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以色列文明对话的回顾与展望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阿拉伯,中国教育,交流
  • 发布时间:2019-07-19 07:28

  闵捷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和犹太文明是亚洲西部的两大文明。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最重要的代表,领土完全或部分位于亚洲的阿拉伯国家共有13个,超过了亚洲国家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以色列则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创新经济国家,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与中国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以色列建交以来,双方均秉持平等、尊重、互鉴的原则不断深化文明对话,并逐渐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品牌项目,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明对话的案例研究

  (一)中阿教育交流与文明对话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届亚非国家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会晤了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发展两国关系和中阿关系以及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同年5月,埃及政府派出宗教基金部长艾哈迈德·哈桑·巴库里率领的友好代表团访问中国,寻求发展两国关系的具体途径。访问结束后,双方签订了互助合作和文化交流协议,决定互派留学生和教师,这也是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文化交流协定。中国教育部迅速着手留学生的选派工作,到11月便很快确定了新中国首批赴埃及留学人员,共计七名学生和一名汉语教师,临行前,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们。当周总理发现这批学生中没有回族学生时,感觉不妥,他又征求当时参加接见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达浦生阿訇,达浦生表示赞同总理的意见。于是周总理指示要有回族学生参加,教育部主管同志表示具体人员已定,而且行李也已托运,出发在即,可否考虑放在第二批,总理当即予以严厉批评,并指出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和原则问题。于是教育部又迅速开展留学生挑选工作,重新确定留学人员,从北京回民学院高中毕业生和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挑选了两名回族学生,换下原七名中的两名同学,一名汉语教师也更换为回族。至12月下旬,首批赴阿拉伯国家留学名单最终确定,该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再次接见了这批留埃学员,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勉励大家努力学习,为中埃、中阿友谊架设桥梁。

  第一批赴埃留学生在埃及的五年时间里,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勉励,他们不但承担了国内代表团访问埃及的陪同和翻译工作,还用实际行动向阿拉伯世界传播了新中国理解并尊重对方国家的民情、主流人文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外交政策。留埃学生回国之后,在中阿人文交流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中阿文明对话树立了典范。此后,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各国的相继建交,除埃及外,我国也开始向叙利亚、伊拉克等亚洲阿拉伯国家陆续派遣留学生,中阿教育交流不断深入。当前,中国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已逾50所,我国赴阿留学人数由2004年的242名增长到2016年的2433名。在阿拉伯世界,继埃及之后,黎巴嫩、沙特等亚洲阿拉伯国家高校也陆续设立中文系,“汉语热”快速兴起,中国已在九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12所孔子学院及多间孔子课堂,在华阿拉伯留学生也从2004年的1130名增长到2016年的18,050名。2019年2月,在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结束访华之际,沙特政府宣布,将汉语纳入沙特王国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

  (二)以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为平台的中阿文明对话

  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一项重要的机制性活动,为中阿双方的文明对话与战略沟通提供了平台。自2005年至今的七届研讨会,除了在中国召开了三届外,还相继在亚洲阿拉伯国家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阿联酋阿布扎比、卡塔尔多哈等地召开。借助该平台,中阿双方积极倡导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致力于增进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相互了解及相互借鉴,并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阿学者利用该平台对双方文明互鉴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得到了中阿双方政府的采纳。随着研讨会机制的不断成熟,中阿双方得以逐渐走入对方,议题设置也能够切中双方所需。

  如2011年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四届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上,阿联酋外交事务国务部长安瓦尔就指出,文明对话是建立各方信任的途径,研讨会不仅加强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各领域合作也将得到充分发展。2015年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六届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则围绕“现代丝绸之路:未来十年合作与对话的基础和潜在挑战”“现代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和青年合作的新目标和新机制”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在对中华文明及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历史贡献客观认知的前提下,与会学者呼吁传播包容性文化,增强各文明间的交流,搭建增进共同价值观、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桥梁。

  在中阿文明對话研讨会的推动下,中阿双方对于对方的文明特质愈加熟知。2017年,来自中国和16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的官员、专家与宗教界人士等共70余人出席了在中国举办的第七届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2016年1月访问阿盟总部时提出的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召开文明对话暨去极端化圆桌会议的倡议。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明对话”和“去极端化的治理与中阿去极端化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就深化文明对话、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温和中道价值理念、合作推进去极端化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

  二、中国与以色列文明对话的案例研究

  (一)“犹太难民”的历史记忆与中以文明对话

  中以于1992年建交后,以色列政府十分重视犹太人的来华历史,尤其是在二战中犹太人来华避难的经历,而得到很好修缮与维护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则成为了中以文明对话的重要抓手。当前,关于“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名单、数据库、音视频、口述实录等已初具规模。2014年9月,一面刻满逃亡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名单的青铜纪念墙和一座纪念雕塑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落成,13,732个名字组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纪念墙。由于中以双方对于二战期间上海所庇护犹太难民的数量还没有最终确定,因此当来到这里缅怀的犹太人发现自己或是家人仍没有被登记在册时,纪念馆就会在数据库中补充上相关信息。

  在中以文明对话中,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不仅是两国民众深化共同历史记忆的纽带,也成为了中以两国政府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平台。2013年5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到访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并明确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过去,对二战期间上海对于犹太人的接纳和帮助永远心存感激,他同时强调,中以两国在历史上形成的深厚友谊将有助于双方在更广阔的领域中谋求合作。

  此外,“犹太难民”也是中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元素。2015年9月,首部中以合作的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在中国上映。这部以战火时代上海犹太人的命运为背景的音乐剧一经亮相,便迅速赢得了舆论的认可,上演五天后,就被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升格为年度“开幕首演”,创造了一台剧目从上演到被选为艺术节开幕演出的最短时间纪录。该剧的内容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停泊在外滩码头的犹太人航船开启,诉说了主人公斯特恩等犹太青年在逃离纳粹阴影之后,受到上海人民的照顾,并和上海人民并肩与日本军国主义殊死抗争的感人故事。

  (二)“创新文化”与中以文明对话

  随着亚洲各国从工业文明逐渐迈向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创新文化”也在各国社会中传播、扎根。在中以文明对话中,对“创新文化”重要性的共有认知极大地推进了两国的人文交流。2010年,索尔·辛格等人所著的《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中文版在华出版,并引发了舆论热潮,至2016年4月,该书已重印了44次。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为该书作序,指出“以色列唯一的选择就是创造性地追求质量”“应该把这本书视为一个永远创业的以色列的一份中期报告”。该书作者索尔·辛格也曾多次来华访问并演讲,如2014年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前夕他在蓉发表了题为“国家创新的动力:创业国度的启示”的演讲;2015年他在北京对以色列创新精神成因进行的分析被中国主流媒体广泛传播;2016年的“青岛创新创业创客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他再次就以色列的创新经验与中国公众分享。《以色列谷:科技之盾炼就创新的国度》是另一部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出版物。2015年12月,以色列风险投资行业的资深人士顾克文,以色列理工学院高级讲师丹尼尔·罗雅区与中国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耀辉合著的《以色列谷:科技之盾炼就创新的国度》中文版首批印刷出版的两万册很快便被抢购一空。该书在开篇即指出,各创新元素结合在一起,使得以色列形成并强化了一个盾牌,保护着国家的独立和高科技性,即科技之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华读书报》《解放日报》等国内媒体均对《以色列谷》一书做了推介。与《创业的国度》一书相比,《以色列谷》由中外学者共同撰写,也更容易切入中国社会的需求,该书出版后甚至一度在中国兴起了学习以色列创新经验的热潮,“以色列谷”已成为创新的一个代名词。顾克文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我们基金会与中国投资者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中以之间的商业活动大大增加,我们意識到中国商业人士渴望得到更多有关以色列科技创新的信息,因此我们决定在中国出版《以色列谷》。”①

  除了出版业,国际高端论坛也是中以两国开展以“创新文化”为主题的文明对话的重要契机。如以色列作为2015年浦江创新论坛的主宾国,将主宾国论坛的主题确定为“科技创新引领中以合作”。在之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以色列驻华大使便向中外媒体表示,“以色列通常被称为创业的国度,我们把以色列称为创新的国度,未来属于创新者”。②论坛期间,以色列副总理西尔万·沙洛姆率领着由80名成员组成的以色列代表团来华,包括微软全球副总裁、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以色列专利局局长等在内的多位优秀以色列专家和创业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西尔万·沙洛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以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展开许多合作,双方联合进行的研发项目数量之多,已仅次于以美两国之后,未来两国在创新科技方面将有更大的合作潜力。这赢得了中国媒体对以色列“创新国家”形象的极大关注。另外,为了使此次媒体交流项目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以色列又联合中国主办方于论坛期间举行了“中以上海创新中心”的揭牌仪式。

  三、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以色列文明对话展望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并明确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作为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地区。在中阿、中以已有的文明互鉴的成果上,双方有机会通过更为深入的文明对话推动实现民心相通,进而为地区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化中阿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提升亚洲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在西方传媒的霸权语境中,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分别被臆造为“红祸”和“绿祸”。③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后,尽管双方在媒体交流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交流的频率、层次及规模上,均滞后于中阿文明对话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且在全球性事件的国际传播中缺乏协调。此外,中阿媒体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围绕地区热点问题展开,信息澄清的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比重,而关乎到中阿价值观传播的媒体交流则较为匮乏,这方面应在今后的交流合作中予以重视。

  (二)在中以文明互鉴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以“创新文化”为内涵的亚洲国家间文明对话

  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不同,是在历史上被动卷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的。亚洲国家独立后,均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以从贫穷落后走向发展振兴,并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进入21世纪,“创新经济”成为了全球发展的共识,而作为该经济形式的社会基础,“创新文化”如何在亚洲各国扎根,已成为不少国家推动发展的重大挑战。中以两国通过建设技术创新联委会机制、发展创新全面伙伴关系以及一系列以“创新文化”为内涵的文明对话活动,提升了国内民众对创新的重要性认知。在此基础上,中以双方可共同设置面向亚洲国家的“创新文化论坛”,建立亚洲国家间的“创新文化”传播机制,为亚洲国家的持久健康发展夯实社会基础。

  (三)以文明对话为议题,尝试举办非官方论坛,进而逐步推动中东和解及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

  文明对话是促进文明和解的重要方式。在人类历史上,亚洲地区各文明间有着友好交往的传统,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犹太文明间也曾保持着该态势。近代以来,西方殖民国家往往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维持其在亚洲等地区的统治或霸权,这也使得阿、以之间长期被战争阴云所笼罩。当前,埃及、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已经与以色列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阿曼等国则与以色列保有长期接触的机制。可以说,中、以、阿三方开展文明对话的时机已基本成熟,而借助非官方论坛促进文明和解,将有助于亚洲文明在世界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M620162)

  「注释」

  ①王水平:《〈以色列谷〉中文版在华畅销》,《光明日报》,2015年8 月26日。

  ②张梅:《以色列大使:未来属于创新者》,《中国投资》2015年第11期。

  ③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闵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