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茫茫山野里,有一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蜜蜂养殖基地——哈达谷蜂业养殖基地,此基地始建于2010年,创始人名叫侯佳欣。
侯佳欣15岁考入大学,19岁留校任职,30岁下海创业,她敏锐地发现商机并把握商机,在广告界、酒水界干得风生水起。2010年,她获悉,多个国际绿色组织在云南相继援建了首个喜马拉雅蜜蜂自然保护区,国内外蜜蜂专家投身此项目,并尝试教授当地蜂农为半野生的喜马拉雅蜜蜂建立蜂巢分群。她意识到,相对于普通蜂蜜含有重金属等问题,喜马拉雅蜂蜜的纯天然性值得被打造,甚至有极大可能成为国际化健康品牌。她决定辞职做一个全球标杆性的蜂蜜品牌。
侯佳欣和同伴先是对当前的国内、国际蜂蜜产业进行了调研,然后到喜马拉雅山区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之后,他们发现喜马拉雅山区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喜马拉雅自古是高端滋补品的产地,动植物种类繁多,这里有很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木本花,致使蜂蜜的成色很好;第二,有一种寄生虫叫蜂螨,全球所有海拔2000米以下的蜜蜂都摆脱不了,而喜马拉雅的海拔是一个天然的屏障;第三,中国人养蜂很多都是拉着卡车全国赶蜂,到处蹭花期,造成的结果是蜂蜜不可追溯。喜马拉雅蜜蜂是不迁徙的,也就是蜂箱附近的地域固定,每一桶蜂蜜都可追溯。
侯佳欣深思熟虑后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蜂蜜产地建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方。然而,在这种地方建立基地,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交通,那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当地蜂农习惯了在低处养蜂,一听说要在那么高的地方养蜂,本来有合作意向的100余户蜂农都打起了退堂鼓。侯佳欣只好一户一户地登门解释,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终于有40余家蜂农签订了合作协议。2010年底,哈达谷蜂业养殖基地终于建起来了。由于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侯佳欣每当定期对蜂群进行巡查时,就是她离危险最近的时候,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山路很狭窄,汽车根本没法开,一行人只能骑摩托上山,最艰险的地方,连摩托车也过不去,只能手脚并用地往前爬,有好几次,死神与她擦肩而过。
为保证哈达谷蜂蜜原生态、全天然的特性,侯佳欣禁止蜂农用白糖喂养蜜蜂,一年只取一次蜜。禁令一出,蜂农们强烈反对,认为只有傻子才这样做。因为给蜜蜂喂食白糖,这是在行业里被默许的行为,喂食了白糖的蜜蜂,每个蜂箱每年大概可以产出100公斤左右的蜜,如果不喂白糖,一个蜂箱的产量竟然只有可怜的10公斤,差距太大了!侯佳欣只好耐心地给蜂农解释:给蜜蜂喂食白糖,蜂蜜里的成分就不再是纯粹的花蜜了,这里面含有大量的工业糖浆,食用后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另外,除了对蜂蜜有影响外,蜜蜂在吃了白糖以后还会导致体质变差,容易感染寄生虫病。一年只取一次蜜,才能保证蜂蜜的纯度和蜜蜂的健康。而作为回报,哈达谷将会按照比市价高几倍的价格收购达标的蜂蜜,如果没有达标,一概不要。蜂农们一算经济账,这样操作一年的收入比原来还高,就接受了禁令并严格遵守。
侯佳欣本以为有了这两个打造极致产品的“恶毒”招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对产品化验时竟发现有人为污染。她立即带领技术人员对养蜂、取蜜、运输过程逐一查找原因。最后,才发现是取蜜箱的问题。原来,传统的取蜜箱就是一个树干,把中间掏空以后,两头用牛粪糊起来,这种取蜜箱不仅不卫生,而且取蜜的时候直接把蜜连带着蜜蜂全搂了出来,对蜜蜂的伤害特别大。为了防止取蜜和运输过程中人为污染与破坏,侯佳欣又斥资和某大学联合研发出一种颠覆传统的蜂箱,这种蜂箱经过特殊设计,蜂巢的蜂蜜达到一定的重量后就会自动掉进蜂箱底部的容器里,这个容器会在运输的过程中自动从蜂蜜块中过滤出原液,然后交由生产线完成灌装。由于箱子全程都是密封的,所以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取蜜箱没有被打开的机会,防止人为污染。为了让蜂农尽快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侯佳欣将其无偿提供给蜂农使用,蜂农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整整四年时间,侯佳欣花费3000多万元,重新制定了蜂蜜行业标准,建立了世界领先的生产线,创立了时尚奢侈品的健康品牌“哈达谷蜂蜜”。2015年,哈达谷蜂蜜经过了苛刻的欧盟和美国的有机认证。同年,哈达谷在被誉为“蜂业界奥运会”的国际蜂联大赛中击溃全球上千家蜂蜜企业,一举夺得金奖。2016年,哈达谷蜂蜜上市,一斤最高卖到了6000元,远销德国和日本。
侯佳欣在接受《品牌观察报》采访时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设定了目标——不是去做一个土特产,而是要做一个世界顶级品牌。因此,我们往死里磕品质,一定要让蜂蜜的品质回到100年以前的状态。”
一个人没有下定决心,不破釜沉舟,是很难集中所有的智慧、资源、资金、精力去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当你决定了要去成就一件伟大的事业,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冲、去拼博、去决一死战,这样才有可能成功。侯佳欣做到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