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国际物流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曾文萱 穆哈拜提·帕热提 李华杰

  项目基金:《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研究》:2016年新疆地方公派出国项目 ;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7BJY031。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更好的便利,这也为中国新疆面对中亚的物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众所周知,物流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物流人才的缺乏成了新疆当前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着重论述了新疆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及新疆地区高校培养国际物流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国新疆;中亚物流;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构想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有海上和陆上之分,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古代西汉,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经过中国新疆地区运输至中亚等各个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沿线各国友好邻邦交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新疆与中亚各国贸易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为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创造的机遇,我国在新疆地区不断发展口岸经济,调整贸易的政策,采取了各类贸易便利化措施。随着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中国新疆面向沿线国家的物流行业也迅速发展,这使得经营国际物流公司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基于此背景,本文主要探讨当前阶段新疆物流行业对国际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问题,并就针对培养国际物流人才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新疆国际物流公司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一)语言方面的要求

  俄语是中亚国家的通用语言。国际物流所需要的合同、运单、箱单、发票等单证都使用俄文。另外,中亚地区的大多数网上交易平台,都使用俄语,这就要求新疆国际物流从业者拥有扎实的俄语基础,能够完成合同、提单、发票、报关单、报检单、信用证等国际物流单据的填写。此外,中亚各国的相关对外贸易也在不断调整,这要求从业人员时刻关注着中亚各国的经济与贸易动态,这就要求物流从业人员能够具备较扎实的俄语基础。

  (二)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

  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需要了解国际上通用的国际物流相关知识,还需要熟悉中亚各国的国际货物运输方案设计、车辆的选择及超限问题、中亚货运过程中各种单证的书写等问题。只有熟知这些知识,才能够控制从商谈到运输以及结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风险,制定出最优的装箱方案、运输方案以及确定最后价格。

  此外,物流人员除了需要熟悉相关的物流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中亚各国的经济与贸易政策。比如跨境交易、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外汇交易以及金融保险等业务技能。物流不仅仅是局限于输送货物的一个简单过程,它中间包含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要了解中国与中亚各国海关的货物报关报检、结算与核销等。只有了解各个国家最新的政策,才能够在处理国际交易时避免因为政策或者其他因素的变动而造成损失。

  (三)综合素质及和行业经验的要求

  国际物流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国际物流人才需要与不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洽谈,这就需要物流人才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并具备相关的谈判技巧和沟通能力。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物流人才在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时,要能够临危不乱的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这都需要物流人才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丰富的行业经验。然而,目前新疆物流人才局限于传统的货物运输方面的技能,而能满足国际物流需求的高效完成相关业务的人才屈指可数。

  (四)具备全球化的思维能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疆在区位、人文、技术等方面的“核心区”优势日益突出,这为新疆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较大的便利。中国新疆拥有多个对外开放口岸,是能够连接东亚与中亚和欧洲贸易市场的一个大型中转站,大量的国内外货物从新疆的口岸进出,这为中国新疆面向中亚的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求熟悉中亚各国相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律政策的具备全球化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二、新疆高校培养国际物流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钩

  高校在培养国际物流人才过程中过多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没有真正接触过国际物流运输、报关、报检、运输详细单、交易合同等单证的填写工作,国际物流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难以衔接。

  (二)相关课程设置有待改进

  国际物流是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对人才的需求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物流知识。而针对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货物报关报检、结算与核销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大部分高校针对物流专业,没有开设俄语课程,虽然学生能掌握与物流行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但面对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实操问题,大部分学生束手无策,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校缺乏“双师型”物流人才

  国际物流是一个较新型的学科,对大多数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方面高校老师来讲,是一门较新的领域。大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因为不能跟上单一窗口、跨境电商等国际贸易最新发展的动态,难以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方面最前沿的知识。而年轻的教师虽然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基础较扎实,但缺乏實操能力和多年的行业经验,这使得高校国际物流人才严重短缺,不能解决国际物流企业在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新疆高校对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新疆高校在建立国际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时,要主动加强与物流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开设相关课程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培养、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创新培养模式,切实发挥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功效,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企业所需的物流人才。

  (二)注重国际物流人才商贸及语言能力的培养

  除了基础国际物流知识,国际物流学生还要学会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货物报关报检、结算与核销等与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实操流程以及俄语听说写的能力。新疆高校可以在课程上增加实际物流操作相关的课程以及开设俄语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

  (三)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高校还要积极加强 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采用联合办学、共建专业、定向高素质物流人才等方式,提高新疆高校自身教学质量。高校方面可以安排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任职,提高实操能力和行业经验;也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到高校开设课程、讲座。其次,高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安排学生到中亚国际物流公司实习,进行学校企业的双重管理模式,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在语言、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思维模式等方面要求较高。因为新疆高校培养国际物流人才存在与企业需求脱钩、相关课程设置有待改进、高校缺乏“双师型”物流人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所以為了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物流人才,新疆高校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注重国际物流人才商贸及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令伟.“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新疆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08):96-97.

  [2]宋爱华.“一带一路”对物流国际化的影响及人才需求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09):254-255.

  [3]黄翼.新时代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研究[J].中国商论,2019(08):93-95.

  [4]刘一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2):422.

  [5]翁启伟,陈春玲.海南自贸区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8):389-390.

  作者简介:

  曾文萱(1997.4-),女,江西人,硕士研究生,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穆哈拜提·帕热提,男,博士,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李华杰(1987.12-),女,河南周口人,实验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

  通讯作者:穆哈拜提·帕热提

  曾文萱 穆哈拜提·帕热提 李华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