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了地盘的先锋

  国际友人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注意到了中国几千年以来讲究的“关系”,connection 这个单词也被赋予了中国特色的意义。他们似乎不太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情结。六度分割理论说明在人际网络中,你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人,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每个人都是社交关系网中的一个节点,再加以延伸,就构成了覆盖全球的社交网络。当社交网碰上因特网,你会发现两者的融合是那么自然而融洽。如今社交网络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网民对其难舍难离。相信此时国际友人会恍然大悟,其实地球人都是依靠关系网的。

  在社交网的发展壮大史上,MySpace是谁都无法忽略的浓重一笔。它让社交网深入人心;它迅速跻身世界500 强;它被传媒大王默多克认为物超所值地收购;它也让默多克老马失前蹄,为其境地困惑不已。它经历了繁荣,如今正面临着衰败。在互联网行业从来不乏异军突起的黑马,却缺东山再起的老将,不知MySpace 能否再上演一出好戏。

  当野社交冶遇上因特网

  社交网站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02 年Friendster的建立。它可谓该行业的鼻祖。而真正将社交网站的特性发扬光大,让人们真正感受和理解网络社交的非MySpace 莫属。

  2003年7 月,在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创新摇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个年轻小伙,汤姆·安德森和克里斯·德沃尔夫创办了MySpace。他们打出的口号是“交朋友的地方(a place for friends)”,鲜明地展示了网站的主旨。

  诞生初期的MySpace 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毫不为过,所有的硬件设施简单得可怜———只有两台Web 服务器分担处理用户请求的工作量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系统是简单的戴尔双CPU、4GB 内存系统。还好,MySpace 深知自己不够“身强体壮”,只靠蛮干是行不通的。Myspace 要扩大影响力只能在目标人群、定位和内容上下功夫了。它明确地把15~26 岁的青少年作为受众,让他们用MySpace 分享照片、交流、自由地制作他们自己的个人主页。这让用户能尽情地表达自我和与朋友交流。

  MySpace 打败Friendster 的秘诀就在于MySpace 不会预先去设定和限制用户怎么样展示自我和互动,它倾听用户的反馈,及时开发、快速推出满足用户新需求的新产品。MySpace 增加Blog、留言板、讨论区、即时通信等功能远远早于Friendster。在个性张扬的美国青少年心里,MySpace 远比Friendster 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2004 年3 月,在它呱呱坠地短短6 个月的时间后,它就在流量上超过行业创始者Friendster,一跃成为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

  紧接着,MySpace 成功拉入众多受青少年追捧的音乐明星。音乐家们被允许建立自己的档案页,并可以上传他们的MP3歌曲来组建更大的粉丝群。一些乐队甚至允许自己的歌曲被直接下载。很快地,几乎所有英语语言的乐队或音乐人士都在MySpace建立了自己的网页。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乐队、音乐人的信息,都可以在MySpace 上找到。音乐成为了MySpace发展的一个爆破点。

  趁热打铁,MySpace 开始进行线下推广,对洛杉矶地区的Club、乐队和各种派对进行赞助,将其影响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美国的青少年开始为之狂热,或者给自己的好友推荐,或者被好友拉了进去。

  MySpace显露出滚雪球式地发展,一传十,十传百,用户数量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MySpace 这种社交化的规模扩张方式被夸张地形容为经典病毒性营销。所谓病毒性营销利用的是用户之间的口碑传播。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便捷,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性营销成为一种高效、耗时短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这几乎是成本为零的网络营销手段。因此,稚嫩的MySpace 虽不财大气粗,没法展开强大的轰炸式广告宣传,却能在用户之间像传染病一样急速蔓延,以用户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了把社交网站做大做强的初衷。

  不妨再和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状况结合起来看。博客网、天涯社区与MySpace在开始的差距很小,可以说它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根据Alexa.com 当时的统计曲线,三家网站的每百万用户访问网站人次(Reach per million users)都是在3000 左右,实在算不上多好的业绩。而仅仅一年多后,MySpace 就把它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从既有用户数和发展潜力等诸多方面而言,这两者与MySpace 都不可同日而语。

  《商业周刊》对MySpace 的评价似乎表达出传统商界人士对其成功现象的无法理解,甚至夹杂着些许无奈:“它面世甚迟。它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有的只是模仿和汇集。它看起来并不很专业,缺乏基本的界面一致性,也没有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它没有获得对利润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的青睐。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妨碍它坐拥4800 万用户,价值5 亿美元,并且实现了两倍于谷歌的PageView、日注册用户数15 万的成长加速度。”

  默多克的划算生意

  MySpace 火箭般的增长速度吸引了传媒界的统治者——新闻集团首席执行官默多克的目光。他已经在电视、平面媒体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开始寻找下一个战场。他坚定地认为传媒行业必须瞄准最后的机会,互联网时代将是传媒行业的黄金年代。

  在传媒行业基本无敌手的他曾多次表达观点,认为科技会改变整个编辑、出版的固有模式。现在是用户控制内容,甚至渠道的年代。传统媒体最容易流失的受众是年轻人,这批受众是对新兴科技以及新兴事物接受度最高的那一群人,也是在网络上最活跃的那一群人,所以传媒行业要做的就是捕捉这一庞大的社群,为未来铺路。而当时的年轻人已经可以称为“MySpace 一代”。MySpace 最夺目的闪光点就在于它拥有庞大的青少年用户群,而青少年主导着信息消费的方向和潮流,谁赢得他们的青睐,谁就占领了先机,也就能占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2005 年7 月18日,新闻集团出手以5.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ntermix 传媒公司(当然实际的目标就是社交网站MySpace),作为其数码时代战略的一部分。从创立到被大鳄巨额收购,MySpace 一路走来仅仅花了两年。这个价码是如何确定的,我们不得而知,唯有当时媒体形容这是默多克的“一次豪赌”能说明业界的看法。但是默多克认为这笔生意很划得来。此举被外界视为他进军互联网业的标志性事件。

  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里,MySpace确实向默多克交出了一份令他满意,也令外界对默多克心服口服的成绩单。MySpace 被默多克收购之前,注册用户数是2000 万人;收购一年后,2006 年9月,注册用户数已经猛增三倍至7830 万人。2007 年4 月12 日,根据Alexa.com 的统计,MySpace 在全球的流量排名第五,仅在雅虎、MSN、Google 和YouTube 之后,在美国国内的排名则仅次于雅虎和Google。统计公司Hitwise 的数据进一步显示,MySpace 在美国同类网站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5.56%。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小荷刚露尖尖角的Facebook 市场占有率仅为8%。

  MySpace 的美国本土外扩张也是进行得顺风顺水。2006年之后,MySpace 先后在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推出本地版,颇受欢迎。英国版2006年5 月推出后,来自英国的注册用户数从2005 年的94.5 万增长到2006 年9月的590 万。根据Alexa.com 的统计,英国版MySpace 在英国全国网站排名第六。MySpace的全部用户中,有三分之一是国外用户。

  MySpace 更骄人的战绩来自于2006年8 月它与谷歌达成的搜索及广告协议,MySpace 母公司新闻集团将在今后3 年内与谷歌共同分享至少9 亿美元的广告收入。有传闻,2006 年7 月MySpace 就其网站搜索事宜对外招标,三大巨头表现各异———微软出价4.5亿美元,雅虎出价7.5亿美元,谷歌没有参与投标活动。

  MySpace 母公司福克斯互动媒体似乎给了微软面子,选择出价低的微软进行进一步的商谈,并成功地说服微软将出价大幅度提高到11.2 亿美元。但微软也不是软柿子,它提出了诸多限制条件。这令新闻集团很是不满。此时谷歌似乎得到内幕消息似的,适时地出现并报出了一个恰当的价钱———9 亿美元。新闻集团几经权衡,接受了谷歌9 亿美元的出价,使谷歌成为福克斯互动媒体旗下各大网站的搜索服务提供商。

  可以说,MySpace 的业绩证明了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有用户黏性的网站。它的黏性来自于它的落脚点和侧重点是人际交往这个过程,而不是纠缠于在展示的是什么内容。它已经让用户觉得打开MySpace 就如同呼吸一样是不需要刻意去做的事情,甚至有人会觉得MySpace营造的虚拟生活空间和现实已经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

  2006 年11 月16 日,默多克在悉尼表示,如果现在卖出MySpace 网站业务,他可以报价60 亿美元。这个价码是当年5.8亿美元“进价”的十多倍。一年多的时间,收益率达到近1100%,相信能与之匹敌的买卖只有毒品和军火交易了。默多克说这话当然不是他的凭空想象,而是胸有成竹地待价而沽。投行UBS 的分析显示,MySpace 当时已经有1.3 亿用户,用户增长的速度是每月800 万,到2007 年中,MySpace 用户预计将达2 亿人。UBS 分析师布尔科夫表示,在2007 财年,MySpace 和谷歌的广告合作将为网站带来5000 万美元的收入,而到2008 财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5 亿美元,到2009 年和2010 年将是3 亿美元。默多克完全有底气宣称未来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化、数字化生存———“MySpace 生存”。

  有个小插曲或许可以让默多克更加对自己的深谋远虑和出手果断自鸣得意。MySpace原东家Intermix 传媒公司的股东格林斯潘开始翻旧账,认为当时的收购价格存在以虚假公司财务情况压低成交价的嫌疑,他们做的这笔生意实在是亏大了。他说,从2003 年12 月到2005 年6 月,Myspace 网站的收入以每年1289%的速度增长,而大多数股东所获得的信息显示,包括MySpace 在内的多项业务的年度增长幅度低于52%。基于这一事实,MySpace 网站目前的价值应该是200 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而以5.8 亿美元的白菜价转让MySpace 基本上等于拱手送给了默多克一份大礼,让他和其他股东们当了一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冤大头。

  Facebook冲击波

  在急速扩张的2004~2006 年后,MySpace 的发展四平八稳,波澜不惊。默多克开始规划MySpace 的新道路了———2006 年底,默多克表示,他的妻子邓文迪正与新闻集团高管一道工作,协助将公司旗下广受欢迎的社交网站MySpace 带入中国。就像当初默多克娶邓文迪被认为是他意欲抢滩中国市场一样,他始终看重中国这个大市场。

  应该说,默多克对于MySpace 进入中国还是费了很多心思的。他邀请原MSN中国区总经理罗川加盟,并采取股权分离的方式避免了亚马逊和eBay 曾遭遇的中国区过于受制于总部导致发展过缓的困局。2007 年4 月27日,MySpace 中国版“聚友”正式上线。

  但是当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企业,类似于腾讯、百度等,它们已经拥有很大数目的用户群。MySpace需要挑战的是这些强有力的对手,要想分得一杯羹,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聚友应该在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落地生根?遗憾的是,默多克和罗川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前者认为聚友应该沿袭MySpace 的一贯风格,而罗川希望聚友能够根据中国人的社交习惯进行模式转换。MySpace 提倡的是开放式的展示,任意一个陌生人都能成为你的观众,而罗川认为中国人的交友观念相对而言内敛得多,希望聚友能走Facebook 的路子,在熟人之间形成一个分享交流的圈子。

  两人都是固执的,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因此他们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聚友在中国失去先机,遭受围攻,没有给中国社交网站界带来什么惊喜和火花。一年多后的2008 年9 月,罗川毅然辞职,聚友陷入停滞状态。

  祸不单行,在MySpace 以为稳固的大后方———美国本土,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逐渐强大起来,甚至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这就是日后直接将MySpace 拉下马的Facebook。与MySpace 帮助人们扩展交际圈,让人们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建立联系的初衷不同的是,Facebook 的出发点是让用户与已经相识的熟人形成互动,增加交流,加深了解,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妨引用科技博客作者罗伯特·斯考伯的话来阐述二者的区别:“MySpace 和Facebook 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网站。打个比方,MySpace 是好莱坞式的,Facebook 则是硅谷式的。高科技人员喜欢Facebook,而追求个性的青少年人群则青睐MySpace。”而必须承认的是,高科技人员相应的选择和喜好较为固定,存在品牌忠诚度;个性时尚的青少年口味变化则快得多,他们的喜好也容易受到潮流和他人的影响。这样一对比,Facebook 就比MySpace 更具有回归性,对自己生活最有影响力的交际圈子实际还是来自熟人,而非没有多少友谊基础的陌生人。因此,Facebook 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广泛使用的工具,而MySpace 却处于固步自封的徘徊阶段,应用范围也狭窄得多。

  网站的生存与壮大离不开广告商的支持。而广告商在乎的无非是广告的实际效果。MySpace 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发布信息,这使得管理上的困难越来越大。MySpace 让用户可以尽情修改自己个人页面的元素,没有统一的规划,这样大部分用户的档案页面就会显得混乱,各种功能堆积在一起。试想你浏览这样一个页面,还会有闲情雅致去看广告吗?这自然造成了广告效率低下的结果。MySpace 安身立命的特点成为广告商的噩梦。Facebook 则不然,页面简洁自然,没有任何多余的扰乱你视线的设计,广告自然醒目。加之Facebook用户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比MySpace 高,相应的经济实力也更强,因此有“富人上Facebook,穷人上MySpace”的调侃。这又增加了Facebook 对广告商的吸引力。

  此外,从技术运用的层面讲,Facebook 开放平台API 做法带来的优势也不容忽视。Facebook 在开放平台之后,与开发者共享用户,而开发者为网站提供多元化的应用。这些应用对Facebook提升流量、增强用户黏性、赢得竞争力来说功不可没,开发者也因此获得收益,实在是漂亮的双赢格局。而MySpace 通过以音乐为核心应用来帮助用户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做法显得有些单调和过时了。可惜的是,MySpace 也并没有如Facebook 那样跟进这些潮流并及时做出调整,失去了创新的可贵品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