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冥想只有一种类型
只有一些冥想需要双腿交叉、安静地坐着,气功和太极专注于冥想式的运动。它们通过缓慢的动作和轻柔的呼吸,使大脑处于放松但警觉的状态。其他的冥想(如藏传佛教冥想)涉及观想和或念祷文。此外,还有一些“思考式的冥想”,它们鼓励人们将冥想融入日常活动,例如在洗碗时留意水的触感和手的运动,在吃饭时对食物心怀感激,对其他不幸的人表达祝福等。
误区二:冥想就是静观其变
尽管所有的冥想类型都涉及到对不时出现的各种念头保持稳定的、不加评判的关注,但只有正念冥想格外强调这一点。其他类型的冥想培养同情、慷慨、宽恕等品质。另一种形式的冥想(有时被称为解构冥想)专门开发大脑的洞察力。
冥想训练通常从锻炼稳定的注意力开始,再到培养慈悲心等相关品质,然后是内观。在每个阶段,练习冥想的人不同的动机和意图,会影响冥想结果。例如,有些人练习冥想是为了减轻焦虑和疼痛,而另一些人是在寻求精神觉醒。
误区三:你必须“清空头脑”
尽管冥想通常要求保持心灵平静,但这并不意味着脑海中一片空白。冥想涉及到用非评判的态度来观察自己的想法、情绪以及敏锐的觉察力,进而培养更宽容的接纳能力。当你在冥想过程中思绪飘移时,只需轻轻地把它拉回来即可,不加任何评判,只是看着它,而无需对自己苛责。
误区四:冥想会立刻奏效,让人放松舒适
冥想并非是一段通往宁静心灵的顺风车。在刚开始练习时,以及在向冥想的更高级阶段过渡期间,随着对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认知提高,练习者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波动,如焦虑或迷失方向。因此,在冥想过程中,得到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他们会教你如何处理这类情况。
误区五:冥想的益处非常明确
某些类型的冥想对减轻抑郁症和缓解压力确实有益处。然而,其他一些常见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支持,如冥想能降低应激激素的含量和延缓衰老等。
尽管科学家还在继续考察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但目前我们对冥想长期影响的了解非常有限。科学家很少考察常年冥想的效果,大部分研究仅限于考察其短期效应。此外,不同风格的冥想(甚至不同类型的正念冥想)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因此可能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误区六:练习冥想只是为了减轻疼痛、压力或焦虑
在传统背景中,冥想是为了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并与更深层次的存在意识联系起来。在当前的冥想教学中,这一核心层面往往被忽视。研究大多(但并非总是)侧重于冥想对健康的直接好处,而非人类存在的幸福感。
人们的冥想实践通常与其意识层次和冥想的动机和目的密不可分。若想真正了解冥想,也许应该更关注这个本质层面。了解到这一点也将有助于人们更能理解冥想为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压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