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法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高中,数学,任务驱动
  • 发布时间:2021-01-16 16:38

  【摘要】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其教学方式十分老套,时间一长就让学生丢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也随之降低了很多。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给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新思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从提出、剖析以及解决任务这三个层面,探究了基于任务驱动法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发展下,教育部对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有了新的要求,现在数学课堂教育更关心的是改革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改变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所以,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摸索,产生了任务驱动法这个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课堂教育中根据教材知识,运用任务驱动法将课堂成果提升到最大化。

  一、提出任务

  教师要想在数学的课堂教育中利用任务驱动法让教学变得高效化,就必须先发起任务,发起任务是实行整个任务驱动法的基础,并且,如果教师想要达到任务驱动法的真正作用,就不得不在教学中设计情景,然后再把任务引进来,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发起的任务一定要可以协助学生学习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以及可以让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在发起任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课堂教学目标、课堂版图,有目的的发起学生学习的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敢于创新、勇于打破常规,不局限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1]。

  比如说,在“极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在课前就给学生留下学习的任务,教师觉得“不运用圆的公式给出圆的周长”的任务就很适合,教师在发起这个任务后,让学生临近组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展开探讨,合理运用辅助用具找到完成任务的方式。极限这一块的教材内容基本都是很乏味的,也是很丰富繁杂的,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是很容易,教师在课前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任务能让学生对有关极限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比如说,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需要学生对距离定理的推算过程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并且学生可以熟练地运用公式去处理一些生活中遇见的难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提出任务,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剖析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发起适当的任务后,就应该指点学生开始剖析任务、探究任务,调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致。之前的数学课堂留给学生的印象都是单调无趣但又是不容易理解的,这种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很轻易地丧失对学习的兴致,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就能让这些情况得到一个很好地改善[2]。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创设任务、发起任务,并且把学生高效化的学习当作教育目的,教师创设以及发起任务后,应该指点学生就任务进行剖析和探究。

  比如说,在“导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发起这样的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创设一个帐篷的模子,需要这个模子的底部是一个大于1 米,上面的棱长为3 米,底部和上面的图形都是正六棱柱,探究顶点到底部的长度。学生就会依据自己之前学过的内容开始设计和动手操作,教师应该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解答,这种课堂教育方式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致,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通过这种形式,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有一个深入地了解。

  三、解决任务

  在数学的课堂教育中,教师不但应该给学生讲授教材内容知识,还应该把学习的方法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有效学习。实行任务驱动法的重要之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把高效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讲授给学生,研究表明,学生主动、探讨、互相交流的学习方式都是卓有成效的。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把学生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中运用自己的优势,有效地完成任务;学生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可以扬长避短,遇见问题互相探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学生互相探讨学习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点下分析难题。

  比如说,在“函数极值”的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发起这样的任务:某个旅馆一共有二百一十间房间,如果价钱在 200 元,那么住进旅馆的比例在45%,但是如果价钱降到了170 元,那么比例又增加到了88%……观看数据很容易得出,住旅馆的比例和价钱之间能构建一个持续增加的函数,教师能鼓舞学生开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依据任务创建模子,进而完成任务。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聚精会神的在学习中,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是高中时期很关键的一门科目,学生和教师都很看重数学成绩,所以,要想让数学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高效化,数学教学成果变得更好,教师就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任务驱动法在课堂的实践中有一个很好的成效,在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致和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层面有一个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友清.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2):171-172.

  [2]杨志明.论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000(011):29-2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