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年味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年味,春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2-28 15:26
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透过东西南北不同区域之间的民俗活动,能够看到的是中国人新春时节的聚会,是岁末年初的狂欢,能够感受到的是老百姓最热忱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东西南北中,我们一起去追寻年味。
已经连着三年了,每逢春节前后,“90后”小伙子许家星都会围绕着“过大年”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去不同的地方“踩点”,了解当地年俗,写拍摄计划,与出镜记者、摄像师一起商量拍摄细节,实地开拍,和不同的人家一起吃团圆饭,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制作,写解说词,看着自己作为“编导”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再看看同事们与自己或相同或不同的春节体验,接下来是无尽的回味、感慨,还有对来年的期待……
这位《文明密码》节目的编导,在2016年第一次从中央新影集团科技节目部主任、中央电视台《文明密码》制片人池建新那里接到参与“东西南北过大年”春节特别节目制作任务时,还十分紧张地“推脱”了好一阵子。当时,面对一档要和央视春晚几乎同时开始播出的节目,这位年轻编导的第一感受是“很怵头”。
结果,那年《文明密码》团队承制科教频道的“东西南北过大年”节目播出后,超额完成了收视份额。于是,2017年和2018年,《文明密码》团队继续两年承制该节目,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展示祖国各地多姿多彩的传统年俗。
现在,许家星觉得,自己和同事们做的这个事情,已经超越了一份工作本身的意义,“透过东西南北中的很多年俗,我们重新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以及文化自信的力量。”
和许家星搭档过很多次的《文明密码》出镜记者陈晨已经算是这个团队中年轻的“老记者”了,她和许家星有着类似的感受,“时常忘记是在工作”,这位有着无数粉丝的“80后”姑娘告诉《小康》杂志社记者,每次深入到一户人家去拍摄春节特别节目时,总会觉得在厨房里忙活的老阿妈就是自己的姥姥,她时不时掀开锅盖,凑上去闻闻热腾腾的鲜香,咽咽口水;总觉得帮她编头发的女孩就是自己的妹妹,眼睛笑的就像月牙儿一样,里面充满喜悦的“小星星”。
拍遍了“东西南北过大年”的景象后,《文明密码》团队中的许多人竟也没有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一户人家,或是哪件具体的事情、哪道美味的佳肴。“过年本来就是高朋同堂、天伦共享的时刻。我怀念的是每一张可爱的笑脸,每一筷子夹起的烟火。”陈晨说。这,代表了团队中不少同事的心声。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其传统的民俗活动也最为丰富。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东西南北不同区域之间的民俗活动有何相同之处,又有哪些独具特色之处?
探访春节风俗密码
每逢岁末年初、新春佳节,华夏儿女们都会用多姿多彩的地方习俗,来丰富这个幸福欢乐的传统节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在此期间,《文明密码》团队中的编导、出镜记者、摄像师等工作人员,都会奔赴全国各地,探访千姿百态的过年风俗,寻找最让人难忘的年味儿。
位于内外长城之间的河北省蔚县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已流传了500年之久。身体强壮的勇士们,要把烧红的铁水,甩到城墙上,溅射出来带着高温的炫目火花。惊险的民俗表演让这个平静的小镇在新春之际热闹了起来。
木头做的勺子,究竟如何才能承受1000多度铁水的高温呢?带着疑问,出镜记者高泽民找到了打树花传承人王德。那天,王德正带着两个徒弟,在一片空地上练习。三人已合作了多年,虽然分工明确,但每到要演出前,他们还是会聚在一起检验木勺。
打树花这个传承了500年的风俗,据说在过去是因穷人买不起烟花而发明的娱乐方式。全村每家人都捐出自家的一件铁器,由铁匠炼成铁水,泼洒在城墙上,溅射出来的火花,比真正的烟火还要艳丽。
河南浚县庙会距今已有1600多年,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其中的踩高跷表演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高跷是浚县社火的代表之一,在王可庄,高跷表演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如今仍然延续着着祖辈传下来的扮相和表演套路。
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规矩,社火队出会之前,所有队员要祭拜火神,祈求当天的表演一切顺利。早上八点,阳光洒在浚县古城的西城门上,一早化好妆的队员们开始各自准备行头,身上的每件戏服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人物形象,踩上高跷,小伙子们立马抖擞精神,进入了状态。
浚县高跷高度一般为80厘米。浚县高跷表演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浚县庙会将迎来最高潮的一天,在县城南面的浮丘山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县的四十多支社火队竞相展示各自的绝活,舞龙舞狮、高跷、秧歌、竹马……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透过年俗看什么?
在山西平遥的疙塔村,流传着一种奇特又有趣的社火表演--背弓。
弓具是疙塔村背弓艺术的精髓,除了有上弓下弓组合,还有明弓和暗弓的区分,整个造型明看是道具,暗里藏曲弓,既制造了惊险,又反映出了内容。而且每一套弓代表了不同的戏剧人物形象,并有一弓一戏的说法。
这种道具的出现,相传是在古代,新春元宵节观灯火,大人们将娃娃背起观看表演时受到的启发。背弓在疙塔村流传已有百年之久,每逢春节,演员们都要随着口号,排着队列从村子的起点出发,在整个村子里游走表演一圈。加上背弓人、护卫、家长和随行的村民,整个队伍可以达到几百人,浩浩荡荡,热闹非凡。疙塔村用自己固有的方式引导激励着村民,也承托着祖祖辈辈的久久愿景。
北方的社火活动欢歌笑语不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那么南方的新年庙会又将呈现哪些精彩的表演?传达出怎样的情感?在湖北省荆州市,《文明密码》实习记者宋安琪也有了新的发现。
每年的新年庙会,是湖北荆州春节期间最重要的节庆活动,这个日子几乎齐聚了荆州所有的祈福活动,荆州市民也都汇聚在一起,沾沾喜气,为来年讨个好彩头。荆州的民俗活动花样繁多,传统的民俗巡游也让宋安琪看花了眼。在众多巡游的民俗活动中,五虾闹鲇是最抢眼的一道风景。
作为荆州五虾闹鲇的传承人,年近七旬的毛老师一直坚守在人们的视线之外,毛老师的父亲过去是在荆州开纸马铺的,做的虾灯惟妙惟肖,毛老师的这份手艺就是跟父亲学的。
荆州地区水资源丰富,鱼虾是最常见的水生物,古代的鞋匠们认为鞋子看起来像水里的鲇鱼,他们感恩孙膑教会他们制鞋的技艺,便以这种鱼虾戏水的方式来纪念他。千百年来,荆州的鞋匠铺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若要拜师学做鞋,学徒们得先学会耍五虾闹鲇!
在毛老师的记忆里,小时候每逢春节,大街上常常会看到喜气洋洋的五虾闹鲇队伍。要想玩好五虾闹鲇,得先从它的基本动作学起。五虾闹鲇的动作有地花、顶花、腰花、边花等数十种,这些动作复杂多变,需要舞者连续不断的练习,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模仿出虾和鱼仔在水中畅游的身姿和活力。一支五虾闹鲇的队伍有十一个人,虾灯两人一组,共有五组,鲇鱼单人一组,是整支队伍的核心,舞者通常是队伍中功夫最好的,因为难度要比舞虾灯大得多。五虾闹鲇伴随着悠久的荆楚文化代代相传,走过了数千年,从古至今,每逢喜庆佳节,都会为当地人增添节日的欢乐,这也成为当地人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合家欢乐的重要仪式。
“热”在零下三十度
谁说“热”就不能在零下三十度中出现呢?看看东北地区的新春故事吧。
位于中国林都伊春北部的伊春市新青区,是红松故乡小兴安岭的腹地。老李头是一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林业工人,《文明密码》节目拍摄的时候,正赶上他约了几个朋友来到集市上,一边赶集一边商量着一起做一次演出,内容就是过去林业工人们劳作的号子。在过去的林区,每根木材都有着半吨以上的重量,只有听口号、动作齐,才能在抬木头时避免发生危险。于是,林工号子就孕育而生了。如今林区已经不再砍伐,号子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林工出身的老李不忍心这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号子失传,所以拉着几个后辈,把号子变成表演延续下去。每次排练完,老李都会招呼几个伙伴到家中吃饭,顺便传授经验。
2016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零下30多度的镜泊湖的冰面上,《文明密码》团队拍下了鱼把头打捞新年第一网的盛况。其实,在每一年的冬季,冬捕节都会让镜泊湖充满活力,趣味横生。激情四溢的太平鼓,诙谐幽默的大秧歌,这些孕育于镜泊湖周边、最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但《文明密码》镜头对准的,却是始终“庄严”站在一旁,身穿羊皮袄、头戴狗皮帽子的一群汉子,他们号称鱼把头,是绝对的捕鱼高手。张菁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堆沙成炉,焚香朝拜,按照传统,镜泊湖渔民在每年第一网打鱼前,都要祭祀湖神,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这一年冬捕生活的真正开始。张把头他们有着一个沉重且锋利的破冰工具--冰镩,破冰捕鱼总共需要凿开两个冰窟窿,张把头先凿开了第一个,它在冬捕时将被用来下网和收鱼,所以需要凿大一些,达到五十厘米左右,而且要确保冰口边缘光滑。张把头他们还有一个可以遥控的电动小潜艇,这是他们捕鱼团队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新工具,相对于传统方法,新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在平日里捕鱼时大大提高下网的效率。
当小潜艇抵达预定目标,等凿完这第二个冰窟窿,在冰洞中取出小潜艇,就意味着完成了拉线的工作,可以开始下渔网了。在下网时,需要每隔五米就在渔网上添加一个小气球,这样可以避免渔网在水中下沉,影响立体展开的效果。新年的第一网,一次就捕获了四百多斤鱼。
团圆--新春佳节里最大的期待
团圆,是新春佳节里最大的期待,是岁末年初时最弥足珍贵的幸福。在这个年岁更迭的日子里,游子们回到故乡,品尝母亲最拿手的家常小菜,感受血浓于水的绵长。一桌桌丰盛的团圆宴里,包含的不只是令人垂涎的美味,更是家人间的深情厚谊。
陕西省兴平市的马嵬坡,在关中人的基因里面,物尽其用的观点深入人心。柿子性寒,单独食用有伤身体,而且不能大量食用。当地人别出心裁地将柿子与白面和在一起,再加上豆沙、黄桂等陷食,就做成了如今的柿子馍。
每一道面食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智慧。干硬的面饼和油腻的猪肉,在关中人手里有机结合,就化作了香脆可口的肉夹馍。关中人口重,所以就出现辣椒和白面结合的辣子馍;而绿菜馍的出现,不仅提供了当地人必需的维生素营养,而且保证了吃菜时的口感。各具特色的关中面食几乎全部汇聚到了马嵬坡,一场盛大的吃馍比赛也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同样是在大西北,今年,《文明密码》编导马秋迪在敦煌又有了对于面食的新发现,“敦煌人特别爱吃面,像拉条子、臊子面等等。别的地方大年三十必须吃饺子,敦煌人过年必须得吃面,辣椒就是敦煌人吃面必备的。”马秋迪向《小康》杂志社记者介绍道,“在敦煌,有一种面,是所有面当中最难的,而且是敦煌八大怪之一,叫‘驴肉黄面门外拽’。这个面和我们平时吃的不一样,是黄颜色的;驴肉是黄面的卤子,拌着吃的;驴肉黄面的特征是很长,能拉出来七八米长,拉的要特别快,动作都像跳舞一样。”
走出大西北之后,再把镜头对准东海之滨。新年期间,浙江省平湖市的陈匠村热闹非凡。陈匠村所在的林埭镇是龙舞之乡,人们舞起最喜爱的九彩龙,表达着对田野丰收的喜悦,对自然恩赐的感激。金龙,红龙,粉龙,绿龙,九龙呈祥,将新年的祝福带到家家户户。而此时,每家每户也都在准备着做圆团。
制作圆团的主料,是糯米和粳米碾成的粉。与北方面食不同,平湖人更习惯用米做糕点。圆团的馅料不仅有甜蜜的豆沙,还可以是萝卜丝或猪肉,可咸可甜,平湖的圆团就像北方的饺子,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在江苏省南京市,人们则更喜欢把家人聚在一起,品一桌年味十足的美食。鱼圆是南京江宁谷里地区老少皆爱的一道名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当地,更是流传着“无鱼圆不成席”的习俗。在江宁,鱼圆的烹饪以煮汤为主,吃的是一口鲜嫩。这期节目拍摄的主人公之一王阴平最在乎的是犒劳付出了一年的家人,而这传统的手工鱼圆,地道的家乡美味,便是最直接而温馨的表达。
有一个姑娘,做过他们的家人
“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吃饭不仅是简单的充饥果腹,更是联络情感互诉衷肠的契机。食物是情感的载体,而情感是食物最好的调味剂。”这是《文明密码》团队中许多年轻人的共识。
在去年和今年的拍摄中,《文明密码》编导许家星遇到了一件“巧合事”。去年,他在南京江宁拍摄时,和主人公一家吃团圆饭,那家做了一道芹菜炒肉的菜;今年,他到河南濮阳拍摄,吃团圆饭时,餐桌上又出现了芹菜炒肉。他和摄像师开玩笑说,看来,大家都是勤勤劳劳的在工作生活。
《文明密码》出镜记者陈晨觉得,中国人比较含蓄,在情感上不善于表达,于是,每次和采访对象们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她就开始鼓励亲人们彼此表达情感,“他们有的哭有的笑,更多的是羞红了脸,说出了埋在心底的话。能让他们重新了解彼此心意,更加相亲相爱,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幸福。不知道以后的每一年,他们吃年夜饭时,会不会想起有过这么一个姑娘,做过他们的家人,跟他们一起端盘子,一起磕头,一起闹过、疯过。”
今年,陈晨来到了内蒙古的阿拉善盟,大漠中的人家,平时生活比较孤独,天宇苍苍,金沙茫茫,但新年时亲朋好友都会驾驶着越野车、骑着摩托,从四面八方赶来团聚在一起。“翻越沙丘,压过荆棘,几个小时的路程,没人抱怨,没人泄气,一路高歌,想着见面时的喜悦就情不自禁地微笑,晚上大家挤在一个炕上,停电了,就点上红蜡烛,讲着悄悄话,小狗在门口响起了鼾声。”在陈晨看来,过年,一家人就该这样,聚在一块儿,呼吸着充满了饭菜香味的空气,收拾着嗑了一地的瓜子,嘴巴里咂巴着共同喜爱的零食,或教育或宽慰着同一个考试没及格的孩子……
春节,映射着传承了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在这个扑面而来的新时代,我们也要寻找一些新春佳节里的新元素。”今年《文明密码》“东西南北过大年”春节特别节目的总导演刘蓓介绍说,带着这样的想法,团队中的编导、出镜记者、摄像师等工作人员从南向北,由东至西,到广东省韶关市,河南省濮阳市,山东省德州市,河北省衡水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江苏省溧阳市、淮安市,重庆市垫江县,四川省荣县,甘肃省敦煌市等地进行体验、拍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了一些“新”发现,比如许多家庭不一定会选择在家过春节了,而是一大家子人共同去一个喜欢的地方住民宿,体验一下另外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再比如在不少县域乡村,卖年画的“主战场”已经从集市、庙会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春节内容还有很多,从贴窗花、写春联,到走亲访友拜年,再到微信视频拜年,用手机发红包、传递祝福等等,风俗民情中,记述着中华民族“年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但中国人过年的心境却总也不会变--人情味、温度,都必不可少。
Link
美食篇:
进入腊月,东北地区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
在甘肃,春节期间正是主妇们展示手艺的好时候,花卷翻出花边,绽现红曲、姜黄。红曲点中,花蕊娇艳;油锅鼎沸,油果子、馓子翻滚;碗儿菜---扣好的粉蒸肉、虾肉、袈裟肉……一摞一摞。初一早晨,全家共进象征长寿的臊子面。在宁夏和青海,每家每户都会炸制一些 “油饼”、“馓子”、“花花”、“果子”等面食食品。
上海人习惯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一定要吃带汤水的汤圆,意味新年圆圆满满,有财有势。在江苏,苏州人在除夕之夜将熟荸荠放入饭内,吃时被挖出来,称为“掘元宝”;亲友拜访,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 “元宝茶”,寓意恭喜发财。
春节期间,西南地区的名食甚多。重庆和四川有毛肚火锅、樟茶鸭子、床婆豆腐、宫保鸡丁、河水豆花、家常海参、龙抄手、担担面、叶儿粑、钟水饺、夫妻肺片、五香牛肉干和“田席”、“小满汉席”;贵州有竹香青鱼、盐酸蒸肉、八宝龙鱼、竹荪银耳汤、肠旺面、苦荞粑、酸汤菜和“酸鱼全席”、“野味全席”;云南有红烧鸡棕、酥烤云腿、大理砂锅鱼、油炸竹虫、过桥米线、紫米粑粑、牛干巴、饵块和“鸡棕席”、“紫米全席”;西藏有火上烧肝、赛蜜羊肉、油松茸、野鸡扣磨菇、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校果馍馍、推酥油茶和“柳林宴”、“藏北三珍宴”等。
湖南人过年,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厦门人除夕吃年夜饭,叫“吃廿九瞑”,大都爱吃火锅(暖锅),“围炉”合家欢。火锅有“一品锅”(整锅一格)、“鸳鸯锅”(两格)、“四色锅”(四格)。根据传统正月初一福州人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祈福篇:
开门炮是浙江人特别注重的年俗。初一凌晨,人们争先恐后打 “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 “接年”。开门炮之后,各家男女穿新衣,用各种祭品置于香案,拜祖宗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随后在小方桌上放置盖有红纸的碗,烧香点烛虔诚膜拜“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三神被祭拜后直到初四才送神撤座。
除夕晚上子夜时分,至今还有很多上海人去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撞“头钟”。在玉佛寺烧头香,在龙华寺撞头钟。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大年初一日,有人把红糖元宝用红绳缚在万年青的树枝上,沿门挨户送吉利话,一人打板一人应好,叫做“送元宝”。
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硬币扁食是河南林县、平顶山、许昌等地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饺子)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
除夕夜,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正月初一早晨,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闽西客家,家族聚居的大楼里,先请最有福气的人开大门,说“开门大吉”,走出大门又说“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长挂鞭炮,佳佳打开厨房门,放鞭炮,说好话。闽南地区,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娱乐篇:
高跷和秧歌向来都是东北人的挚爱,虽然城市中的表演已不再像往日那样红红火火,但一到过年还是会让这一传统项目得到最大频率的曝光。
庙会,也是华北地区的年俗,选取多样的民间文艺演出,有民间花会(高跷、旱船、秧歌、舞狮等)、吴桥杂技(空竹、柔术、魔术、变脸等)、各地风味小吃以及佛教祈福活动等等。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大体传统活动比较一致。
在陕北有着正月十五要“转灯”的习俗,各村镇都在空地上搭好九曲方阵,人们都去“转九曲”,又叫“转灯”。“转九曲”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连转三晚。当地有一种说法,“转九曲”活九十。甘肃舟曲“正月十九迎婆婆” 是舟曲县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正月十九日上午,各寺庙将自己的婆婆和轿子精心打扮一番,婆婆穿戴一新,凤冠霞帔、珠光宝气,轿子四周挂满玻璃方灯、香荷包,富丽堂皇。晚九时16位婆婆先汇聚到城东驼铃山北段的东门上,依次进城,到每家门前停留几分钟,接受叩拜,各家焚香化马、鸣炮、祭酒献茶。轿停之处,新媳妇竟相摘取轿前悬挂的荷包,希望赐下娇儿,人们争先恐后钻轿子,意为消灾免难,保佑平安。
在湖南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
在广西不少壮乡,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鄂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