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的法律事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知识付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18 16:13
近日,新世相、三联听周刊、网易运营大课相继占领朋友圈,知识付费以营销事件的形态成为社会话题的焦点。
近年来,许多自媒体和网络平台将知识付费视为重要的变现方式,社区问答、直播、付费课程、产品订阅等多种形式的知识付费产品相继出现。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1.88亿人。
随着市场的迅猛发展,一些与知识付费有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注意。
新世相案例:
“新型多级分销”是怎么回事
张晓雨(天津宗岳律师事务所律师)
3月19日,新世相一则营销课程的广告刷爆朋友圈。原因很简单,转发有奖且是真金白银。按照新世相介绍,参与该课程后自动生成自己的分享海报,如果有人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购买课程,你就可以获得学费的40%作为回报。在“邀请人排行榜”前列的学员甚至还有价值50万的新世相免费推送或高达万元的现金奖励。
面对这样的广告,比起课程内容是否有含金量来,许多人想的是不如转发赚点“人头费”,但也有人表示担忧:这不就是传销嘛!很快,微信以“新型多级分销涉嫌欺诈”对新世相进行了处罚。
新世相课程的“分享有奖”究竟是不是传销?知识付费营销有突破三级分销模式的“自由”吗?
按照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传销有以下特征:一是入门费,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二是发展人员组成网络;三是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罪与非罪的认定核心还是看是不是用“拉人头”来分配资金和骗取钱财。
根据微信官方公告,“新型多级分销”指利用微信关系链,发布分销信息诱导用户进行关注、分享或直接参与,此模式多数包装为新型商业模式、创新金融产品、互助扶贫等,本质在于利用关系链发展人员,形成多级上下线关系,按照下线人数或者销售业绩计算盈利,与传销行为类似,一定程度上具有“金字塔欺诈”、“庞氏骗局”等特征。
目前,新世相方面已经道歉并开放退款。新世相的营销事件为众多知识付费产品运营者敲响警钟:商业的最终价值是产品和服务本身,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有价值的知识本身,而不是炒作和玩转某种模式。
分答案例:
要让消费者有维权方式
赵占领(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
在消费者可以接受付费获取知识的时代,如何对知识定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第一个问题。
2016年,王思聪入驻分答付费问答平台,3天回答了32个问题,收入20万,一举刷爆此前由编剧史航创下的纪录。后者回答了1341个问题,总收入65851.5元。向王思聪提问的价格高达4999元/条,至于他的回答质量,当时不少“偷听者”都表示被王思聪的回答“雷到”。比如,有网友问:“车联网和物联网作为创业项目,你觉得哪个更容易成功?”王思聪回答:“车联网和物联网,我都不看好!”
某平台还曝出这样的事件,提问者花费高价向名人提问,而名人以一句“不清楚”作答。在知识付费平台上,如果消费者觉得收到的回答、课程敷衍了事,是否可以要求退费或以其他方式维权?
还有一种情况,回答者或授课者认为自己已经认真完成了回答或课程,但消费者认为得到的内容不够全面、不够专业,消费体验不佳。那么消费者对服务不满,有没有地方投诉?
在知识付费平台兴起的2016年,分答上线42天红极一时,之后毫无预警悄然下线。重新上线后,辉煌不复昔日。目前,分答将回答的定价限制在500元以内,避免交易双方权利义务过于不对等。同时,消费者可以对回答者的内容标注“呵呵”,意思是对回答不满意,给后续的消费者提供知情权。虽然分答已经在维护消费者方面作了努力,但显然还不够。
我建议,还在探索各种新模式的知识付费平台都应该设置用户评价机制,这需要知识付费平台对回答者设立一定的门槛,对其服务能力进行审核。尽管知识产品的提供者来自各行各业,无法建立统一标准,但还是可以根据专业性、社会关注度等等建立基本的标准。另外,平台还应该提供调解服务和退费机制。
喜马拉雅案例:
应尽早建立版权保护体系
常亚春(知识产权律师)
3月20日晚,作家曾鹏宇在微博上手撕喜马拉雅FM,称在该平台发现了自己撰写的《世上有颗后悔药》全本有声书内容,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和打赏主播,却没得到他和出版社的授权同意。对此,作家蔡春猪、唐小饭、编剧张瑶等也纷纷留言吐槽,表示自己的作品同样在喜马拉雅上被全文盗版制作成有声书。
盗版是诸多知识付费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免费带动流量的商业模式已进入增长瓶颈,许多创业公司及互联网平台开始尝试用户精细化运营,向提供付费内容服务的运行模式转型。这种模式下,运营商是内容服务提供者,对内容有审查义务,对内容中涉及他人知识产权并超出合理使用范围的,应当依法取得授权。
网红课程以及音视频产品被侵权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以售卖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以分享获得流量红利为目的。微信、QQ、小密圈等社群工具是知识付费类产品侵权行为的高发区。
侵权问题频发会让原创者失去创作动力,也会让平台逐渐丧失对知识有付费意愿的用户。由于知识类产品侵权问题发生的规模大、频次高、情况复杂,很难通过诉讼或其他法律手段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侵权行为的处理效果与平台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各知识付费平台应尽早建立版权保护体系。平台应当对付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管理,与知识内容提供者就知识产权归属及产生纠纷后的法律责任承担进行约定,对消费者进行知识内容的使用范围限定,并提醒消费者一旦超范围使用知识内容产品可能产生的侵权责任。
小密圈案例:
知识分享平台不能逃避监管责任
杨晓波(北京国汉律师事务所律师)
2017年7月25日,当红知识付费应用小密圈发布公告称,小密圈官网、网页版、客户端以及小程序均无法访问。说是“技术升级”,实际原因却是因为小密圈的涉黄信息曝光,已经触及监管部门的红线。就在被勒令下线整改的时期,还有用户举报小密圈其他问题,如21财经的聚投诉上有实名举报小密圈存在信用卡套现被骗等问题。
曾经被认为是知识付费平台“最高峰”的小密圈,立志要为知识分享者连接一千位铁杆粉丝。之所以会把粉丝数目定位为“一千”,是因为美国作家凯文·凯利提出的“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的人,只要能获得一千位铁杆粉丝,就足够生计无忧,自由创作”。
一个创作者不用再费劲寻找自己的粉丝,仅需要在粉丝圈中分享即可。这些内容和用户也将逐渐沉淀在圈子中,大家彼此交流,对该类话题的理解也会不断加深。小密圈的创办方认为,收费入圈避免了“观光客”打扰,而志同道合的成员在一起更有相互激发灵感的效果。
小密圈虽然被创办者定义为专业知识的深入探讨、分享平台,但亦可理解为是一种私密性较强的信息传播方式。这个圈子十分封闭,圈外人无法查看圈内内容,甚至没有圈内人推荐,用户很难找到圈子。它虽然没有微信、QQ的用户群庞大,但是对用户的影响却要深入很多。由于平台监管的不足,私密信息交流的特性让小密圈很容易被色情等非法信息侵入。一些小密圈甚至成为传播黄色内容、发布招嫖信息的“皮条圈”,有的色情小密圈粉丝数量超过600人,存在时间超过30天,平台监管形同虚设。
小密圈案例十分典型,提醒知识付费平台一定不能逃避自己的监管责任。这种监管要通过技术和机制双管齐下,但技术和机制的前提是平台创办者和运营者对监管责任必须有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