对联,在门上贴门神,在红纸上写“福”字一直流传至今,只是意义上从“福气”“福运”变成了如今的“幸福”之意。人们在家包饺子、煮汤圆、吃年夜饭的传统内容没有变,变的是更多人会带上家人在外吃年夜饭,还有人会利用新年长假举家出游。从放爆竹、逛庙会、拜神祭祖等传统民俗活动,到打麻将、玩扑克、下棋、看春晚,人们的新年娱乐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移动设备和数码设备,如手机、电脑、VR、AR,等等,都成为了大年里的娱乐新宠……

  旧中有新,新中有旧,很多地方都在恢复旧年俗,例如传统庙会和传统的迎新活动。 “我们要去体验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仪式感,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张鑫宇认为。他向《小康》杂志社记者介绍道,过年放鞭炮、贴春联,等等,都是民俗,“这种民俗都是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民俗是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不断兼容并包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民俗体现,比如过年我们都想着回家与家人团聚,这种与家人团聚的盼望也是民俗的体现,简单来说民俗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

  民俗,是祖先给我们的礼物,也是文化血脉的传承,纵然时代如何变换,我们依旧要对其自身的仪式感保有敬畏,在兼容并包、古今杂糅的中华文化之中,给它一个位置。或许正因为此,年,仍旧是牵动所有华人的一抹烙印在血液里的乡愁,只不过,经过时代变迁,它成了在旧风俗中生出的一抹新色彩。

  Link

  春节,作为华人最传统的节日,历来也是文人名家笔下的主题--

  北京篇

  老舍《北京的春节》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梁实秋《过年》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饽饽当做好东西,除了除夕宵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的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直等到你淡忘之后明年再说。除夕宵夜的那一顿,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谁吃到那一只主交好运。

  山西篇

  周有斌《过年的味道》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喜庆的味道。还不到腊月二十三,村子上下已经有了红火的年味,排年戏,练社火,锣鼓敲起来。偶尔有一声两声“二踢脚”或者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是卖花炮或刚买了花炮的人家,在试鞭炮。岁末年头的日子,村子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烟花爆竹的火药香味。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山东篇

  莫言《故乡过年》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种粮食--其实只需七种,不可缺少的大枣算是配料。

  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

  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家原来一直包清朝时的铜钱,但包了铜钱的饺子有一股浓烈的铜锈气,无法下咽,等于浪费了一个珍贵的饺子,后来就改用硬币了。现在想起来,那硬币也脏得厉害,当时,我们根本想不到这样奢侈的问题。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

  福建篇

  冰心《童年的春节》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

  斯妤《除夕》

  今天是腊月廿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哩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哩啪啦大笑着离去。

  浙江篇

  丰子恺《过年》

  记得那时我所欣赏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盘上的红纸盖。这六神牌画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每版上画好几个菩萨,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都包括在内。平时折好了供在堂前,不许打开来看,这时候才展览了。祭品盘上的红纸盖,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禄寿喜”、“一品当朝”、“平升三级”等字,都剪出来,巧妙地嵌在里头。我那时只七八岁,就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我对美术有缘。

  湖南篇

  沈从文《忆湘西过年》

  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尤蕾 实习记者 田苑淯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