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中国年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外国人,中国年,春节
  • 发布时间:2018-02-28 15:33

  外国人在中国过春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把春节单纯当做一个假期,到逐渐进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外国人成为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参与者、亲历者,这也是中国不断接纳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的过程。

  “我没有太多时间看春晚,因为我一直在看手机,在抢红包。”屏幕里,一位棕发碧眼的外国女性这样说道。“上次我在春晚节目里看到了杂技,他们没有保护措施,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太令人吃惊了!”接着,一位大胡子的外国男性在下一幕补充道。

  一年前,2017年1月26日,春节期间,歪果仁研究协会发布了一个“外国人怎么看春节”的视频,采访了许多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视频甫一发出,单是在B站(编者注:哔哩哔哩bilibili)的点击量就近150万,引发了观看热潮和热议,这足以证明观众对外国人到底怎么理解春节、过春节充满了好奇。

  外国人如何开启中国模式

  “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庆典》在海内外引起热议,镜头展示的中国春节文化拨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而常年居住在中国的外国友人,更是有着许许多多和春节有关的故事。

  “春节是个喜庆隆重的节日,从纪录片里看到中国人千方百计赶回家过年,感觉比西方人对节日的重视更胜一筹。”今年43岁的英国人马克来到中国已经8年了。他对中国的春节已经相当了解,并已经在中国度过了7个春节。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马克是一位专业画家,他常年居住在深圳,并成为儿童教育界小有名气的画作老师。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他,亲切地称呼他为马老师并主动教他说中国话。

  马克说,他来到中国后过的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就是在他的学生小白家过的。小白一家对马克特别热情,包了很多饺子,做了“八菜一汤”,并在饭后邀请马克和他们一起坐在电视前看春节晚会。“他们让我吃瓜子,我看到他们很轻松地把瓜子咬在嘴里就吃了进去,但是我试了半天,也只能用手指费劲地剥开。”回想起这有趣的情境,马克笑道。

  而多年后的今天,他已经会熟练地嗑瓜子了,而且,看春晚的相声节目的时候,也大概明白了他们表达的意思,跟着一起笑起来。“我很喜欢春晚,也热爱中国的春节,大家聚在一起很温暖,也很其乐融融,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团圆的感觉。”马克说道。今年的春节,有许多朋友都邀请他一起去过,他已经在便利店提前买好了红包,准备在春节期间塞上利是钱发给他的学生们。

  2015年同样从英国来到中国的约翰,已在中国度过了五六个春节,他最难忘的是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时度过的一个除夕。“在听涛园食堂,留校过年的师生一起吃年夜饭,唱歌跳舞,十分欢乐。如今,约翰已是北京一家金融互联网企业的联合创始人,近两年春节,他都去合伙人家里吃年夜饭。”我们一起准备丰盛的晚餐,我试着包饺子,那太有意思了,吃完饭后看央视春晚。我尤其喜欢看小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许多热点现象。“去年除夕夜,约翰从朋友住处返家途中,遇到几个放烟花庆祝新年的人,便开心地加入了他们。”这让我想起在伦敦过新年的情景,我们的习俗也会放烟花。“约翰说道,”虽然我们不会发红包,但是我相信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都已经非常了解中国人发红包的习俗了。“

  约翰认为,这个习俗很有意思,春节期间他会用微信跟中国朋友拜年,还会在手机上”抢红包“。一开始他不太明白红包的意思,后来通过请教自己的中国朋友,他明白了红包其实也称作”利是“、压岁钱。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而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微信发红包成为了没有门槛、彼此祝福的一种方式。”微信发红包、抢红包让我觉得很有趣,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约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准备留在中国,和几个外国朋友一起去上海、杭州、长沙等城市旅游。约翰说,”很期待能体验中国各地过年的特色,我想写一篇中国各地春节攻略给我在英国的朋友们,让他们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准备与约翰一起同行的美国人托尼对此行的期待是:“希望可以吃到有特色的春节美食。我太热爱中国的美食了。”托尼最爱的中国美食是饺子,而饺子正是春节必吃的一道食物。托尼听学校的老师解释过饺子的由来: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

  “我很热爱饺子,也很热爱饺子带给大家的凝聚力,吃饺子仿佛有一种团聚的亲切感。”托尼在北京一家教育机构兼职英语外教。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这些中国朋友对他非常友好,不仅平日里与他讲述交流中国文化,在春节期间,还邀请他去家里一起过年。在没有真正在中国过春节之前,托尼以为中国的春节就和西方的新年一样,只庆祝一天。没想到真正经历了春节后,他发现中国的春节是可以从“大年三十”过到“正月十五”的,他在放假期间和朋友们过了时长一周多的春节,让他感到了来自中国朋友、中国家庭的浓浓年味。

  这个春节有年味儿

  “贴春联,逛庙会,发红包,拜年,吃饺子……”托尼有一年春节去朋友家,朋友的母亲给他们做了一大桌的饭菜,一大家子18个人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一起放鞭炮,最终他还收到了来自朋友家长辈的红包,这些都让他印象深刻。托尼说,中国的春节强调家庭的团圆,热闹而温馨,是他过得最有意义的节日。

  听说来自美国加州的托尼过年想吃饺子,他的中国朋友建议他买速冻饺子,说可以下锅直接煮,很方便,但他却坚持去菜市场买了饺子皮和白菜猪肉,按中国人的方式来剁馅、包饺子。因为他记得,往年除夕夜,托尼在一屋子外国朋友的欢呼和大笑中端上了自己煮的饺子--有的破了皮,有的漏了馅,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还是拿起筷子、叉子、勺子,开心地把这些饺子全都送进嘴里。

  “除此之外,我还尝试着学做宫保鸡丁、糖醋里脊、鱼香肉丝等,因为它们都非常好吃,我的女朋友也学会了几道中国菜。”托尼说,中国人过年吃鱼,寄寓着年年有余的意义,但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吃鱼是件挺痛苦的事,因为鱼刺多。但是,作为一个吃货,为了中国式鱼肉的美味,他已经练就了挑出鱼刺的“神功”了。

  2018年,还未到戊戌年春节,各大超市、百货商场、农贸市场就已经开始卖起了年货。托尼的女朋友--法国姑娘安雅已经在她的中国朋友带领下,开始着手购买福字窗花、春联、饺子这些“年货”了。她在中国的时间比托尼要长,她的中文十分流利,在春节的时候,也会用非常北京腔的语言说:过年好!新年快乐,恭喜发财!2018年虽然已经不是安雅在中国过的第一个春节,但是她却年年不改对过年的热情。

  的确,放鞭炮、看春晚、贴春联……这些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和乐趣,如今也在外国人中间逐渐传播开来。中国“年味儿”在外国人中流行了起来,中西文化在春节这个具有极浓烈中国色彩的节日里交融并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我最喜欢的就是过年时美丽的烟花。”安雅用流利的中文说道,“还有就是跟大家聚在一起打麻将。”她说,她知道四川麻将还有东北麻将,两者的玩儿法不一样。安雅在法国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中文,她很快爱上了这种“富有魅力的语言”,也爱上了东方文化。大学毕业前,她非常坚定地选择来中国深造。随后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几年求学期间,她交了很多中国朋友,甚至于有一年,安雅还提着稻香村年货,踏上北京到太原的高铁,到她的山西“中国姐妹”家过年。

  体验春运、包饺子、做年夜饭、赶庙会……这些事情,安雅一个也没落下。“从北京西站出发,人特别多,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在火车站。”安雅说,“不过车站工作人员非常高效地维持秩序,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安雅从春运中体会到,中国人思乡心切,渴望与家人团聚、回家过年的心境。

  “无论在哪个国家、过哪种节日,最重要的不是怎么过,而是在于跟谁过。”安雅说,她越来越能够领略亲人团聚在春节时的意义。“我在中国能够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温暖、好客的热情,能像家人一样团聚,能吃上中国家常菜,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所以,如今说起外国人过年的方式,可是一点都不“落伍”。不但微信祝福里都是过年里的吉祥话,而且抢起“红包”来丝毫不马虎。“我没抢到,再发一个吧”“谢谢老板!”“只能吃土了!”“宝宝们过年好!”这样和新年相关的网络流行语也难不倒他们。

  外国人在中国过春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把春节单纯当做一个假期,到逐渐进入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外国人成为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参与者、亲历者,也是中国不断接纳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的过程。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