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厚积薄发 引领创新与进步
- 来源:微型计算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03 10:58
1985年7月,七位创始人聚集在美国圣迭戈的艾文·马克·雅各布博士家中创建了“QUALity COMMunications”。他们的宏伟蓝图造就了30年后电信业中最耀眼的技术巨人之一—Qualcomm公司(高通)。
高通成立之初主要为无线通讯业提供项目研究、开发服务,同时还涉足有限的产品制造。自1988年货运业采用高通公司的Omni TR ACS系统至今,该系统已成为运输行业最大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早期的成功使得公司更加勇于创新,向传统的无线技术标准发起挑战。1989年,电信工业协会(TIA)认可了一项名为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技术。而短短三个月后,当行业还普遍持质疑态度时,高通公司推出了用于无线和数据产品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它的出现永久的改变了全球无线通信的格局。
随后的高通,一直在通信领域磨砺着自己的实力。从2G时代开始,虽然当时消费者眼中看到的手机品牌可能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但就通信行业构建标准和基础的公司来说,高通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规则制定者之一。和20年来广为人知的英特尔、AMD以及NVIDIA相比,直到10年前,高通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都还只是幕后的英雄。2007年,苹果第一代iPhone的发布宣告智能手机时代到来,高通也因此获得进一步爆发成长的契机。
属于高通骁龙的大时代
从2G时代就开始的专利积累让高通拥有强大的实力投入到研发上,并且直接引领了3G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无论苹果还是Android阵营,高通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无论手机的处理器还是通信模组,最关键的技术专利里都有高通的身影。高通一直在通信前沿技术的研发上持续领先,在进入4G时代之后,骁龙800系列更是成功地成为Android阵营旗舰的代名词。
从骁龙800、805、810、820/821到骁龙835,高通几乎每年一代旗舰的节奏和英特尔相映成辉。两大巨头一个在手机,一个在PC,但是这样各自发展的格局在未来的智能时代显然会有变化,彼此的未来互相交织在一起是必然的宿命。在今年,基于骁龙835平台的高通产品,比如三星的GalaxyS8/Note8就已经能够通过DeX连接显示器成为电脑形态,而去年底就有消息称,下一代骁龙平台(也就是骁龙835)还会进驻Windows10系统。今年5月高通再次确认,精巧、创新且无风扇的移动PC预计将在年底成为事实。
不止如此,之前高通已经发布过针对服务器领域的相关产品,并得到了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和云供应商的选用。这已经开始挑战英特尔的根本。毕竟,目前来看未来的手机终端是高通的天下,那么后端的服务器会不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呢?谁也说不清。所以,面向未来,高通与英特尔竞争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向5G。
5G:最新进展让人震惊
即使是到了4G时代,我们应用环境其实主要还是在手机上,并没有如当年iPhone发布一般的革命性变化。那么为什么5G时代如此让人着迷呢?因为直到5G时代,处理器的性能和网络的带宽才真正能够达到所谓万物互联的程度。5G是我们即将进入的新时代。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技术,5G不仅能为高宽带应用带来利好,还具备低时延的特点。这对于汽车行业、系统控制及其他工业应用来说都十分重要,因为在这些应用场景之下,一毫秒的误差就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5G囊括了诸多重要技术,而关键在于要实现5G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各种极端需求。5G不仅能实现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还能支持关键业务型服务(Mission-CriticalServices),是实现海量物联网(Massive IoT)的重要基础。
10月17日,Qualcomm在其4G/5G峰会上宣布成功“拨通”全球首个正式发布的5G数据连接,其通过利用数个100MHz5G载波实现了千兆级下载速率,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演示了数据连接;执行此次任务的通信利器为Qualcomm骁龙X50调制解调器。骁龙X50调制解调器是业界首款5G新空口多模调制解调器,通过单芯片支持2G/3G/4G/5G多模功能,以及6GHz以下和多频段毫米波等不同频段。这款芯片从发布到具备5G数据连接能力,仅仅用了12个月的时间。Qualcomm此次还预展了其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以支持在手机的功耗和尺寸要求下,对5G技术进行测试和优化。也就是说,Qualcomm引领此次全球首个5G数据连接,不是“纸上谈兵”,已经可以支持行业进行实际的5G测试,对5G智能终端的射频前端设计、天线摆放位置和技术性能表现等进行验证。Qualcomm宣布,预计2019年上半年,骁龙X505G新空口调制解调器系列就能够支持商用的5G智能手机和网络。
终端侧的人工智能
而对于目前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来说,高通也阐释过其人工智能愿景—即以无处不在的终端侧人工智能对云端人工智能实现补充。人工智能将使终端、机器、汽车和万物都变得更加智能,简化并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自2007年,Qualcomm开始探索面向计算机视觉和运动控制应用的机器学习脉冲神经方法,随后还将其研究范围从仿生方法拓展到了人工神经网络—主要是深度学习领域。
最近,Qualcomm Technologies宣布收购专注于前沿机器学习技术的阿姆斯特丹大学附属公司Scy fer B.V.,以充实其相关人才团队。Scyfer已为全球多个不同行业的公司打造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包括制造业、医疗业和金融业。
Qualcomm Incorporated技术执行副总裁Matt Grob表示:“我们于十年前就开始了基础研究,目前我们的现有产品支持了许多人工智能用例: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到各种终端,如智能手机和汽车上的恶意软件侦测。同时,我们正在研究更广泛的课题,例如面向无线连接、电源管理和摄影的人工智能。”
许多公司侧重于在云端运行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负载,但Qualcomm Technologies专注于在终端侧,如智能手机、汽车和机器人等,实现人工智能,以确保在有无网络或Wi-Fi连接的情况下都能够完成处理。终端侧人工智能的优势包括即时响应、可靠性提升、隐私保护增强,以及高效利用网络带宽。毫无疑问,在这一块高通更有优势。
而当下,Qualcomm也正在通过终端侧实现智能,在F8开发者大会上,Facebook和Qualcomm宣布展开合作,在运行于骁龙智能手机上的所有Facebook应用中,加速基于终端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负载处理。该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合作支持Facebook开源深度学习框架Caffe2和Qualcomm骁龙神经处理引擎(NPE)框架的优化。
万物互联的魅力
在5G技术的支持下,我们未来将生活在庞大的物联网中,手机、电脑、智能眼镜及其他可穿戴设备都会实现互联。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还扩展到了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和医疗健康领域,以及车联网、机器人和无人机等—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未来,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
在高通的规划中,中国同样是万物互联创新的重要节点。在第十三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期间,高通与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睿诚华智科技有限公司(Nibiru)共同成立了“南京软件谷·美国高通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联合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测试仪器,以物联网和5G方向为主,为符合条件的双创企业提供技术评估、初期研发指导及系统兼容性测试。
其中的展示中心将主要展示高通的计算与连接技术,特别是物联网相关平台和解决方案,使参观者能直观地了解物联网领域前沿技术及应用场景与案例,并与创新实验室相结合,尝试为更多双创企业投身智能产品开发拓展思路。采用机器学习的Qualcomm最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骁龙835,其基础即是增强的机器学习,包括对定制神经网络层的支持,以及骁龙异构核心功耗与性能的优化。也就是说,终端厂商以及软件开发商可以更进一步的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智能功能,例如智能摄影、强大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智能汽车与个人助手,以及极具响应性的逼真VR和AR体验。
包括5G在内的技术变革正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这些进步正在创造引爆点—诸如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学、纳米技术、大数据等技术跨越一个门槛并引发突然和重要变革的时刻。未来学家说,“在21世纪,我们不会经历100年的进步;它会更像是2万年的进步。”而高通,正是引领这些创新与进步的领导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