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观察孩子的超人

见微知著、明察秋毫,说的是人的观察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观察力可以发现细微变化、事物的发展和不同之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更应具备这种能力,让观察行为成为我们的习惯。今天我就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平时工作中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 培养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提高观察孩子一切细微表情的能力。通过孩子的表情和眼神的观察,从而去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班有一个轻度语言障碍的小女孩。她从来不会主动跟老师照呼,刚来我们班,上厕所时就会直冲出去,有时她会大哭,也有过尿湿裤子的经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留意观察她平时需要上厕所的表情和神态的变化,发现她只要想上厕所,眉毛就会皱起来,接着表情看起来痛苦,有马上要哭的倾向。然后就是小腿加紧左右摇摆,手也放在了腿上,所以在只要她出现这些动作和表情时,我就马上领着她去上厕所,并且以此为契机,主动耐心和她交流,鼓励她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慢慢地,她便主动地给我们用不清楚的语言进行交流,并且再也没有尿湿过裤子。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关注周围的一切,注意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慢慢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为最终的火眼金睛打好基础。

二 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我们要成为超人,除了慧眼之外,还需要有敏锐的听力。这样也能如虎添翼。因为在活动时,你眼前所出现的就是一些比较表面的现象,有时我们还需要作一名“倾听者”,用耳朵来辨别,听听幼儿的心声,老师才能与幼儿产生互动的心灵感应,才能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才能更好的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成长,让自己观察更有价值,比如你看到了一个朋友的手放在别的小朋友的脸上,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在打人吗?这样的观察是不全面的。所以我们要稍微等待,在等待中去发现,倾听幼儿的表达,倾听他们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判断,才能正确引导和解决问题。子辰是个活泼的男孩子,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把所有玩具抢到自己怀里,然后独自坐在位置上,不去和小朋友玩,不懂得分享,有好几次老师引导他,他也不听,不愿改正。于是我就注意观察了一下他在玩玩具时的动作。这个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俺怎么样怎么样,并且还会模仿熊的一些动作,原来他是在模仿“二”啊!语气神态动作都像极了。于是我就抓住他的这个心理特征,适宜引导,要学习“熊二与熊大”的好兄弟关系,要学习它们善于分享,善于帮助别人的精神,终于,在我的引导下,他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玩了。

三 坚持实战演练,获得理想结果

超人之所以是超人,是因为他能作出比常人更快的反应来解决身边的危险。我们老师要想成为超人,就要多进行实战演练,这样才能让我们练出非凡的本领,也就是观察要快,有目的观察,然后作出快速反应。小凡是一名单亲孩子,父亲因事故去世,妈妈也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而这一切他的奶奶从没告诉过他,也不敢告诉他。只是说要他好好吃饭,长高个子了爸爸妈妈会回家看他就高兴。就这样,他好象相信了奶奶的话,在我班一直很安静,就是就餐时饭量出奇的大。最近他会在各种活动时不停的摇头,还老爱去桌子下面不知老在找什么东西。有时还会躺在地上,就是不想坐在凳子上。经过我反复观察之后,强烈的职业感告诉我他可能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心理疾病大吧。于是我马上告知奶奶,让她领上孩子去看病。之后奶奶告诉我,医生说孩子是因为受到刺激和孤单而导致的多动症,要及时治疗和心理引导,负责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案例再次提醒我,做为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做孩子身边合格的超人。

总之,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它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老师应该让观察行为成为习惯。让我们都保持一颗耐心与恒心,以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致力于对孩子的观察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上,做孩子身边优秀的超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