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的心理探索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农村中学生,不积极发言,心理
  • 发布时间:2021-01-16 16:45

  【摘要】在农村中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发言,不愿意发言,不敢发言。针对此现象,本文采用观察法、调查分析法,对农村中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论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初一第一学期学生的发言还是比较积极的,到第二学期积极发言的人数明显比第一学期要少,到后来,年级越是高,学生积极发言的人数越是少。为此,我曾跟其他教师探讨过,老师们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但终究没有得到大家比较认可的答案。

  据小学老师反馈,小学的课堂上基本上都是学生“小手高举,积极发言”,而且有些学生还因老师不点其名而生气,但到了小学的高年级阶段,特别是五年级以后,学生积极发言的现象有所减缓,不再像以前那样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袁振国在《教育新理念》里曾这样叙述: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寥若晨星了。据有关调查,初中生能够大胆积极举手发言的不到10%,而且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有些班级的课堂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一节课下来,只听见授课老师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可怕的。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学生金口难开。然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对于教师来说,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发言是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上课积极发言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更是学生对教材与教学的反应,是师生情感交流合作水平的一把标尺,也是教学成败的一面镜子。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为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老师们也想了许多办法,但收效甚微,显得“无可奈何”。因此,想要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分析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显得迫在眉睫。

  首先,我采用观察法。观察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可怕的现象:平时能够大胆积极举手发言的只有5 个学生左右,其他36 个学生都是不愿或者是不敢举手,而且有时候我的设计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学生能够回答的,但举手的仍是寥寥无几。即便那些不举手的学生被我点名回答问题,但他们的回答往往都让人失望。然而失望的原因不是回答不正确,而是他们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那份不自信——声音过小、扭扭捏捏或者是吞吞吐吐。

  其次,我采用了调查法,主要以口头调查为主。我找那些经常不举手的学生来询问,结果他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同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整理出他们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几点因素:一是,怕自己回答错了(即便老师经常说回答错了也没关系,但他们仍旧害怕自己错了);二是,觉得自己的答案不够完美;三是,担心自己回答错了会被老师蔑视或者同学嘲笑,四是,在大众面前说话,有些害羞。除了调查学生外,我还跟其他老师探讨了此问题。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对,所以学生不喜欢积极举手发言。经过调查得知,其实并非我想的那样,其他班级其他科目的课堂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九年级的那位语文老师也说,她教的那班学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要么不积极举手回答,要么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扭扭捏捏,半天也回答不出个所以然。

  最后,我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农村中学生在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家庭、教师、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1.个体自我意识的高涨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它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膨胀:它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活动;开始在意自己在他人和群体中的地位;开始评价自己;开始体会到自己的观点、感受和他人的不同。于是他们的内心不在平和,他们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时候明显增多,渐渐视以前在课堂上争着抢着发言为“幼稚可笑”的行为。男孩不再是一味的滔滔不绝而变得内在深沉;女孩不再一味自我表现而是有了不同程度的羞涩和矜持。

  2.自信心缺乏

  学生害怕自己回答不正确,或者明明就懂那个问题却不敢回答,这是他们的自信心在作祟。农村孩子口头表达的自信心相对大城市里的孩子要缺乏,小学的时候差别不大,越到高年级差别越大。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的羞愧感会越来越强,再也不像小学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未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形象的要求时就会产生羞愧感,这羞愧感会大大地降低了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自信心。这样例子在我的课堂上可谓是屡见不鲜。我班有个女生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就是不太喜欢举手回答问题。每次被我点名回答问题时,她总喜欢先说“老师,回答错了,可不要怪我哦”。自信心的缺乏已经严重地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过于自卑

  一部分学生由于普通话说得不太好或者自觉“形象不佳” 等原因,对于课堂发言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壮族,平时基本上都是用壮话交流,因此有几个学生的普通话夹壮比较严重。每次我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是朗诵课文,他们都不太敢大声回答,害怕说得不好或者是读得不好被其他同学嘲笑。还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旧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缺乏知识迁移和探究的基础,一发言就漏洞百出,怕站起来发言会遭到老师的蔑视,同学的嘲笑,逐渐地便丧失了发言的积极性。他们这种自卑的心理会越积越严重,自卑心理越重,他们越不敢再课堂上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他们也不敢大声说,不敢正视老师和其他同学。别说是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就是平时跟其他人的交流都成问题。

  4.兴趣不足

  调查显示,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相反,有过半数的学生呈反比状态,即八、九年级后的学习兴趣反而比七年级时下降。例如学习语文,因为这是母语,哪怕是一篇全新的文章,学生几乎都能看懂,在认知方面没有障碍,因而他们常会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想法,缺乏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外语、数学、物理等学科,很多学生由于以前基础没打好,又不愿意下苦功夫,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慢慢地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混毕业”或者是“放弃”的想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发言是一种参与性极强的学习活动,对学习失去兴趣,自然发言就不可能积极了。

  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发言,老师还得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2]姚本先《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3]李建红中学生不愿课堂举手发言的心理分析——《21 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 年第5 期.

  [4]江惠萍让学生不再沉默——关于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的思考——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 年04 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