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与精细化管理—— 以日本神户异人馆为例

1 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历史建筑在新建住宅建设或市政建设的过程中被破坏或拆除。近年,为了保护这些历史建筑不遭受更大的破坏,不少城市都划定了“历史风貌保护区”并制定了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1][2][3] 。然而,虽然一些政策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历史建筑的破坏,但由于监督力度不足,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一些历史建筑出现了“群租房”“居改非”等现象,使得建筑的历史风貌遭破坏、原有住宅结构被私自改造等问题频繁发生[4][5] 。在日本神户市异人馆街是历史建筑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从 1978 年被认定为“神户市城市景观形成区域” [6] 以来,神户市政府对此区域中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改造和管理都制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特别是针对被称为“异人馆”的历史建筑,从历史风貌保护的角度,不仅制定了对建筑本体的保护管理基准,对于周边的建筑和环境的改造也有严格的限制。

因此,本文以保护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建立和完善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机制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日本神户异人馆的保护现状、管理和开发模式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案例经验,明确上海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和管理机制的方案。

2 神户异人馆的形成与风貌特色

1868 年(庆应三年)神户开港后,外国人在当时的神户市政府的西侧一带开辟了工作和居住用地。然而,随着外国人数量的与日俱增,市中心出现了住宅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外国人居留地因此逐渐向靠近山的区域发展,开始形成了北野地区的“异人馆街” [7] 。从明治时代到昭和初期(1868 年到 1945 年间),在神户市北野町山本通地区建造的“异人馆”——即历史建筑大约有 200 多栋,这些建筑主要为“殖民时期风格”,大型的阳台、有板画的外墙、飘窗(凸窗)、百叶窗、红砖砌筑的烟囱,是神户“异人馆”的主要特征[8] 。从明治时期开始,神户市北野町山本通地区就形成了西洋式住宅和日式住宅共存的街区风貌特色。特别是“异人馆街”及周边聚集着50 多栋历史建筑 , 其中 21 栋已对外开放,“风标鸡的馆”和“萌黄的馆 2 栋历史建筑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风标鸡的馆”是北野地区唯一的砖结构建筑,建于 1909 年(明治 42 年),其屋顶上的风标鸡已成为异人馆街的象征,相传此风见鸡是雄鸡,因雄鸡的戒备心强,所以屋顶上的风标鸡有避邪之意(图1)[10] 。

3 神户异人馆的保护与管理模式

3.1 异人馆的保护现状

根据神户市北野町山本通景观规划区和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规划(图 2),在北野町山本通城市景观形成区域有历史建筑 56 栋,其中有30 栋被认定为传统建筑物(即历史保护建筑)、2 栋为重要文化遗产、1 栋为有形文化遗产[11] 。对于这些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改造都有详细而明确的基准,从主体建筑物的外观,如屋顶、外墙、窗户等的形态、材料、色彩;到主体建筑物的内部设备,如通风系统、烟囱、排水管、配电管、高架水槽等;以及附属建筑的高度、形态、材料、色彩、雨篷的大小等都必须在与周边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基础上通过神户市住宅都市局审核后方能施工[12] 。

3.2 异人馆的开发与管理模式

异人馆街从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神户市政府、当地居民和商家的协同管理下开启了以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为前提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已投入商业运营的 21 栋历史建筑中有 11 栋为纪念馆,6 栋为美术馆,2 栋为咖啡馆,其余 2 栋为餐馆和时尚精品店。通过对北野地区旅游观光所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在这 21 栋历史建筑中只有 2 栋的所有权和管理方为神户市政府,其余建筑物的经营和管理者都为个人。然而,即使个人所有的历史建筑,在修缮或改造之前也必须先制定工程方案提交给神户市住宅管理局审批,在确保此工程不会影响其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后才能施工。

此外 , 从 1981 年起,北野山本地区由 6 个居民委员会、1 个妇女会和 2 个商业组织共同组成了“北野山本地区保护育成会”(北野·山本地区 会),通过开展商民联谊活动、召开定期的研讨会等形式发现“异人馆街”及周边地区景观风貌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再由居民和商家共同商讨解决与治理的方案。

4 异人馆模式的启示

4.1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在神户“异人馆街”,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是建立在神户市景观条例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北野町山本通景观规划和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规划”对于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外观风貌、内部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的改动都有详细而明确的标准。然而,从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来看,虽然上海市政府早在 2003 年公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但由于条例只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做了概括性的规定,对于一般历史建筑的改造未有限制,使得不少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遭破坏、建筑内部结构被改变、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发生。因此,有必要借鉴神户异人馆的保护模式,首先在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内进一步细化建筑物的保护等级,其次明确各级建筑物的修缮和改造的标准,从而制定更为详细和有效的历史建筑保护规则。

4.2 历史建筑的开发与管理

异人馆地区的历史建筑在商业开发的同时,通过政府、居民、商家和社会团体的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的模式进行管理。然而,从上海历史建筑的开发现状来看,除了“思南公馆”项目以外,其余大部分都为个人投资的历史建筑商业开发。由于这些历史建筑大多都位于居住型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改造过程缺乏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因而随意地商业改造破坏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 , 随着历史建筑的商业开发,这些街区逐渐形成了半居住半商业化的现状,由于商家与居民间缺少交流和沟通,有些历史建筑的商业改造对周边居民的居住安全和隐私保护造成了影响,导致了邻里矛盾的产生。因此,鉴于上海历史建筑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参考神户异人馆的开发与管理模式,从现在单一的政府监管型转化为政府指导、社区居委会协调、商家与居民共同参与的形式,通过协同治理机制对半居住半商业化街区进行管理,从而激发历史建筑居民和个人投资者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神户异人馆的历史建筑从形成到经历战争的洗礼、地震的损毁,在政府、居民、商家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修复后的异人馆街开启了以保护街区历史风貌为前提的历史建筑商业开发模式。作为神户市的旅游“名片”,异人馆街的历史建筑群不仅代表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同时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传承了城市特有的文化气息。然而,同样作为租界时期建造的代表性建筑,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的不足导致了一些历史建筑的居住环境恶化、建筑历史风貌遭破坏、原有住宅结构被私自改造等问题频繁发生。

因此,如何将神户异人馆成功的管理和开发模式转换并运用到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实践中,如何在历史建筑商业开发的同时保护周边历史建筑居住的安全性和适宜性,这些课题都需要政府部门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与城市规划过程中探讨和解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