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发挥微课“点化”作用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微课
  • 发布时间:2019-01-16 16:1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初中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各学科教学都开始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模式,同时也

  对各学科教学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标准。初中阶段语文既具有工具性特征又具有文化性特征,初中语文的文化性知识大多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点化”学生,让学生自行去体会和感。本文针对微课,探讨了应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

  程中充分发挥其“点化”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点化作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8)12-0012-01

  引言:什么是“点化”?就是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启发、点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微课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它突破了初中语文课堂本身具有的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经由播放小视频这个途径,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进行课堂导入,解答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感受文本魅力,这正是微课“点化”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发挥微课“点化”作用。

  1初中语文微课的基本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1.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法,这种授课方法要结合网络和计算机,把语文知识分成许多个小部分,对知识的每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述,而且,微课的授课方式有非常多的形式,不会像传统授课方法那样受到限制,还可以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延伸,让初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他们语文综合成绩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1.2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微课进行授课时存在的问题

  1.2.1初中语文老师不能正确的设计微课的课件

  我国大部分的初中语文老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授课方法,一时还不能完全的接受和使用微课,对于微课还不是非常的了解,因此,老师在设计课件时常常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有的是不能将实际生活和语文知识联系在一起;有的是不能对知识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知识变得非常的混乱,没有调理;有的是把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都整合在一起,提高了学习的难度,使得初中生不能够完全的理解知识……这些问题不能使微课发挥出它原有的作用,对初中生的学习有着不良的影响。

  1.2.2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忽略了微课的本质

  微课与传统的授课方法不同,它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授课方法可以活跃起课堂上的气氛,调动起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对初中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影响,因此,有的初中语文老师为了能够让初中生喜欢上语文,就把微课的课件设计的非常的丰富多彩,忽视了课堂的本质,这样做虽然引起了初中生的兴趣,但是对他们成绩的提升并没有很大的作用。

  2初中语文老师使微课完全发挥出其“点化”效果的有效方法

  2.1初中语文老师在设计微课的课件时要注意的事项

  微课的课件虽然有着的很大的发挥的空间,但它不是想怎样设计就如何设计的,初中语文老师要想使微课的作用完全的发挥出来,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遵循“微”原则微课中的“微”不仅单指时间短,内容少,更多的是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一般而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微视频资源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之内。(2)遵循唯一原则唯一是指微课内容设计的唯一性,即在微课中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保持前后一致,尽量在一个微课内讲清一个知识点,保证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3)遵循生本原则任何学科的任何教学方法、模式都必须遵循“生本”原则,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也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习。

  2.2“点化”自学,文本探究

  2.2.1“点化”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认知导入新课后,教师提供微课学习资源文件,让学生先根据视频内容中的课文录音和生词先自行学习,课程内容中发音较难的词以及结构较复杂的句式,学生通过课程视频反复地听,反复地读,直到熟练掌握朗读为止。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勾画出不会的读音和词语,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2)勾画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等重点词语;(3)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式,不会翻译的段落。

  2.2.2小组讨论,“点化”理解

  在第一次讨论结束后,教师放出微课中列出的知识点及注释,然后学生参照微课资源,对刚才理解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让学生总结在课文中学习到哪些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等重点词语,或者文章重点句式.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小组的讨论,通过汇总,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教师进行补充说明,深化文章主旨。

  2.3凸显微课之“美”点,培养审美情感,感受文本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通过凸显微课之“美”点来实现,达到让学生感受文本魅力的目的。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注重其美感,无论是朗诵还是表演再现,或者是现象分析,都要有一个鲜明的情境存在,内容少而精,才能够聚焦问题,引发审美思考。

  2.4让学生参与微课制作

  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这有利于“点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微课选题上,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共同参与到该微课的制作中,学生通过参与微课拍摄、剪辑、相关资料的查询、收集、知识点的总结等,主动学习新的词汇,掌握新的语法知识。

  结语:微课具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点化”作用,但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不能一味依赖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微课的“过量”使用可能出现负面效果。因此,教师使用微课,首先要判断是否有使用微课的必要,接着才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微课环节。同时,教师还要记住一点,就是微课设计完成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故而教师要及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微课内容,以求与课堂同步。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D].戴宇晗.淮北师范大学2017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践行生命教育的策略[D].郭帅浩.闽南师范大学2017

  [3]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D].卢夏夏.广西师范大学2017

  罗元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