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2010年十大人物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IT界,2010年,十大,人物
  • 发布时间:2011-01-04 16:15
  不是冤家不聚头。

  传说中的“千年极寒”没有到来,“欢喜冤家”却如约而至。

  有的人演闹剧。周鸿“无奈”地奋起抗争,马化腾“艰难地”反击。他们争到了流量,却丢了用户的心;李国庆和刘强东拼成本、拼价格、拼服务,甚至还拼上了“初恋女友”。他们为了竞争不惜狗血,却得不到“真正的胜利”。

  有的人演悲剧。“假学历”彻底摧毁了唐骏“打工皇帝”的光环,也将公众对“名人”的信任降至冰点;“蟑螂门”让惠普尝到了苦果,也让张永利黑了眼圈。人们渴望真相,真相却令人哭笑不得。

  有的人演默剧。王建宙62岁高龄不退休,他大刀阔斧地改革,为中国移动奠定了全球第一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础;常小兵低调朴实,他“临危受命”将中国联通带出了低谷,引来了iPhone。他们是公司的英雄,却任凭灯火阑珊,甘心站在灯影里。

  有的人演喜剧。善于打假、更乐于打假的方舟子,成了“打假斗士”、草根英雄;杨超体面地接过戴尔大中华区的帅印,成为本土职业经理人的骄傲。他们春风得意,但压力不小。

  在《计算机世界》为你推选的“十大年度人物”中,你可以看到,IT界从来不缺子弹。

  金钱至上,弱肉强食。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江湖犹在,宝刀不老。

  2010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很怀念他们。

  短兵相接

  “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这句QQ体是2010年最热的网络流行词,一场“3Q大战”,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右下角战争,也让马化腾和周鸿祎站在了风口浪尖。这场名副其实的弹窗口水仗,从单挑变成了群欧,流弹伤害了广大网民的利益。这场狗血战是2010年IT界最大的闹剧之一,马化腾和周鸿在用户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马化腾

  一贯以温和姿态示人的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 马化腾终于暴怒了。惹火他的是360。10月29日,360扣扣保镖大张旗鼓地上线,这一天,恰好是马化腾的生日。

  接着,有人刻意将深圳市政府吸引人才计划中给马化腾的住房补贴公布出来,从侧面煽风点火,引燃了众多QQ用户对腾讯和马化腾的不友好情绪。

  有人形容马化腾好比化骨绵掌,过去他用柔和与低调隐藏的杀气,终于一泻千里。腾讯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做产品没人做得过马化腾,因此一直以来,腾讯的扩张策略在业界争议颇多。“螳螂捕蝉,企鹅在后。”无论是网游、邮箱、电子商务,腾讯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互联网盛宴。它细致地模仿,决绝地超越。它让竞争对手惶恐不已,却敢怒而不敢言。

  马化腾却认为,垄断是“一个令人烦恼的罪名”,腾讯不是“垄断”。“我们确实通过用户群体在拉动商业增长,但是我认为创新研发并不与用户规模相矛盾,完全创新一个商业模式是非常难的。”

  终于,当腾讯“默默地”动了奇虎360的奶酪时,其董事长周鸿忍不住了。而马化腾也做了一个最失败的决定:让用户“二选一”。这个“艰难决定”让马化腾陷入骂名。竞争对手和部分用户长期不满情绪集体爆发了,他彻底忘记了是谁把QQ捧上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就是这些用户。

  尽管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力干涉,要求腾讯停止不兼容措施,但这场中国互联网的狗血战,并未这样偃旗息鼓。马化腾说:“只要没有人入侵我们,我们什么都不会做。”

  “3Q大战”结束后,马化腾在百度、盛大之后宣布腾讯开放,并把开放和分享作为转型的原则,虽然有点晚,但还不算迟。

  周鸿祎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被称为“红衣大炮”,提到他,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狠!”在很多人眼里,周鸿是典型的湖北人,勤奋、偏执、咄咄逼人。“当你坐在他的面前,就像是面对一挺永不停息的机关枪,留下的只是一地弹壳。”采访过他的记者这样形容。

  周鸿祎的职业生涯,就是不断放炮、不断挑战的过程。他创立的3721,因为让用户在安装时被迫装插件与百度对簿公堂;他在雅虎时期推出了“中国最大的娱乐音乐搜索”一搜,让当时雅虎的搜索流量逼近百度,胜过谷歌;创立360后,他使出免费的招数,拿下七成市场份额,几乎砸了所有收费杀毒软件饭碗。

  不过,这么强势的人在腾讯面前却受了委屈。周鸿祎曾在公开场合对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赞不绝口,称腾讯绝不会成为360的竞争对手。但马化腾不仅不领情,还毫不客气地给了他当头一棒。腾讯的QQ医生3.3升级版的悄然上线,让周鸿祎感到了威胁。

  “实在是躲不过去啊。”周鸿祎认为,腾讯QQ已经是一个充满霸权的独立平台,它逼着360没有退路。“所以,360不能再躲着腾讯了,360必须要抗争,为自己,为安全。”在周鸿祎的檄文《与其苟且活着,不如奋起抗争》中,透露着自己反抗的“无奈”。

  虽然“3Q大战”过去了,周鸿祎也获得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和用户的默默支持。如他所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还有亿万360用户,他们信任360,希望我们把互联网做得更安全;我背后还有充满激情和梦想的360团队,他们和我一样希望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未来,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待周鸿祎。

  站着挣钱

  王建宙和常小兵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空降兵;他们都曾用高管对调的方式推进管理改革;他们都是公司的英雄,却从不突出个人形象。而他们之间的较量却是针锋相对的,在iPhone上如此,在3G用户抢夺上更是如此。2010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加大了签约手机的推广力度,并不断下调资费吸引用户。抗争之下,人们看到的是中国3G的快速发展。未来当携号转网成为现实,竞争将带给用户更多好处。

  王建宙

  5月17日国际电信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向三位为发展中的数字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名人士颁发了“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奖”,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董事长王建宙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互联网早期创始人罗伯特·卡恩共同获奖。而王建宙的获奖理由是: 在他执掌的5年多时间里,中国移动运营着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超过5亿,其网络覆盖了中国所有的主要城市以及偏远的农村地区。

  王建宙的确是一个“疯狂”的行动派领导。

  有人说,王建宙是个“福将”。在他从联通空降到中国移动的第38天,他就将广东、浙江、北京和山东的移动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大调整,同时对设备采购实现了“中央集权”,使设备采购成本下降了27.9%;接着他力排众议,大力推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客户、新业务和新话务的“三新”战略。到2009年年底,中国移动累计投资的253亿元已经为超过7.7万个偏远村庄新开通了移动电话;他首先提出中国移动需要互联网基因,并将MySpace总裁罗川招致麾下;而2010年,他的目光又瞄准了物联网。

  在他的带领下,5年前那个在中国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0的中国移动已经日进3亿元,并以1930亿美元的市值,在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10。

  5月,一直在业内被风传的“王建宙退休和中国移动高层调整”消息尘埃落定。5月3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国移动总部召开的干部大会上宣布了高层调整的决定,原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跃接替王建宙,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 而王建宙则改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这个在中国移动“疯狂”了5年、超过退休年龄两岁的62岁干将,终于在退休问题上开始“软着陆”。

  常小兵

  “中国联通要力争3G用户每月新增量达到100万。”11月3日,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常小兵在中国联通特别股东大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04年中国通信业高管大调整中,常小兵从中国电信调任中国联通董事长时,被人们描述为“时运欠佳”和“临危受命”——联通是当时四大运营商中盈利能力最弱的一家。

  不同于王建宙对中国移动大刀阔斧的改革,常小兵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方式。工程师出身的常小兵外表斯文,看起来谦恭质朴,掌管联通之后,厚积薄发,是一位既让员工信赖的引路人,又让领导放心的带队人。

  进入联通后,常小兵并没有急于做出巨大的动作。直到一年后,他才果断决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管互换。2008年电信重组,常小兵终于等到了他期待的时机,适时出售C网,将移动、固话和宽带业务锁定为联通的重点,并为未来运营3G打下了基础。

  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常小兵带领的中国联通也凭着WCDMA逐渐展现出它的霸气。

  从2007年起就被业界猜测的iPhone入华问题,最终联通力克移动,在2009年成功获得了iPhone在中国内地的代理权,而这也成为联通在3G上的最大卖点之一。随后,联通3G用户始终保持着加速增长。2010年9月,联通3G用户增长突破百万;11月,新增用户达到了112万,3G用户总数已达到1277.6万户。

  而常小兵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下一步除了优化室内3G覆盖和发展3G应用,他还盯上了新业务——手机支付和微博。尽管目前联通的手机支付业务还没有正式对外试商用,但省市分公司已经处于准备阶段,业务相对成熟时,联通就会推出相应服务;同时,常小兵也不否认联通将尝试微博业务。

  钱不是问题

  对李国庆而言,当当网上市自然是美事一桩,可正当他“带着老婆出了国,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时候,刘强东打着一贯的低价旗帜,杀入了当当网的根据地——图书市场。于是,引发了一场B2C的血战。

  刘强东

  刘强东的2010,喜悦、艰难、头疼、愤怒。

  2005年,因为非典而尝到电子商务“甜头”的刘强东,很快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把零售业搬上网。换句话说,这就是做一个在线的百货商场。在2010年,他的梦想终于初见端倪。

  2009年,京东商城开始初步尝试销售百货类商品,而2010年2月底,京东商城收购了日韩服装网站千寻网。对刘强东而言,这不仅是京东商城成立以来的首笔并购,更是京东从垂直类B2C向综合类平台转型的开端。除此之外,京东商城还高调进入图书领域。

  很快,京东商城的产品阵线就覆盖了3C电子产品、图书、家电、服饰鞋帽、汽车用品、礼品箱包、母婴玩具、乐器、食品等。甚至LV这样的奢侈品牌,也进入了京东商城的“货架”。

  在任何领域,任何企图染指别人地盘的人,都必然会遭到激烈的反抗,更何况是带着低价策略和勃勃野心的刘强东。在从来不怕乱战的B2C领域,刘强东的艰难和头疼也随之而来。

  11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的余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一台翻新的笔记本电脑。12月,京东商城又被联合围剿。在家电市场,京东商城遭到包括国美、苏宁在内的传统渠道商和部分家电厂商的封杀;随后,在图书市场,当当网也和京东商城展开了“价格肉搏”。

  12月23日,京东团购网站正式上线,而与此同时,京东C轮融资金额超过5亿美元。未来刘强东,还有多大野心?

  李国庆

  12月10日,美国纽交所内,俞渝按下电铃,李国庆敲了两下木锤,“当当”!中国最著名的电子商务夫妻店当当网正式挂牌上市。

  据了解,当当网IPO发行价为16美元,上市当天以24.5美元开盘,收报于29.91美元。作为当当网联合创始人及CEO的李国庆成功套现2080万美元。这个1986年以学生会副主席身份毕业的北大学生,带着老婆成为胡润富豪榜上惟一的一对夫妻。

  用俞渝的话说,李国庆“在创业中的作用更大”。

  1987年,李国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农村政策。由于工作时间较为自由,他参加了部分丛书的编纂工作,在与出版社的频繁接触中了解了出版业。1993年,李国庆毅然下海,变成一名书商,却被初恋女友认为是“在垃圾上跳舞”。这让锐气的李国庆至今耿耿于怀,特地邀请了初恋女友参加当当上市的晚宴。他要向全世界展示他在垃圾上的成功舞蹈。

  2008年,当当网营收12.5亿美元,李国庆开始向百货领域扩张;进入2009年之后,当当网每个季度营收规模增长都维持在1亿元。

  从创立后连续8年亏损,到如今纽交所成功上市,李国庆执掌的当当网在国内图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当当网上的图书达到了60万种,甚至可以说,很多人读什么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国庆想让他读什么书。

  如今,李国庆开了微博,与用户论战,和同行隔空喊话,也对时事关注批评,他的“犀利”和“大嘴”形象正在从“当当网CEO”的名号下凸显出来。而无论人们对他的言论是褒是贬,李国庆都将继续“犀利”。

  真相在哪里

  “学历门”彻底摧毁了唐骏“打工皇帝”的光环,也将公众对“名人”的信任降至冰点。对方舟子而言,他撕开的是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伤疤;对如唐骏一样的名人而言,在互联网的透视效应下, 他们需要刷新的不只是粉丝和收入,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就。

  方舟子

  方舟子是笔名,他的本名叫方是民,1967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曾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是《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

  如果只是一个文人,方舟子不会如此出名。他受到关注,更多的是他在新语丝网站发表和引用的“打假”文章,矛头直指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以及批判基督教、伪科学、伪气功、伪环保等。从2000年至今,方舟子先后揭露了“民工打磨汉芯事件”、“昏教授肖传国事件”等,被支持者称为“科学斗士”或“打假斗士”。

  7月1日,方舟子在微博上陆续发出了21条记录,这一次,被揭露的对象是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著名的“打工皇帝”唐骏。尽管唐骏在微博上暗指被诬陷,但此后长达5个月的缄默,多少让人感到“打工皇帝”的心虚。

  而正当唐骏假学历尚未澄清之时,8月29日,一条以方舟子妻子口吻发布的微博,再次将方舟子推上风口浪尖。微博称,方舟子在北京住所附近遭到两个歹徒用辣椒水和铁锤袭击受伤。

  此后,各种说法流传在网络上,有人说方舟子遇袭,唐骏是幕后主使;也有人说,方舟子打假,得罪了太多人;更有人说,这是方舟子故意炒作。

  最终,北京石景山区鲁谷派出所警察调查发现,涉嫌制造此案的是华中某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因认为方舟子和《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的学术“打假”行为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便指使他人报复。

  10月10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经过一审认定,包括肖传国在内的5名被告人寻衅滋事罪名成立,肖传国、戴建湘被判处拘役5个半月,其余3名被告人则分别判处4个月至一个半月不等拘役,遇袭事件终告一段落。而方舟子仍然通过微博、网站,继续打假。

  唐?骏

  7月1日,方舟子在微博上接连发出“檄文”,揭发唐骏的学历和专利造假。几天后,唐骏接受了媒体采访,表示自己拥有一所名为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此后,方舟子又公开质疑西太平洋大学为“野鸡学校”,声称唐骏的博士学历是花钱买的。

  一开始,有人说瑕不掩瑜,学历在职场生涯中并不是最关键因素,即便唐骏只是拿到了一张假文凭,其个人能力已在“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盛大集团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等一系列耀眼头衔上得到验证,所以不必穷追猛打。

  但是很快,方舟子的质疑又延伸到了唐骏的微软经历:“他这个CEO实际上是一个销售区域的领导。”对于唐骏的“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称号,方舟子引述他收到的一封电邮说:“这个名誉总裁就相当于劳模。”

  其实,细数一下唐骏的从业经历,也确实有些“非典型”。他成名于微软中国区总裁,在任时间却并不长;离职后,他没有像杜家滨、符标榜等职业经理人一样转投其他跨国公司,却选择了盛大这样一家新生的本土互联网公司;而他3年之后加盟的新华都更是一家标准的地方传统企业。

  谁都知道,做好一个职业经理人,必须长期专注于一个行业,做自己擅长的事,特别强调职业的连贯性。而唐骏每一次跳槽,都会有人问,作为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时至年底,沉默了5个月的唐骏终于高调复出,自称坦荡,否认造假。也许,“学历门”事件还会有后续。

  此消彼长

  在央视“315”晚会曝光“蟑螂门”事件后,惠普成为众矢之的,“子弹”纷纷射向惠普PSG(信息产品集团)和其总经理张永利;而原戴尔全球副总裁暨消费及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杨超则接替闵毅达,担任大中华区总裁,他的做法是让“子弹”到处飞,让戴尔从一家PC和服务器制造商变身为一家业务齐全的 IT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张永利

  2010年,张永利遭遇了在惠普8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公关危机。这一年,他的黑眼圈越发明显了。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惠普笔记本电脑的质量问题。大量用户投诉惠普DV2000、 DV3000系列笔记本电脑出现黑屏、花屏、温度过高、自动断电和无法启动等问题。而惠普总部有关人员对此的解释是“用户使用方法有问题”,声称“中国学生宿舍的蟑螂”导致了电脑故障,引起了用户的强烈不满。

  3月15日晚上9点看过电视之后,张永利召集相关部门举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电话会议。他决定亲自站出来承认错误,进行整改,并提出要向外界表态欢迎媒体的监督。

  “蟑螂门”事件彻底改变了张永利的工作节奏。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他每天用50%的时间帮助用户解决问题,30%的时间思考如何改变惠普目前的服务体系,20%的时间与媒体沟通。张永利说:“坦白说,我在惠普15年从来没有面对过这种危机,也完全没有面对这种危机的经验。”

  张永利要看到一种新面貌。从3月16日这一天开始,张永利要求所有的服务中心都要改变,对维修工程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为了拯救客服监督机制,他还开始着手完善惠普的用户服务记录追踪系统。

  但最终惠普还是吞下了苦果。IDC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惠普在华市场份额已经由去年同期的16.6%下降至今年的9.2%,不仅大幅落后于联想,而且被戴尔和宏超越。这意味着,惠普已经彻底跌出了在华销量排名的前三。同时,惠普CFO近日透露,惠普第四财季全球笔记本电脑销售同比下滑3%,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内地“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11月24日,中国惠普重返公司成立的地点北京民族饭店,庆祝成立25周年。彼时“蟑螂门”事件已经落下帷幕。张永利在发言中表态:“惠普将在明年加大品牌的重塑策略。惠普全球的品牌活动将以中国为起点。”

  杨超

  11月2日,戴尔公司CEO迈克尔·戴尔亲自到中国,宣布杨超从闵毅达手中接过帅印,成为戴尔新任大中华区总裁,并出任刚组建的大中华区消费及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一职。

  对2007年加入戴尔的杨超而言,这样的升迁堪称实至名归。此前,杨超是戴尔大中华区四大业务群组之一的消费业务总经理。目前在中国市场,消费和中小企业业务是戴尔最大的业务群组,超过了大型企业事业部和包括政府、医疗、教育在内的公共事业部。而且,早在2009年年底,戴尔中国零售渠道的贡献就已经超过了直销。

  毫无疑问,是杨超领导和推动了戴尔中国向消费业务转型,并且为戴尔搭建了日渐完善的渠道网络。2007年10月,当杨超离开摩托罗拉加盟戴尔的时候,戴尔中国消费业务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杨超充分利用了他在摩托罗拉做渠道的实战经验,逐步搭建起相对完善的渠道网络体系。最疯狂的时候,戴尔每天新开10家店面。目前,戴尔已经拥有近万家店面,其中在专卖店及卖场有近8000家。

  面对大中华区总裁这一新职位,杨超的担子将远比带领消费团队时来得更重。对戴尔这家急于从一家PC和服务器制造商变身为一家业务齐全的IT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而言,未来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PC业务。无论是收购佩罗系统和毕博中国,还是涉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元化业务,都充分说明了戴尔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并且,戴尔也空前加大了在中国中西部的战略布局。

  要带领中国区这个戴尔全球第二大市场持续前行,杨超的压力不小。“有压力,但我不觉得目标达不到。”杨超说,“我们有信心实现制定的目标,这个信心来自于一个比较健全、执行力很强的团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