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贫困人口”这场游戏

  最近流行一个词:隐形贫困人口。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人半真半假地认领。

  我不掩饰自己对这类热闹保持冷静审视。我形成的只是一种条件反射:那一定是这个社会那些在社会位置上大致处于“中产下层”的人弄出来的,或是针对他们进行营销的营销号制造出来在心理上喂养他们的。

  隐形贫困人口”的“官方解释”,果然主要是这帮人。它的解释是:“虽然有些人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附加描述是:“他们生活讲究质量,在美食、衣服、健身房、水疗按摩以及其他日常支出方面开销很大,银行账户里基本没什么钱。”

  其实这样的解释都有掩盖真相的嫌疑,我们不妨翻译一下,所谓“隐形贫困人口”就是有这么一拨人,钱都用在了“装”上,一“装”完就没钱了。

  这么翻译,是要把他们和真正的贫困人口区分开来,不能混淆。而且,是要表明,“隐形贫困人口”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用来衡量贫富标准的社会学概念。其实它只是一个消费主义意义上的概念,一个心理学概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真穷,而是心理上穷,需要通过消费主义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表演去干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呢?社会价值排序=利益食物链+心理食物链+审美价值链。

  “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背后的炫耀式自嘲或自嘲式炫耀,正好同时可以完成阶层上的自我认同和排泄心理能量这两个重要任务。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这些“隐形贫困人口”在利益食物链上排序相对较低,在成功人士们面前只能被碾压。这一点传导到心理食物链上,让他们颇受压抑。那怎么办?幸好还有审美价值链这尊大神。在这方面扳回一局就行了。

  要扳回一局,有三种操作思路:

  A、使劲拉高自己的审美价值链。比如装文艺,装小资……

  B、使劲通过消费使自己显得很时尚高端;

  C、使劲参与各类社交媒体时尚,而且还要玩自嘲、卖萌等各种表情,一方面拉高自己的审美价值链,另一方面还把从利益食物链那儿受到碾压所产生的心理能量巧妙地排出去——所以他们最容易被撩拨出各种情绪。

  “隐形贫困人口”的玩法,显然是B+C的组合玩法。所以流行非常快。

  这么玩下来,虽然利益食物链上自己还是那个样子,但审美价值链已经把自己拉了上去,所以综合而言,自己的社排还是不低的。而社排不低,已相当于阶层不低了。

  这个词其实是从齐格蒙特·鲍曼的《新穷人》这本书里乔装打扮溜出来的。它反映的是阶层似乎可以由消费决定。你请私教,旅游,轻奢主义,当然也是中产。至于社会位置和经济能力是否支撑,消费主义并不关心。而一个人经常这样,似乎也可以进行阶层上的自我认同。至于透支银行卡,以及自我催眠,这方面积累的心理能量也需要吐槽发泄出来——“隐形贫困人口”这个词背后的炫耀式自嘲或自嘲式炫耀,正好同时可以完成阶层上的自我认同和排泄心理能量这两个重要任务。

  消费可以有阶层的感觉,而对社排公式的运用可以完成很多心理上和阶层上的低难度动作。这是一个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的游戏。

  摘自《南风窗》

  石勇/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