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回顾,反思,教育
  • 发布时间:2019-12-23 19:37

  2019年9月1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协办的首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旨为“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10余所国际传播机构的70余名学者和从业者参会。在一天的会期中,9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近60位代表在4个分论坛上共同回顾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成就与挑战,探索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同侪互励,致知力行,为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一、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世界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袁军教授从传播技术角度回顾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梳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明确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改革开放之后首批开设新闻传播教育的院校之一。他倡议各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做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服务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教授梳理了20世纪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和传媒的转型三个方面论证了研究新闻传播教育史的重要性。

  国内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院系负责人,交流了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中的经验与探索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分析了本校多语种传播国际新闻班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既符合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能倒逼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育管理体系、资源分配和师资认定等体制机制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杨魁教授认为,我国当前不能仅靠媒介技术解决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问题,还应从文化理念和话语构建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教授针对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双重边缘化”的问题,提出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教授提出,国际新闻教育只有将各学科优势充分融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新闻学院与外语学院联手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应做到“驻外记者=外语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新闻学院负责提升新闻传播理论和实战技能,外语学院负责培养外语水平和各国文化综合素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认为外语类高校应依托学校外语优势、多学科资源和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冯捷蕴教授提出了“英语+传播+财经”的创新型模式,认为人才培养应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人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教授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价值入手,分享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新闻实践教学“五W”模式的重新设计。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教授研究了跨境语言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关系,论述了具有语言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跨境语言人才培养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严怡宁教授通过实践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实战、国际化实践项目和公共服务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本校的多语种国际传播教学模式。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许加彪教授提出,“不能把技术作为大学培养人才的根本与核心”,认为“技术+理论知识”双重培养或许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重点。

  二、国际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模式

  改革开放后,中国从一个国家的改革者转变为国际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对多语种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针对这一背景,与会代表就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

  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从国际传播人才需求角度出发,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他建議要特别加强对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功培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表示,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家利益紧密联系。人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因素,培养一批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本领高强、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然要求。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从坚定的政治立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全媒体多语种报道能力、政产学研通力合作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传播中国声音,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全球化、复合型、专家型、国际化等能力,高校国际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该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指出,国际传播既要重视立足本土的对外传播,也要注重培养“知华派”的传播人士,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趋势就是融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白贵教授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团结和培育国际传播‘知华派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认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完成学科“知识融合”进而实现“现实融合”,让培养出来的国际传播人才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明洋教授指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不是单纯的将外语学科和传播学科融合,新型传播技术的出现也导致学科知识和传播实践的融合任重道远,“融合”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认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文理兼收,大类培养;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本硕贯通,通专一体”,实现“六卓越一拔尖”。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教授认为,外国语大学应通过“分段式”“混合式”“三分制”模式培养新闻人才。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黄建友教授认为,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先进院校示范引领、自身实力提升、外部支持等多方面的保障。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蔡敏教授分享了本校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的道路,提出了国际化培养人才的标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邱凌教授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外語能力、通识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全媒体能力、国际媒体实践能力、议程设置能力、专才能力、辩论能力等八大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媒介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教授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主持人刘欣的培养模式为切入口,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副语言表达能力、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以及勇于在国际舆论场亮剑的精神。

  总的来看,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能否培养和造就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的国际化人才,是评价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针。

  三、新时代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随着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潮流的风起云涌,全球格局动荡。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如何应对国际传播中出现的诸多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

  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分析了当前严重的全球信任赤字产生的三个要素,提出要破解全球信任赤字,国际传播应更加真实全面客观、更具共同体意识、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丁晓阳指出,国际新闻传播中存在国际话语权落差、研究方向过于传统、实践创新少、媒介融合的管理模式缺位等问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媒体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郭建斌教授认为,国际传播中存在着潜在的“政治边界”意识,媒体应该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角度出发,开展对外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数字伦理研究所所长龙耘教授提出,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讲好事物背后“人”的故事,由人物切入历史、现实与未来,更能增强共情力。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研究员翟慧霞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传播议题、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提高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刘丹凌教授提出国家形象研究的四种研究视域——政治学、经济管理学、比较文学和传播学,并对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播音员张小童博士后分析了国际时评的兴起背景和“国际锐评”栏目快、锐、深、准的四个特征,她认为在中美经贸摩擦后,“国际锐评”栏目正在实现方向转型——由对内传播为主,调整为对外阐述观点的发声平台。

  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与会者通过回溯历史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中国特色对外传播体系建设的构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以香港“反修例”运动为案例,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媒体在跨境舆论识别、治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他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创新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书记巩琳萌分析了新时代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难点,认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理论体系、价值体系、翻译体系、传播体系的协同推进。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路黎副教授认为在对外传播中,面对持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不仅要“喊话”“争论”,而且要“交谈”“倾听”,进而达到互相理解。

  四、传播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设,不仅需要本土化的传播理论研究作为支撑,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路明灯,找准自己的坐标方位和时代使命。多位学者从传播学的本土化、跨文化交流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等出发,呼吁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陈卫星教授分析了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革命者身份转为建设者身份,但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中国并未实现国际身份的转变,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要把握形势、明确角色,国际传播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深圳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何道宽教授以自己翻译的《跨文化的交际》和《理解媒介》为案例,分析了跨文化翻译的作为和无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戴晓东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理论建构的发展历程和构成跨文化能力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情感、知识和行为能力。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咏华教授提出舞蹈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能发挥独特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舞蹈艺术的文化属性有利于避开被贴上“政治化”的标签的陷阱,直达不同国家民众的心灵深处。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刘卫东教授梳理了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进行了总结。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安教授针对大数据时代舆论研究的转向,提出将传统手段与大数据手段相结合、将社会情绪视为社会治理的手段、增强新型的动员方式、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对社会心态数据的挖掘等建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灵魂。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阐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他认为,国际传播教育应以认真学习领会并践行和贯彻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重要讲话精神为前提,要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原院长雷跃捷教授提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持通识教育、深化批判性思维培养、向全媒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中心朱清河教授说道,“思想观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琢磨,只有通过话语来体现中国特色”。他认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应回溯我们的话语、历史和文化,用中文的话语去建构英文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建构中国观点。

  此外,《南京社会科学》副主编虞淑娟和中国社科院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副主任胡薇针对学科建设中,如何获得学术刊物的支持,如何得到智库评价系统的支持进行了分享。

  本次论坛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对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一次理性思考与思想碰撞,针对如何通过教学与研究加快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与对策的探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研究生刘银银、孙菁、虞乐乐为本文收集和整理资料,感谢她们的贡献)

  高金萍 许涌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