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误区太多,专家给你指点迷津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13 10:57

  误区一:进口大米比国内大米好

  进口大米不一定比国内大米更好。中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论生产大米的能力,中国不输给任何国家,完全有能力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生产出优质的大米。

  大米所含的蛋白质并不是越高越好。我们从大米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是碳水化合物而非蛋白质。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为8%~10%比较合适,蛋白质含量越高,口感越差。

  对于国产大米,正规渠道的一般都没有问题,按个人口味和经济状况购买即可,不同价格和品种的大米口感不同、外观大小不同,但营养成分基本都是一样的。食用时注意粗细搭配,主食多样化,平均每天达到3种以上,每周达到5种以上即可。

  误区二:橄榄油防治心脑血管病

  橄榄油是一种比较好的植物油,其优势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含量高,但胆固醇含量为零,对胆固醇和血脂的调节作用优于其他的油。另外,冷榨橄榄油中维生素E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有抗氧化作用。

  但不能迷信橄榄油,因为若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含量高低论好坏,橄榄油并非唯一选择,茶油和橄榄油不相上下,况且很多植物油中都不含胆固醇,低胆固醇不是橄榄油独有的特征。而且橄榄油不适宜煎炸等高温烹调,也不具备“防癌”“防辐射”“防治心脑血管病”等功效。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油是完美的,大部分植物油中所含的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量都比较少。而且即使是好油,也不能多吃,每天总量不能超过30克。

  误区三:反季节蔬菜不该吃

  反季节蔬菜有3种,一种是从远方跋山涉水运来的,一种是冷冻设备储存的,最后一种是大棚蔬菜。人们普遍认为反季节蔬菜应该少吃,最好不吃。其实,绝大部分正常渠道的蔬菜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们都希望吃到天然无污染、味道好、价格实惠的蔬菜,可自然环境不允许,目前的栽培手段也难以满足。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如果没有反季节蔬菜,那就只有土豆、白菜和高盐咸菜了,营养单一,可能更不健康。

  所以在吃对方法和用量的前提下,反季节蔬菜应该吃。不过可以在清洗、烹调等食用方法上下功夫,以期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反季节蔬菜的不安全因素。

  误区四:吃鱼就吃淡水活鱼

  吃鱼好处多。但大家在吃鱼时,往往有两种顾虑:买鱼要买新鲜的活鱼,超市里的海鱼都是冷冻状态的,不新鲜、没营养,不能吃;生鱼片有寄生虫,也不能吃。这两种顾虑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

  深海鱼类营养价值更高,富含ω-3脂肪酸,在调节血脂、降低炎性反应方面的作用更好,对预防老年痴呆也有帮助。

  生鱼片没有那么可怕,经急速冷冻处理的深海鱼和生鱼片,营养流失少、比较安全,偶尔尝鲜没问题,只是不鼓励多吃。不要迷信打着“野生”标签的野生深海鱼,野生深海鱼的寄生虫感染很高。

  误区五:有机奶、酸奶更营养

  有机奶没有比其他牛奶更营养。有机奶的认证一般是重于天然的生长环境及饲养方式,营养价值没有特别高。有机奶的价格一般都比纯牛奶贵一倍,所以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并不值得推荐。

  不必过度推崇酸奶。真正的酸奶本质上就是牛奶,两者的营养价值差不多。酸奶跟牛奶一样,并不是多多益善。浓稠“老酸奶”并非营养价值更高,相反,浓稠可能意味着添加了增稠剂。

  酸奶中益生菌的营养价值只是锦上添花。益生菌的功能必须通过“连续食用”“活的”“特定剂量”的“特定菌株”才能实现。而酸奶从生产到售卖,再到消费者饮用的过程中,其菌种、菌数、活性已不能确保符合标准。

  误区六:年纪大了要吃点保健品

  很多老年人认为年龄到了,一定要吃点保健品,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一些老年人把保健品当药吃或当饭吃。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不能治病,不能当药吃,也不是多多益善。

  合理利用保健品及营养素补充剂弥补膳食摄入的不足,是营养改善的重要措施,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优先从膳食中获取天然营养素,当膳食不能满足营养需要时,再根据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选择。②科学选购、合理食用,应根据科学检测结果补充体内缺少的营养素。③缺乏才补,不缺不必吃。

  (大浪淘沙摘自《生活晨报》2018年2月7日)

  ●佚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