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九大以来外媒涉华政治话题报道特点及对策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中国经济,政治,改革
  • 发布时间:2019-08-13 20:17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发展呈现出经济稳健、改革有力、社会繁荣的景象,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外界对中国崛起的原因的探求,从过去聚焦“中国经济模式”转向越来越多地探讨“中国政治模式”。什么是中国政治模式,中国政治模式为何能历久弥新,中国政治模式将走向何方,如何回应好这些西方关注的话题,考验着我们的政治话语对外传播的能力和水平。

  一、外媒涉华政治话题报道角度与核心观点

  党的十九大以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政治模式的关注热度迅速升温,掀起了新一轮的报道高潮。总体而言,外媒涉华政治报道同时充斥着赞赏与抹黑的论调。

  1.外媒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点赞、喝彩声增多了,认为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日益走向强盛

  一些外媒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执政、依法治国举措等进行了积极评价。一是聚焦解读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称赞习近平为中国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其治国理政思想具有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为国际社会注入了正能量。二是关注中共执政成效、领导能力和全球影响力,认为中共强大的领导核心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中共在国际舞台日益展现更加自信和强势的形象。三是热议中国反腐、监察体制改革、宪法修改等依法治国举措,认为中国反腐“成绩单”深得民心,监察体制改革将使反腐工作更高效,宪法与党章同步更新具有时代和现实意义。

  2.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崛起深感恐慌,加紧了对中国政治模式的抹黑攻击,甚至对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现象进行泛政治化解读

  例如,外媒在全国两会的报道中,以西方政治制度逻辑和价值观评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炒作中国政治制度“不民主”;选择性忽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进步,歪曲解读和放大个别事件的政治意义,抹黑中国司法制度“不公正”;将中国企业和机构在海外的投资并购行为、对外交往合作等活动称为对西方社会的“渗透”,炒作中国向世界输出中国治理模式和中国价值观,等等。

  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模式的报道充满固执与偏见,主因可归结于西方媒体向来以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话语、理论以及价值观为标尺来观察和评价中国政治制度,这从根本上造成中西方政治话语隔阂与对立。这套政治话语体系最显著的论调即“西方中心论”,认为历史进步与落后的坐标只有一个,非西方世界不是已经向西方模式靠拢,就是向西方模式过渡。事实上,多党制、三权分立首先是西方特有的政治实践,然后被上升为所谓的“普世”理论。其次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缺乏了解。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制度所持的观点,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识有其历史局限性,尤其是西方学者大多只着迷于仅有300多年的以西方为核心的国家政治体系,而对上千年的东方文明处于不完全认知状态,对中国政治文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这种历史认识和思维框架下,西方套用其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核心话语概念,评判中国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

  二、近年来西方社会涉华政治话语态度变化

  近年来,西方政界、学界、传媒界以及普通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正在出现一些新变化,有喜有忧,值得我们关注。

  1. 西方政界和学界对华态度趋于强硬,“遏华”声音出现阶段性上升,对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提出了重大挑战

  西方世界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尤其美国正通过贸易战、朝核问题、南海问题、台湾议题等多管齐下加强对中国的遏制。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不少“友华”西方政客和学者认为西方有很多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但随着中国的快速赶超,西方政界和学界呼吁遏制中国的声音有增多趋势。近期,美国国务院将中美当前矛盾界定为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称现在的中国与上世纪80年代已完全不同,中国正变成美国和世界和平的“战略对手”,“要严肃看待中国共产党带给西方的挑战”;一些西方精英阶层也撰文称,“过去与中国接触将使中国实现自由化的共识是错誤的,中国模式正在挑战西方民主世界,西方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平衡中国崛起”。

  2. 西方媒体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报道论调从过去以负面主导转向多元化解读,国际舆论环境出现了于我有利的变化

  随着中国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中国与西方国家实力之间差距的缩小,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中性和正面论调增多,打破了此前以负面论调主导的舆论态势。例如,近年来不少西方媒体刊文比较“中国模式”与“华盛顿模式”,并得出前者更具优势的结论。美国《纽约时报》援引前奥巴马政府财政部顾问史蒂文·拉特纳的观点称,尽管有人质疑,近年来中共治理模式实现了比美国更为繁盛的经济成就,中国模式比历史上任何其他体制都更快地帮助更多的人摆脱了贫困。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在经济不平等、失业率不断上升以及临时工制度盛行的时代,美国模式似乎越来越不吸引人;而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中国的形象日益高大,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和繁荣的典范,中国模式看来要比美利坚更具吸引力。

  3. 西方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华好感趋向上升,这也为我们做好政治话语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当前,中国的“新时代”与西方的“新平庸”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共产党的“接力赛”与西方政党的“拳击赛”形成强烈反差,“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的影响力呈此长彼消趋势。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在不断提升。根据美国皮尤中心2017年对38个主要国家民众的调研数据,这一年国际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比率平均为43%,其中英国、法国、希腊、荷兰、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比例显著提升。另外,皮尤中心2013至2018年对美国民众的调查显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的比例从2013年至2016年的52%到55%之间下降到2017年和2018年的47%,其中美国年轻人相比其他年龄段受访者对中国看法更积极。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我国经济崛起、软实力上升、外宣能力提升、社交媒体的多元化传播等。

  三、加强政治话语创新的几点思考

  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多次就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要阐释。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外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创新中国政治文明的对外传播方式,是我们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建议重点从以下五方面提升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水平。

  1. 开展核心政治话语创新研究,立足用中国政治实践解释政治理论,实现从被动解释到主动引领的转变

  只有坚持国家站位,我们的话语才能找到主心骨、找准定盘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根植于历史与现实,要从我国政治实践中提炼新表达,立足用政治实践解释政治理论,用体现国家和民族立场的“中国话”来构建以我为主的政治话语体系。因此,建议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联合学界和业界开展政治话语研究,推出对全球民主政治的中国定义和中国主张,从根本上打破“西方中心论”。例如,有专家提出,虽然西方向全球推广其民主制度,但学界至今对民主的看法并不一致,中国应鲜明地提出自己对民主内涵和标准的主张,破除西方对民主概念解释权的垄断;也有专家建议,探索从国家治理即“良政”和“劣政”的角度来评价一国民主政治制度,从民主的“形式”评价标准转向“实效”评价标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不少专家认为,构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要广泛明确一套逻辑合理、简明易懂,将中国特色与人类共同价值融通为一体的概念体系,打造易于为国际交往所接受的“中国关键词”。

  2. 树立“传播自信”,深刻阐释中国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世界意义,打造政治话语的世界影响力

  首先,我们要树立“传播自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加从容的姿态,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政治模式的丰富内涵。从狭义上说,对外政治话语应为介绍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党的思想理论的对外话语,但从广义上说,对外政治话语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即凡是有利于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对外传播的对外阐述。因此,要理直气壮地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发生的翻天巨变,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逻辑;同时要鲜明地向世界提出中国政治文明的世界意义,自信从容地讲中国模式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其次,要鲜明地指出西式民主不是包治政治百病的药方,倡导西方世界尊重各国多元化的制度选择,推动西方零和思维向东方包容共存思想转变,因为政治文明与文化文明一样,必然是多元的,习总书记就曾用茶与酒的借喻,形象地强调和而不同与多元一体的中西文明关系。在具体的报道中,我们要抓住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重要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契机,重点从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外界关注的重要领域,精准设置议题,阐释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真实立体反映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塑造政治生态清明的大国形象。要转变报道思维,坚持多讲事实,推动中国政治形象从僵化呆板向开放亲民转变

  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国情意识,面对海外受众讲清楚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复杂国情,既自豪地讲成绩,也坦诚地讲不足。例如中国既有发达的都市,也有落后的农村,既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也有搞分裂的恐怖势力,这样才能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理解中国人民的道路选择。另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和善于直面敏感问题。长期以来,外媒在涉华报道中炮制不实论调被拆穿的案例不胜枚举,也表明我们在热点敏感话题上要主动发声,打破西方话语垄断。近年来新华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例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外媒抹黑中国民主党派是“政治花瓶”、全国人大是“橡皮图章”等常设负面话题,专门推出了一批反映基层故事、用事实说话的稿件,借“洗脚妹”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农民工代表等基层代表委员的履职故事,阐释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反映中国式民主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受到外媒的广泛关注。

  4. 善于运用融通中外的表达手法,破除跨文化傳播障碍,让我们的话语成为世界解码中国的“钥匙”

  首先,要加强对国内外政治发展史的研究,从被动输入的“翻译机器”变成深谙政治科学的“行家里手”。当前,我们政治话语之所以薄弱,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中国政治历史和现实及西式民主话语权内涵功能的了解,影响了对这一议题的理解与把握。同时,还需加强对受众国跨文化研究,提升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能力。在国际传播实践中,跨文化传播并非单纯依赖语言,还需对包括价值取向、政治修辞、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诸多文化符号有所把握,要通过跨文化研究提升政治话语的翻译能力,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传播障碍。例如,我国的政治话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很多政治词语的翻译并无历史依据可参考,比如零容忍(Zero Tolerance)、协商民主(Consultative Democracy)等,如何确保这些词语的翻译既利于传播交流又保留中国话语风骨,这对外文记者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外媒还常从我们官方发布的政治文本的字里行间解读政治信号,这也要求我们精准把握政治文本的遣词造句。例如2018年3月金正恩首次访华,外媒从我们官方媒体英文稿件的用词来解读此次历史性会见,他们关注到新华社的英文报道将“希望”一词译成更能体现权威性的“expect”而不是“hope”,这一用词更能体现中方的大国自信。

  5. 坚持平等交流的讲述方式,推出有温度的人物与故事,提升政治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对外政治报道要能够“高得上去、低得下来”。专家认为,讲述视角过于自我、叙事口气过于宏大是我们对外报道存在的普遍问题。“高得上去”,就是要对接中央思想,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讲中国模式对世界的贡献;“低得下来”,就是讲述下沉,通过扎根基层挖掘鲜活的故事、典型的人物,把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结合起来,把刚性的国内政治话语转化成具象的做法和事例,讲述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故事。例如,新华社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播发的“洋记者在基层”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和外国人的观察视角讲述了中国偏远农村党支部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

  郭信峰 宋玉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