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两会报道的思考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民意,政治性,西方
  • 发布时间:2019-07-19 07:32

  作为旨在传递社情民意,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国内政治活动,两会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极大差异,海外受众对两会的兴趣、关注度和认知天然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伴随近年来中国国力的显著性跃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警惕和打压日益升级,中美关系加速从合作共赢转向全方位竞争。而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与西方世界不可避免的摩擦和磨合也体现在国际舆论场的较量之中,部分海外媒体抹黑中国的方式日益隐蔽化、泛政治化,导致海外受众对中国两会存在较多误解和恶感。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等重大政治纪念活动密集时期,外宣工作整体面临较大压力。可以说,作为2019年开局一役,两会的外宣工作成效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年的外宣工作奠定基调。

  作为国家主要外宣媒体的记者,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两会报道工作的经历,浅谈做好两会外宣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优化内容策略和叙事方式,真正将两会作为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政治体制机制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海外媒体对中国两会的报道重点一直集中在经济、军事、社会民生等领域,对政治议题的关注度相对处于低位,且相关报道多落于意识形态窠臼,站在臆想的民主高位,嘲讽、抹黑中国的政治体制。国内媒体义正言辞的回击反而常常被作为中国缺乏民主和媒体自由的进一步证据,而沉默应对则面临完全丧失话语权的风险。可以说,在政治议题的报道上,中国媒体似乎陷入了“塔西佗陷阱”,无论如何澄清和反驳,也难以消除外媒给海外受众造成的中国两会只是“走过场”的印象。

  然而,为发出中国声音,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借两会期间海外对中国相关报道关注度整体较高之机,主动为海外受众答疑释惑,消除其对中国政治的成见,是国内媒体,特别是外宣媒体的一个政治任务,也是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难得机遇。中国媒体需要借助两会的契机,在事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政治议题上发声,做到媒介议程与政治议程的统一,在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时向社会效益倾斜,帮助海外受众建立对中国两会的基础认知。与此同时,应巧妙运用传播规律、受众心理等,更多采用柔性的内容策略,避免说教性报道引起海外读者反感,导致传播效果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策划中更有针对性和技巧性,更多从侧面、从小处着手,采取曲线救国方式,实现向海外受众解读两会、传递两会正能量的诉求,做到“刚性底线,柔性沟通”。例如,中国日报网站3月16日刊发题为《新的开放议程预示未来进步》的文章。该文并未直接回应海外对中国两会的种种指责,而是通过作者与欧洲友人的对话,呈现出当前中欧截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反衬出中国政治体制在团结民众、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使海外受众能够认识到,中国政治体制并非像外媒描绘的那样,而是有着西方政治体制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由于受思维定式影响,政治议题报道更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因此,在进行相关报道时,我们应跳出中国思维定式,更多从专业角度挖掘强调报道内容的普世价值。《中国日报》两会期间刊发山东大学法学教授李忠夏题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深化改革》的文章,文章从法律的现代社会功能谈起,分析了为何随着改革的深入,更需要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说明了建设法治中国是时代要求,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国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不啻为对西方媒体所谓中国是独裁政权的有力回击。

  第二,积极回应海外受众关切,加强精准传播和互动传播,促进海内外舆论同频共振的同时,发出中国强音。

  盖洛普公司近日公布调查显示,2019年,对中国持有好感的美国人比例降至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41%,比2018年大幅下降12个百分点。报告称,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双边关系影响。而与此同时,有关中美经贸摩擦的报道霸屏各国媒体,在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的一大热点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为海外受众,特别是美国受众对中国的观感恶化创造了一定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亟待通过选题策划以及新闻叙事的适时适度转变来积极回应海外受众的关切,精准传播中国的立场、声音和主张,缓解海外受众受外界影响而对中国产生的焦虑。观察近年来海外媒体最关注的话题,不难发现,有溢出效应的议题往往成为外媒的报道重点。例如,历年来中国的国防预算、经济增长目标等都成为外媒热议的话题。而今年两会,《外商投资法》的通过也不出意料地成为外媒最为关注的热点。以往两会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的热度差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

  然而,国内国外舆论的同频共振并不一定有助于国内媒体报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反而可能因选题、论述上的无力而被淹没在外媒的炒作热潮之中,难以产生回响。能否在国际媒体集体出动、密集报道同一热点之时,通过别出心裁的选题角度、多元化的观点脱颖而出,是外宣媒体面临的一大挑战。

  综观外媒有关《外商投资法》的报道,我们发现,其在肯定中国进步的同时,更多地质疑中国加快通过该法旨在推动中美经贸谈判,并强调对中国能否贯彻实施该法的疑虑。若不能及时对冲此类杂音,恐难以为《外商投资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此,《中国日报》发布解读《外商投资法》的系列文章,并且早在两会启幕前便开始了《外商投资法》的预热报道工作。

  以中国日报网3月15日发布的外籍人士包克(Henrik Bork)题为《中国的外商投资法在恰当时机传递了正确信号》一文为例。该文由外商投资对中国的种种助益讲起,分析了中国在外商投资方面逐步取得的进步,互利共赢的中外合作性质,以及新法将会带来的改变,展现了中国对待外商投资的开放和拥抱姿态。这种借嘴说话、借船出海的方式也有助于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而中国日报网站、移动客户端、脸书、推特、优兔等互联网产品也确保编辑、记者与海外受众进行即时互动,及时了解读者关切,为精准传播和互动式传播奠定了基础。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可以说,在信息过载和传统传播格局被打破的时代,谁真正掌握了海外受众的需求,谁就掌握了开启国际传播新局面的钥匙。

  第三,加强开拓互联网和新媒体主阵地,丰富互联网产品形态,打造立体化全方位传播矩阵。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社交媒体网站已经超越纸媒成为美国人的主要新闻来源,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表示经常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首次超过经常通过纸媒获取新闻的人群比例。报告称,纸媒发行量的稳步下降,以及使用社交媒体的美国民众的小幅上升促使使用社交媒体获取资讯的人群比例超越纸媒。尽管许多受访者对社交媒体资讯的准确性存在疑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投入社交媒体的怀抱。

  面对新闻产品形态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转变,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向数据化、智能化变革的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虽然总体上国际舆论中西强我弱的格局整体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中国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创造了一定的现实条件。

  在这方面,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中央媒体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为配合两会报道,推出《记者小彭上两会》《萌娃敲黑板》等多种形态的融媒体产品,在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播发,打造了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矩阵,确保在互联网和移动传媒的主战场取得先机和市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也积极通过说唱音乐作品、视频博客(Vlog)、人工智能主播等形式,进行两会相关资讯的传播。轻松有趣的内容配合贴近受众需求的产品形态,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非常有助于吸引海外年轻受众,消除其对中国两会的刻板印象,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受传播形态、新媒体受众注意力碎片化等影响,相比报纸评论,融媒体产品在深度上略显逊色。如何将分析解读较为深入的评论文章视频化、融媒体化,真正实现内容和形态的深度融合,使传统媒体业态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刘建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