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性教学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小学数学,实践性,创新能力
  • 发布时间:2021-04-22 15:28

  【摘要】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

  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1 挖掘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尝试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数学知识又不等于生活本身的摹本,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参加一些尝试性的实践活动,从而收集、积累生活中的知识,注重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起来。例如:在讲圆角分这一课时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准备好自己的零用钱,首先让学生来认识一角钱、一元钱、五角钱和50元钱,然后可以让学生把五角和一角的放到一起,再来提问,这是多少钱呢?这样的实际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周围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之广泛。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这就需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2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是我们人类学系的目的,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老师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多多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调查活动,数学调查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调查就是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的多种形式对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某一问题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了解和分析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还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华。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如教学“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总之,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舒.小学数学教学多样化模式探究[J].科幻画报,2020(07):71.

  [2] 王东根.“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实践性教学初探[J].新教师,2019(11):65-66.

  [3] 刘春蕾.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1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