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 0年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发展与变革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影视,积极,传播
  • 发布时间:2019-08-13 20:0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影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70年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与此同时,我国影视对外传播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国影视对外传播在传播理念、方式和策略等方面都日趋成熟,成效显著。

  一、影视对外传播理念变迁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影视对外传播的主导理念是“外宣”,缺乏对影视对外传播本质属性的充分认知。在这一阶段,影视对外传播的策略路径以及方式方法都具有浓厚的宣传色彩。例如,当时影视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今日中国》杂志片,经过翻译后寄送给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当时,我国也会将一些报道重大政治活动的纪录片或新闻片寄送给其他国家,如1959年4月21日将报道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长约7分钟的电视新闻片航寄给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的电视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逐渐开展对西方国家的影视对外传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对外传播的指导思想更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基于外交形势和传播环境的战略判断,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明确指出,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理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宣传”属性逐渐弱化,“文化外交”属性稳步凸显,“产品贸易”属性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为拉美人民带来的国礼是中国影视剧《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失恋33天》,这是中国影视剧第一次作为国礼出现在世界舞台。“非洲晴雨表”(该机构是由非洲30多个国家知名智库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美誉度在坦桑尼亚从2015年起超越美、英,连续排名第一,中国影视传播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市场理念在近几年得到了显著提升。2015年,影视出口服务“零税率”政策出台。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影视对外传播手段更为专业化,讲述故事的方式更为国际化,由此推动了影视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例如,《微微一笑很倾城》《天盛长歌》《延禧攻略》《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等中国电视剧进入了美国奈飞(Netflix)平台播出,《如懿传》进入美国葫芦平台(Hulu),《琅琊榜》在阿根廷主流媒体播出,等等。

  二、影视对外传播翻译策略变迁

  影视对外传播的关键环节就是翻译,但翻译本身具有很强的策略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输出的主要是新闻片和电影片。就新闻片而言,俄文或英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翻译语言,解说词翻译好后就寄送给外国电视机构。当时,中央电视台是从事新闻片翻译和输出的主要机构,但负责这项工作的仅有三名工作人员,负责出国片的翻译、寄送和外国电视片的编译工作。在当时的条件下,影视对外传播能完成好语言翻译已属不易,难以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有效的策略。实际上,中国影视对外传播自发轫之日便采取这种简单翻译模式,例如中国影片《西厢记》于1928年在法国公映,次年移到伦敦爱文利戏院上演,被认为是最早在西方公开放映的中国电影;1929年,由上海影戏公司出品、但杜宇导演的无声影片《盘丝洞》在挪威等北欧国家上映。①这些电影对外传播的翻译形式就是对白的文字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翻译策略大为改进,影视译制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都成绩斐然。相对影视字幕翻译,影视译制配音更为复杂。影视译制配音不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需要在配音导演的指挥下,配音演员对原剧进行重新演绎,既要力求保持原剧精彩,又要符合目标观众的表达习惯和语言风格。以对非传播为例,我国在面向一些非洲国家进行影视节目输出时,虽然英语、法语是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但对于部分国家,如果能以当地民族语言配音,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都会大为提升。近年来,我国影视译制的运作模式也大为改进,“本土化”影视译制模式逐渐普及。在本土化译制模式下,我国影视剧由对象国影视配音演员专业演绎,大大提升了影视剧翻译的质量和艺术性。《克拉恋人》在蒙古国采用蒙古国喀尔喀语、并由当地演员配译,2018年在当地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9.3%。《北京青年》和《平凡的世界》也采用这一本土化译配模式,2018年在蒙古国播出的收视率达到了6.1%和5.8%。

  三、影视对外传播合作模式变迁

  在影视对外传播中,传播模式对传播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传播策略的主要体现。传播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传播目标,当前的主要目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客观地说,中国影视产业仍处于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在国际上的传播实力还有待提升,而借力国际媒体机构开展传播是较为有效的模式。因此,合作传播一直是我国影视对外传播的重要模式。近40年来,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综合实力逐渐提升,影视对外传播合作模式也在发展、变迁。

  早期的影视合作传播模式是外方为主、中方为辅。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日合拍了纪录片《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等,中方都处于协助制作的配角地位。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性显著提升。2005年,多国合拍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又名《澜沧江—湄公河》)由中央电视台全额投资和主导,中方人员担任总导演和总制片人。近几年,中国大力强化了合作传播力度,国际合拍的对象国数量、题材、产量都显著提升。例如,2014年以来,中国与新西兰在纪录片合拍领域加大了合作力度,先后推出了《动物伙伴》《熊猫与奇异鸟》《魅力新西兰》等重点合拍项目;中澳在2016年合拍了纪录片《深潜》;中美2017年联合制作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PBS)、德国电视二台(ZDF)等机构2017年联合制作了4集纪录片《大太平洋》。在动画片领域,中、美、俄三国顶级动画团队合作制作了3D动画电影《超能太阳鸭》,中俄合作了动画电影《冰雪皇后3》、动画片《熊猫与开心球》,中国和捷克合拍了动画片《熊猫与小鼹鼠》,中国和沙特合拍了动画片《孔小西与哈基姆》等。就电影而言,2012年以来,中外合拍电影从探索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并涌现了一批精品力作,包括中法合拍电影《狼图腾》、中美合拍电影《长城》等。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中国影视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化程度也会显著增长。下一步,中国影视合作传播将从内容制作向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推进。

  四、余论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全球影视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外传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亚马逊首要视频(Amazon Prime Video)的全球内容总监罗伊·普莱斯(Roy Price)认为,媒体领域已不存在所谓“全球用户”(global customers)的概念,必须要实施“多元本土战略”(multi-local strategy)。因此,中国影视对外传播在战略布局上要着力强化“一国一策”,在传播手段上要针对新的媒介环境和市场积极变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7ZDA285)

  「注释」

  ①孙向辉、张岚:《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历史、现状与对策》,载于胡正荣、李继东、姬德强主编:《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1、132页。

  李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