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筑梦 活力升级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概览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上海国际电影节
  • 发布时间:2018-06-29 10:10

  6月16日晚,为期9天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拉开帷幕。作为亚太地区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今年收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447部影片,全球征片数量相比去年2528部增长显著,再创新高。其中,有13部影片入围角逐11个金爵奖项。

  坚持“亚洲、华语、新人”的定位,本届电影节围绕评奖、市场、论坛、展映四大主体活动,继续打造具有专业性、国际性、综合性的电影节品牌。在电影节期间,上海45家影院展映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部中外佳片,引起观众热烈反响。中外电影人围绕“新时代的中国电影”“电影工业化之路”“‘一带一路’电影”“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我的2035”“动画:跨文化电影合作的突破口”等金爵电影论坛及各产业分论坛,从多个角度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电影产业及海外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本届电影节上,“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立,来自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节机构将在未来通力合作。上影节电影市场今年增设的“合拍片市场”也吸引了更多国外电影机构关注,参展买家、卖家数量出现较大幅增长。

  再启多元光影盛宴

  今年的上影节展映环节备受瞩目,电影专家、电影从业人士、影迷齐聚申城,观赏内容更广泛、艺术水准更高、风格更多元的中外影片。其中,既有海内外最近一年的新鲜佳作,也有大师经典、4K修复片等。今年新设的“一带一路”电影周,也为影迷带来更丰富的观影选择。

  6月9日,本届上影节展映线上售票平台淘票票开票,1小时后出票量创造了逾23万张的新纪录,超过去年首日全天线上出票量。上影节期间,观众还能通过100多场影片的映后见面会,与众多主创人员面对面交流。是枝裕和、杰西·艾森伯格等海外影人与影迷们分享了自己的从影生涯。

  每一年的上影节上,最受关注的无疑是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评选。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中国导演姜文携中国台湾演员张震、匈牙利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土耳其导演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美国制片人大卫·佩穆特,中国演员秦海璐组成评委会,决定各奖项归属。13部入围影片涵盖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伊朗等国家,囊括现实主义、体育、女性命运、爱情抉择等题材。今年的亚洲新人奖评选(以下简称“亚新奖”)则由中国香港知名监制施南生领衔评审,颁出6大奖项。本届入围亚新奖的影片大多以记录身边熟悉的小人物为主题。

  本届上影节还增设了“光影40年: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影展”,组委会挑选12部代表性影片,展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关键历史节点及大众生活状态,让影迷登上光影列车,回溯时代洪流。今年新增的“杜比视界”单元,用杜比视界技术和杜比全景声系统让观众身临其境进入电影世界;戏曲电影单元也首次在银幕上呈现3D效果,放映了中国第一部3D昆曲电影《景钟楼》。

  行业聚焦优质头部内容

  上影节期间,诸多电影公司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未来几年作品计划。其中,既有传统内容生产公司,如上影集团、万达电影、华谊兄弟等,也有互联网基因电影公司,如乐创文娱(前身为乐视影业)、腾讯影业等。从现实主义到东方玄幻,从真人CG到手绘动画,从商业类型片到文艺片、纪录片,各题材类型影片应有尽有。在观众多元化观影需求逐渐增加的变化下,各公司也转变生产观念,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力度,力求推出更多高质量作品。

  在“新时代的中国电影”金爵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一句“钱不好骗”,引发业内外人士思考。当下,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发展,但王长田认为要存有忧患意识。他表示,受前几年电影票房增长缓慢影响,如今资本投入大幅减少,这让一些上市影视公司面临融资困难。中影股份总经理江平也认为,电影公司要“居危思危”。传统影视制作公司纷纷表示,未来将努力打造优质头部内容,以此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

  新兴的互联网影视企业也对好内容摩拳擦掌。去年金爵论坛上,时任阿里影业CEO的俞永福关于阿里要做电影行业“水电煤”,不和影视公司在上游内容制作方面竞争的表态言犹在耳,今年,在同样的场合,阿里影业新任CEO樊路远就释放出公司的新信号——“要加大对优质内容投入,培养年轻导演和编剧。”

  要产出更多优质头部内容,实现电影工业化是必要条件。华谊兄弟副总裁叶宁在“电影工业化之路”金爵论坛上表示,工业化是中国电影的必经之路。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提出,实现工业化“必须每个环节足够专业”。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刘洪涛则认为,现阶段业内的各环节专业人才都较为缺失,应多关注青年电影人。

  大文娱生态打法成趋势

  近年来,中国电影不仅注重在内容创新上全面发力,还在推动电影与衍生品、文学、文旅、互联网视频、游戏、消费品等联动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以实现产业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在本届上影节上,数家电影公司公布了未来几年的公司商业模式、运作走向,其野心纷纷指向大文娱生态布局。

  前身为乐视影业的乐创文娱董事长张昭在公司项目发布会上,谈到未来一年的公司运作模式。他表示,乐创文娱将以致力于打造优质电影项目为基础,双向联合文学、文旅、游戏、互联网视频、消费品5大领域,尝试商业价值“可循环、可持续、可放大”之路。

  拥有东方影都的万达影业也在上影节期间阐述了“W+战略”升级计划。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表示,万达影业将培养全产业链人才,并利用东方影都的高科技摄影棚、后期制作工厂、服装道具加工厂、多类别入驻企业,以及一系列影视制作服务政策优势,“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真正完成电影工业化。”

  丰富新生力量成长通道

  随着上影节奖项及活动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从电影项目创投到亚新奖,再到金爵奖的阶梯型培育孵化体系。一批新影人从入围电影项目创投开始,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在亚新奖提名、获奖,再入围金爵奖,有的甚至在经过一步步历练后,担起亚新奖、金爵奖评委的重任。例如本届金爵奖评委秦海璐,虽然是表演领域的“老戏骨”,但也曾以新人身份参与过电影项目创投,并曾担任亚新奖评委;曾入围金爵奖的导演章明,今年以新片《热汤》参加了创投项目,被广泛关注。

  为继续完善对青年影人的扶持,今年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环节新增了“制作中项目”单元,将范围从规划期项目拓展到制作中项目。此外,还有8家拥有行业优质资源的合作单位设立了共计135万元的现金及内容奖项,为有潜质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后期服务、培训教育机会等。《相爱相亲》编剧游晓颖评价,上影节的项目创投单元能给很多还算“局外人”的年轻人以宝贵启发。

  随着行业内对青年影人扶持措施的不断丰富,新人作品也不断成熟。本届亚新奖评委会主席施南生对《综艺报》表示,“现在新人处女作很难看出新作的痕迹,完成度颇高。”

  虽然扶持青年电影人途径增多,行业对下一代影人的迫切需求也成为共识,但他们依然面临创作困境和挑战。在“我的2035”金爵论坛上,青年导演苏伦和魏书钧表示,青年影人学习专业知识、理解制片部门工作至关重要。

  “一带一路”

  推动电影“走出去,引进来”

  上影节电影市场今年继续设立“一带一路”主题馆及相关活动,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机构搭建合作桥梁。在将国外优秀作品介绍给中国电影人的同时,上影节也积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助力中外影视机构合作共赢。

  6月17日,上影节电影市场开幕当天,主题馆举办的“一带一路”电影国别推介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买家。波兰电影节主席、新西兰电影委员会执行董事、乌克兰电影协会执行董事、欧亚国际电影节策展总监等国际专业人士,向中国影视制作发行公司和他国来宾,介绍了各自国家相关的合拍优惠政策、电影优势、制作能力等信息。新西兰电影委员会执行董事Annabelle Sheehan告诉《综艺报》,新西兰与中国电影合作紧密,项目金额去年超过10亿新元。在为中国电影公司提供室内外拍摄地、影视制作服务的同时,新西兰政府还有最高600万新元的境内制作开销补贴金,用以吸引更多中国项目。“虽然新西兰不像中、美等国家拥有大型影视基地,但我们拥有电影制作专业人才,例如获得奥斯卡奖的维塔工作室。”

  上影节电影市场往年主要聚焦影片版权交易,今年则特设了“国际合拍片市场”,努力推动中国制片人走向世界、提升电影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拓展其与全球制片人的合作。

  文/纪文彬 图/王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