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半隔年”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间隔年,泰国,描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1-01 11:01
什么是间隔年?
它最早源于西方,是指青年在升學、毕业后或工作之前,进行一次长期旅行,让学生体验与自己所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间隔年期间,学生大多会离开自己的国家旅行,也有人会做一些与兴趣爱好挂钩的工作或是去一些非政府组织当志愿者。
近几年,网络环境制造一波又一波的热词,“间隔年”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舶来词往往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像是海浪拍打在沙滩上,很快就退潮了。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有一年的时间去游学、当义工,或者只是休息;但阴差阳错的是,我早早就抓住了自己的“半隔年”。
高中毕业后,小姨让我跟她去泰国普吉岛,她是去工作一年,而我打算纯粹去玩;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待就是半年。开始那几天,我租了个电瓶车到处骑,逛累了就骑到海边休息一下,边吃冰棍边看大海,很是惬意。大部分时间,我都会在海边坐到夕阳西下才回去,而在回去的路上,我则会想:这种夕阳美我该如何去描述,真是越美的地方越难写……后来,我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一段话,正好对应了我当时的心境,它说:“美怎么写呢?只能顾左右言他,东拉一则故事,西扯一段历史,看起来更丰满了,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笔力不够。”
岛上大部分的房屋都不高,到处都是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居多。毫不夸张地说,在那半年里我很少说过英语,全是普通话交流,畅通无阻,有时候甚至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国外。骑车闲逛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周,小姨就问我:“你知道间隔年是什么吗?”等我回答完后,她问我想要这种生活吗,我说当然想呀,然后她接着说:“那你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父母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间隔年吗?”还没等我回答,她就补充道:“是因为很多小孩拿着父母的钱去间隔年,回来后还耽误了学业和工作。”我对她一针见血的回答在心里表示了惊讶,也明白自己的确应该做点什么了。
在那一周的骑行中,我看见不少参加旅行团的游客在抱怨,比如时间太赶,走马观花,没好好接触岛上的人文风情之类的。因此,我找了一份私人导游的工作,为了让小姨更放心,我接的客户都是女孩,而且90%都是中国人,只有一次是要接待两位英国游客。所幸,我所遇到的游客都不难相处,她们跟我分享了很多旅行途中遇到的事,一度让我觉得,原来有时旅途中的人可能比风景更“好看”。
其中,一位来自浙江的女孩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她是浙江杭州人,虽然刚刚大学毕业,但工作经验丰富,读书期间就兼职做了剪辑师,赚够了间隔年的费用。她说她很不赞同“人生至少应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说法,觉得这是一种“绑架”。在她看来,旅行也需要一份承担的勇气,当旅行结束回到原有的生活时,你必须承担旅行期间留下的漏洞,比如时间、金钱等等;所以不要把旅行当做是一种救赎,更别期待改变现实什么的,经历之后,该做的事情一件也不会少,可能只有心态的变化罢了。
直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很多跟她的对话,她和其他游客的经历、观点促进了我对很多事物的思考,尤其是在尊重别人这方面。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旅行的目的可能截然不同,就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花重金、拿生命当赌注去看一眼火山口;但是,你不能理解的,不一定就是错的……
对此,我很感激小姨,她为我争取到了这6个月的时间,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还多了一份独特的人生经历。我想,间隔年的意义莫过于此吧。
罗子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