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初中数学,逆向思维,分析
  • 发布时间:2021-05-08 16:44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并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成。

  数学是初中学习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学科的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原有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改进,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逆向思维的数学思维模式,并将逆向思维运用到数学解题当中,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效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1.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意识的有效培养策略

  2.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逆向思维意识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会运用固定化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相反的解题思路进行解题,从而引导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数学思维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模式进行题目的解答,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1]。初中数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将数学思维模式运用到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解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数学课本中有部分知识理论,其原理存在着互逆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这部分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并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论进行相互求证。例如,在“矩形对角线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这个原理进行求证,然后再分析“对角线相互平分且相等的的四边形是矩形”是否正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表示肯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原理可以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求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逆向思维渗透到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逆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的广度,并运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1.2在公式讲解的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公式的讲解,将数学逆向运用到数学公式的教学中,数学公式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算复杂,却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数学公式的学习停留在依赖与死记硬背的状态,并依赖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并且缺乏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圣人孔子说过举一隅而三隅反的名言,这句话就在强调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延伸不仅仅是响应了新时代教育的号召,同时也继承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育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公式以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模式对数学公式进行逆用,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公式并进行使用。在数学教学当中,数学公式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的案例有很多,如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原理等,教师在进行这些公式和原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进行逆向思维理念的渗透。例如,在平方差公式(a+b)(a-b)=a2-b2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对这个公式进行理解,这个公式从左到右进行理解可以看做是整式的乘法,从右到左是因式分解的内容。而公式am·bn=am+n与 am+n=am·bn,(ab)n=an·bn与 an·bn=(ab)n,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这正、逆方向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对数学公式进行理解。

  1.3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

  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3]。教师在进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数学逆向思维模式的渗透,并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融入数学逆向思维的模式。例如,字讲解命题的有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有关“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等相关概念,并让学生分析三者的关系。此外,为了让学生进行运用,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个具体的例题。例如,“根号 5是有理数”,其否命题是“根号 5不是有理数”,逆命题是“有理数是根号 5”,逆否命题是“根号 5不是有理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理和意义,并进行相应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不断地强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中有许多公式可以进行互逆,教师在数学公式讲解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不断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学习规律上传到微云平台,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及时地巩固和学习。

  2.结语

  总之,数学逆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数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以及数学学科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中进行数学逆向思维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共识学习的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进行理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昭,李文铭.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6,273(1):156-157.

  [2]黄海英.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6,192(023):74.

  [3]宇东.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 2017,172(48):22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