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力量
- 来源:视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神秘,力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17 08:42
战后,普隆默回到美国,成了一个酒鬼,经历两段失败的婚姻。每次想到那张照片,他都痛苦得宛如“膝盖受了重击”。后来他成了虔诚的基督徒,甚至成了美国卫理公会的管事,可是那张照片依然缠绕着他,照片上听不见的尖叫声回响在他的午夜梦魇里。直到那次轰炸的24年之后,普隆默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终于与那个记忆中的女孩相遇。普隆默泣不成声,只能重复呢喃:“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女孩拥抱他,用手轻抚他的背。她说:“没事了,没事了,我原谅你。”
这是美国精神病理学者阿宏·拉札里《论道歉》中收集的一个动人故事。这样的故事实在叫人惊讶,到底道歉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简单,却又有这么巨大的神秘力量。正如普隆默的道歉,就那么简单的几个字,却为他得回一生的平静与救赎。
自从女孩宽恕了他,所有的呐喊都消失殆尽。道歉这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心理机制就是拉札里在这本书里所要探讨的“道歉的吊诡”。
《论道歉》从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分别研究了道歉的治疗效果,道歉及不道歉的理由,以及形态更复杂的道歉,比如说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道歉,又比如说一个时代为另一个时代犯下的错误道歉。牵涉整个国家的道歉是复杂的 ,因为谁有权去代表一个国家向他人致歉谢罪呢?政府的领导人一定就是最恰当的人选吗?牵涉前人过错的道歉也是复杂的,因为这一代人为什么要为他们没犯过的罪去寻求原谅呢?凭什么祖先的罪孽可以加在后人身上?对于后面这个问题,拉札里的解释倒也简单:如果一个人会为了国家和祖先骄傲,会为了他不认识的国家足球队员亢奋,会为了与他无关的历史英雄自豪,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连带地分担羞耻与罪疚呢?
(黄建菊摘自《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