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安全视角下古都长安生态环境的改造与利用

1 研究背景

城市的发展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自城市出现以来,危及生态安全的事件就不断发生,古都长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古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由于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首选地,也成为古时都城选址的理想方位。历经周、秦、汉、唐等 14 个朝代,古都长安被赋予丰厚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巨大破坏,最终由都城沦落为地方府城。至今西安生态环境依旧脆弱,经济相对落后,需要靠现代引水工程才能维系城市发展。关于古都衰落的原因,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城市建设对周边森林与植被的侵蚀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加之朝代更迭的人为破坏,最终导致古都长安的衰落。本文从生态安全的视角,重新审视古都长安对生态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吸取经验与教训,为当下保障最基本的生态安全底线寻找方向。

2 古都长安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

关中平原南靠秦岭,北临渭河,河流水系发达,生态资源丰富,历史上曾拥有大片森林,时间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甚至旧石器时代。西周春秋时期,关中平原上的森林还极为繁茂,冲积平原及河流两侧的阶地有不少大片林区,因其规模和树种的不同,有平林、中林和棫林、桃林等名称[1] 。直到战国末年还被人称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2] 。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平原地区的森林逐渐遭受破坏:秦汉时期平原地区规模较大的林区已经较为少见,但除树木外还广布竹林,秦岭上的森林十分茂密;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地区进一步扩大,平原森林逐渐减少,直至所剩无几;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建设发展使得森林地区继续缩小,由于平原地区已无森林,山地森林因此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宋代虽建都于开封,但是秦岭仍是当时砍伐的主要处所;明清时期对山地森林的破坏更为严重,秦岭北坡山的半腰已是“树木离列” [3] ,只是深山中有老林[4] 。随着关中地区森林被毁,各河流流域缺乏森林覆盖,蓄涵水分的作用下降,发源于秦岭北坡的长安诸河最终都逐渐萎缩干涸。

可见古都长安生态环境的变迁跟人类的活动影响关系密切。而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还是对其的大规模改造与利用。从古都长安当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来看,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之利的合理改造与利用,似乎无可厚非,但从目前生态安全的视角来看,这些改造与利用中确有不妥之处,为后代留下了隐患。

3 生态安全视角下古都长安水系的改造与利用

3.1 昆明池的开凿与汉长安城的废弃

西汉人工湖昆明池的开凿对古都长安城郊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文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与汉长安城的最终废弃不无关系。据记载,早在周秦两代,古都长安的农业水利就已经相当发达,秦代开凿郑国渠,灌溉盐碱土地数万亩,一直受人称道,汉代不断开渠引水形成更为完善的农业灌溉网。汉唐两代开始了更大的引水工程,开凿漕渠与昆明池。根据古代学者的记载,汉武帝所建昆明池周长达 40 里,面积 332 或 320 公顷。以目前的尺寸进行换算,周长大约 16.6 千米,面积 14.75 平方千米[5,6] 。昆明池选址于滈河水域,位于渭河的二级台地。而当时的汉长安城则位于渭河的一级台地,处于滈河的下游。由于昆明池水域面积极大且常年蓄水,补给了滈河下游流域的地下水位,也就是汉长安城的所在地。因此,汉长安城常年遭受水涝灾害,不得不最终废弃。如果汉代就能有生态安全的意识,在昆明池的选址上多加考证,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损失了。

3.2 潏河改道与洪水频发

在长安八水中潏河距离长安城最近,汉代就被改道给昆明池供水,因此也引发了后来的洪灾与衰竭。潏河原本发源于秦岭北麓,穿过关中平原直接汇入渭河。但是现在的潏河在经过香积寺处向西拐和滈河相交并一同汇入沣河,成为沣河的支流(图 1)。潏河的改道,一是为了给昆明池引水,二是河离城市过近,为了避免洪水的危害而进行改道。笔者用 2000 年的西安 DEM 数据通过 GIS 进行河网的提取和流域分析发现,运用数据得出的河网关系与西安现实的河网关系不符,即潏河河道不与滈河相接而是直接汇入渭河(图 2),与历史故道相似,笔者又用现西安市长安区1998 年测绘的 110000CAD 地形图进行河网提取,由于数据精度不同,结果虽然与 DEM计算的有所偏差,但可得出的结论一样,潏河不与沣河相接,直接入渭。从地质资料及相关史料可知,汉代至今,西安的地形地貌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说明人为的改造与利用仅能改变河流局部的走向,但是却改变不了整个流域的地形地貌,这也是根据地形数据能得出河流故道的原因。经了解,当年潏河改道是在拐弯处专门设置了碌碡堰,因此潏河西拐汇入沣河的一段河道均为人工河道。潏河故道后被改造成漕运的漕渠,现称皂河。古都长安的水利工程的确造福了当时的社会,并被后人称道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其带来的后患也绝不能被忽视。山洪暴发总是会沿着河流故道倾泻直下,而不会顺着改道后的人工河道排泄。所以当地早有“水上碌碡堰,漂泊长安县”的民谚,史上也多次记载潏河暴发过的洪水灾害。不仅洪灾频发,本是关中平原主要河流的潏河就这样被拦腰截断,使得河水下游无法得到补给,不仅地面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也会相应下降。因此故道皂河成了无源之水,水量极少,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破坏。

4 生态安全视角下古都长安森林植被的改造与利用

4.1 山麓区森林破坏与河流迅速衰竭

根据之前古都长安生态环境变迁可以看出,长安水系的衰竭虽然整体是历代累积性破坏造成的,但并不是匀速渐进的过程,而是在唐代后期秦岭山麓区森林被破坏之后发生了突变。即使历经了周秦汉唐等 4 个朝代千余年,古都长安一直到唐初,生态环境都是非常优越的。虽然潏河是长安八水中受到人为影响最大的河流,但在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 766 年)还引潏河水开漕渠由秦岭向城内运输薪炭,可见水量还非常大。但是到了北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诗人张礼曾作诗《游城南记》曰:“过瓜洲村,复涉潏水。”“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河,可见河浅到什么程度,前后仅三百余年,潏河的变化竟然如此巨大[7] 。潏河的变化其实反映的是整个古都长安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什么这三百年的破坏这样严重呢?从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就可以推测出来。首先森林植被的砍伐与破坏是从关中平原开始的,历经西周直到南北朝结束,平原的森林才基本被砍伐殆尽;隋以后对森林的破坏由平原向山地进发,山麓区的森林首当其冲,所以到明代时秦岭北坡以上才有离列的树木,可见山麓区早被砍伐光了。因此可以初步推测秦岭山麓区森林的破坏,与河流水量的迅速衰减有着直接关系。具体关系还需对秦岭北麓的地质地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秦岭北麓有众多的河谷峪道,由于河水的冲积,形成了一个个的山前冲洪积扇,由于河流密集连成了一条带状的冲洪积扇裙,贯穿整个秦岭北麓。山前冲洪积扇有着特殊的地质构造,冲积扇由水流搬运泥沙堆积形成,当河水出山后,由于坡度骤降导致水流减缓,大块的砾石首先堆积下来,形成扇顶;砂砾随后堆积形成洪积扇的主体部分;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细砂和粘土随水流最后堆积下来,形成扇缘部分。因此山前冲洪积扇的顶部和中上部砂砾含量多,孔隙大,透水性强,是重要的水源地与地下水补给区域。由此可初步推论,唐代后期大量砍伐山麓区的森林,导致关中平原最主要的水源补给区遭受了破坏,最终导致发源于秦岭北麓的河流水量的迅速衰减。

4.2 河道两岸刀耕火种的农业开发与水土流失

古时对山地的开发方式延续的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关中地区从战国起就开始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但这一优良传统却没能影响到对山地的开发。山地的开发以开发河道两岸为主,一是有利于人居用水,二是运送木材与薪炭有水利之便,但是开发方式多采用粗放式的刀耕火种,每一块土地耕种一两年便弃而不耕,等到自然植被重新长得茂盛起来,再加以砍伐种植[8] 。这种方式在秦巴山区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导致大片山林被催毁。造成水土流失最关键的原因是土地不平整,山地的陡坡缺少森林和植被的保护,加上农业耕作使土质更为疏松,在山洪与暴雨的双重冲刷下,造成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导致山下河水的泥沙量剧增。据记载,到了明代,山麓区的森林基本所剩无几,大量的用材都来自于山地,因此明代是山地森林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历史记载中古都长安周边河流由清变浊最多的时期[9] 。可见山地河道两岸的土地开发对于水土大量流失、河流由清变浊和生态环境恶化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结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许多古代城市与古代文明最终消亡湮灭,皆环境恶化所致,而环境的恶化多是人为原因。古人对生态环境的改造、索取和利用似乎并不亚于今人,只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限制,程度不同罢了。工业发展使人类进入快速城市化时代以来,城市对生态的破坏更加史无前例,生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而爆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因此,我们不仅要反思当代的失误与教训,更应该全面总结古代城市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正确方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