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肇庆,人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20 09:57
肇庆市秉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大力实施“西江人才计划”,下好人才“先手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大环境的改善、大交通的支撑、大平台的承接,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旧称端州,有“中国砚都”之美誉的肇庆,迈进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成为了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宝地,也是各类人才展示自身才华的好时机。与此同时,肇庆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
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表示:肇庆市秉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大力实施“西江人才计划”,下好人才“先手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坚持引育为先,外引内育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坚持以用为要,识才惜才用才,推动人才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坚持服务为上,打造一流环境,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有获得感、归属感。
肇庆市政府市长范中杰也谈到:肇庆要建设成为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就必须靠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和驱动。肇庆市将聚焦工业发展“366”和创新驱动“1133”两大工程引育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创业团队引进培养体系,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全心全意服务人才,努力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西江人才计划”引才聚才成效初显
2016年,肇庆市出台肇庆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最系统、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西江人才计划”1+10系列政策,以解决肇庆原人才政策不系统、不全面、供给不足的窘境。
随后,相继出台《肇庆“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实施方案》等9项配套政策,政策间紧密结合、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了系统解决肇庆人才发展问题的1+10+N政策体系。政策实施一年多来,仅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注册落户人数就达10人,引才聚才成效初显。
2015年,作为肇庆对外交流的“金字招牌”--“肇庆金秋”首次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形式举办,充分体现肇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至今,肇庆市已举办大型“双招双引”活动4场,共吸引70余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2500名海内外客商、人才来肇共商合作、共谋发展,达成签约合同项目214宗,投资总额2413.6亿元;已动工项目187宗,涉及投资总额1558亿元。同时,切实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统筹结合,把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技术人才有机对接,有效促进肇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颁发“人才绿卡”,打通引才绿色通道
为了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切实打通引才绿色通道,为人才在肇庆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肇庆多措并举,推出了多项政策。
2018年1月,肇庆市为首批122名高层次人才颁发“肇庆市人才绿卡”。根据《肇庆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待遇制度》,人才凭卡可方便快捷地享受居留和出入境业务办理、金融服务、住房福利、子女入学、公交免费、医疗优先、景区免票等16项政策待遇,亦可通过“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获得创新创业政策解读、协助办理有关审核审批等服务。
肇庆推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也是不遗余力。肇庆市加快推进“人才安居工程”,积极探索以多元化投入、多方参与的方式建设和管理人才公寓,既有由政府自建或租购的A类人才公寓,也有由专业房产(公寓)租赁公司(B类)、房地产开发商(C类)、民间房产业主 (D类)等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人才公寓。2017年12月,肇庆市首个租赁式人才公寓项目--隽贤居落成,一批高层次人才拎包入住,标志着“政府自建+市场化租赁”的人才公寓运作模式初步成型。
广栽“梧桐树”,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肇庆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投资环境,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当地坚持引育并举,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比如成功举办“肇庆(北京)创新创业投资环境推介会”“2017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肇庆行”活动,38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参加相关交流对接活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组织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举办“2017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2017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肇庆行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麦康森、陈勇等海内外专家在交流时表示,肇庆近年来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多举措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较为全面且很有吸引力,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相信高层次人才携项目和研究成果到肇庆来,一定可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获得新的更大成就。
尽管2017年全市人才工作呈现了新气象取得较好成绩,原来存在的人才政策供给不足等问题已经解决,但是肇庆市委组织部向《小康》记者表示,肇庆与珠三角中心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人才政策不优、产业平台承载力不强、高端人才项目吸引力不足等。2018年会着力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以广栽“梧桐树”补齐人才引用短板;着力做细做实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以一流的服务水平助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