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课题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创意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9D530。

  摘 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创新融合成为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创新融合的视角下,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入手,总结我国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与不足,促进资源整合,完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希望为行业培养集文化、管理、营销、技术、创新应用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创新融合;文化产业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新融合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文化产业逐渐向各行业渗透,与社会经济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业界广为认同的黄金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技不断创新,互联网不断发展进步,产业不断创新优化整合的大环境下,社会急需懂理论、创新思维、懂技术、会管理擅营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对我国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文产专业的培养却普遍存在定义模糊、课程体系不成熟、教学模式老套、师资力量不足等缺陷。笔者通过对我国高校现有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市场环境及产业需求,从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模式创新、建立优化产学研平台、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为创新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是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已在上百所院校中开设,其中211、985工程类院校21所,在新兴专业课程中发展进步显著。但随着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及质量需求的提高,高校的人才输送却未能达到社会需求,社会中专业人才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持续走高,到2017年末,文化及相关产业GDP占比4.2%,逐渐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产业整体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9个行业中7个行业营业收入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跨界融合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渠道,我国文化产业逐渐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在这样创新融合的环境下,社会需要有文化素养、思维创新、市场洞悉能力强、懂营销会文案、懂管理会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是对人才的考验,也是对高校专业人才教育的考验。

  二、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成效显著,但仍有众多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很多缺陷。

  (一)学科差异化建设较弱

  不同专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教学导向在学科设置上是有所区别的,但各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存在批量课程一把抓、没有标准等问题,不能因地制宜,未能根据自身专业就业导向设置差异化、针对性的学科课程。

  (二)创新特色的培养模式亟待建立

  当今社会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文化产业不断向市场靠近,产业融合文化创新的现实对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却相对单一老旧,从基础上限制了学生多元发展。

  (三)实践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今社会需要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反观国内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大体来自管理学、经济学、艺术设计、中文学等门类,门类杂乱且分配笼统;教学方面也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人才输送跟不上产业发展,可见优化师资团队的必要性。

  三、构建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系统、差异化的教学体系

  根据的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求,需要高校结合市场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应用,随时调整教学导向,建立系统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能与市场更好的契合,在所专业的领域内拥有足够专业的能力胜任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二)整合資源,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方面可向部分校企联合高校学习,吸引社会市场的力量,优化师资团队,鼓励校企合作,社会力量与校内师资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实时有效的熟悉市场需求;加强跨学科、跨学校的协同合作, 构建多主体、多元素、多内容的协同教学体系, 培养文化技术复合型、创新型的数字创意产业人才。

  (三)构建产学研实践平台,缩短与社会需求的距离

  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充分发挥了企业、政府、学校各界的不同作用,我国的人才培养也应鼓励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跨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能够吸收不同教学体系下的专业内容,利于学生的创新多元发展;校企合作中企业提供项目与实践指导,增加学生在校期间与市场接触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长,以培养出集理论和创新应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高校是人才与社会市场的桥梁,在创新融合的大环境下,社会越发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教学体系、特色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这正是高校人才与社会脱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对此,需要高校建立更为科学的教学体系、优化师资团队配置、建立产学研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发展,让学生与社会市场需求更加契合,培养出更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与知识体系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5A).

  [2]文化产业大数据.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A].中管院数字经济中心,2019-05-21.

  [3]陈睿,陈利.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探析[J].高教论坛,2019(08):20.

刘文华 钟馨

课题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创意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9D530。

摘 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创新融合成为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创新融合的视角下,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入手,总结我国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与不足,促进资源整合,完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希望为行业培养集文化、管理、营销、技术、创新应用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创新融合;文化产业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新融合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文化产业逐渐向各行业渗透,与社会经济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业界广为认同的黄金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技不断创新,互联网不断发展进步,产业不断创新优化整合的大环境下,社会急需懂理论、创新思维、懂技术、会管理擅营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对我国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文产专业的培养却普遍存在定义模糊、课程体系不成熟、教学模式老套、师资力量不足等缺陷。笔者通过对我国高校现有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市场环境及产业需求,从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模式创新、建立优化产学研平台、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为创新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文化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是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已在上百所院校中开设,其中211、985工程类院校21所,在新兴专业课程中发展进步显著。但随着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及质量需求的提高,高校的人才输送却未能达到社会需求,社会中专业人才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持续走高,到2017年末,文化及相关产业GDP占比4.2%,逐渐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产业整体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9个行业中7个行业营业收入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跨界融合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渠道,我国文化产业逐渐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在这样创新融合的环境下,社会需要有文化素养、思维创新、市场洞悉能力强、懂营销会文案、懂管理会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是对人才的考验,也是对高校专业人才教育的考验。

二、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成效显著,但仍有众多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很多缺陷。

(一)学科差异化建设较弱

不同专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教学导向在学科设置上是有所区别的,但各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存在批量课程一把抓、没有标准等问题,不能因地制宜,未能根据自身专业就业导向设置差异化、针对性的学科课程。

(二)创新特色的培养模式亟待建立

当今社会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文化产业不断向市场靠近,产业融合文化创新的现实对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却相对单一老旧,从基础上限制了学生多元发展。

(三)实践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今社会需要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反观国内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大体来自管理学、经济学、艺术设计、中文学等门类,门类杂乱且分配笼统;教学方面也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人才输送跟不上产业发展,可见优化师资团队的必要性。

三、构建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系统、差异化的教学体系

根据的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需求,需要高校结合市场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应用,随时调整教学导向,建立系统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能与市场更好的契合,在所专业的领域内拥有足够专业的能力胜任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二)整合資源,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方面可向部分校企联合高校学习,吸引社会市场的力量,优化师资团队,鼓励校企合作,社会力量与校内师资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实时有效的熟悉市场需求;加强跨学科、跨学校的协同合作, 构建多主体、多元素、多内容的协同教学体系, 培养文化技术复合型、创新型的数字创意产业人才。

(三)构建产学研实践平台,缩短与社会需求的距离

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充分发挥了企业、政府、学校各界的不同作用,我国的人才培养也应鼓励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跨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能够吸收不同教学体系下的专业内容,利于学生的创新多元发展;校企合作中企业提供项目与实践指导,增加学生在校期间与市场接触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长,以培养出集理论和创新应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高校是人才与社会市场的桥梁,在创新融合的大环境下,社会越发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教学体系、特色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这正是高校人才与社会脱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缺失的重要原因。对此,需要高校建立更为科学的教学体系、优化师资团队配置、建立产学研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发展,让学生与社会市场需求更加契合,培养出更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与知识体系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5A).

[2]文化产业大数据.201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A].中管院数字经济中心,2019-05-21.

[3]陈睿,陈利.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探析[J].高教论坛,2019(08):20.

  刘文华 钟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