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藏发掘原生态人文精神

  • 来源:西藏人文地理
  • 关键字:西藏,发掘,人文精神
  • 发布时间:2022-03-17 21:15

  作为西藏对外展示新形象的文化窗口,西藏美术馆的建立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营造文化氛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美术馆,人们大概最关心的就是美术馆的展品、展陈事宜。

  策展人、画家罗伯特·斯托尔曾说:被艺术感动就是被带离熟悉的环境,跳出自我而灵魂出窍,好的作品会让人回首旅程的起点还有留在身后的那个有限的自我。

  虽然艺术是博大精深的,但我们身在西藏,必然会更多关注本土画家及他们的作品。我们特意走访了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算是为大家做了粗浅的遴选。

  20世纪80年代初期,40岁出头的余友心选择进藏,他和一帮年轻人把创作扎根在藏文化的土壤上,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西藏艺术的表现形式——布面重彩。他1984年创作的《高原天宇阔》正是作为西藏艺术家布面重彩中很有分量的早期代表作品而进入西藏美术馆首期作品收藏名单。如今年逾古稀的他依然坚守在西藏。

  72岁的藏族画家次仁多吉作为随新西藏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油画家,他笔下所凝固的内在精神和一个时代的往事早已穿越光阴,镌刻于画布上,折射出西藏艺术的包容性、多元性。西藏美术馆这次收藏了他的作品《大昭寺金顶》和《基石》,两幅作品均以表现西藏最杰出的建筑为题材,但画风却截然不同,展现了画家多变的风格和实践能力。

  “60后”画家阿旺扎巴《康巴人系列》中的两幅作品被收藏。他从小生长在昌都,最了解的亲戚朋友都是康巴人,他用画笔表现康巴精神、西藏风骨,他说那是他的命脉,根深蒂固。

  “70后”画家嘎德的作品在藏族当代艺术家中极具辨识度,而且不局限于架上绘画,观念摄影、装置艺术……他更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隐喻,再借由作品表达。本次西藏美术馆收录作品——《太阳》,是嘎德佛珠系列其中一幅代表作。

  同为“70后”的次仁朗杰和朗顿·德珍是一对享誉画坛的夫妻,他们刚合作完成了32幅绘本《青稞》,日子充实而惬意。恰逢西藏美术馆成立,首次馆藏作品就有次仁朗杰的《说獒》和朗顿·德珍的《拉萨一角》《蒙娜丽萨》。他们用绘画表达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心、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作为年轻画家的代表人物,“80后”的曹梦大学毕业以后来到西藏。她热爱西藏的山山水水和古老建筑,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她用心提炼出今日西藏给她的感受,将观众带进童话般的世界。其写生作品《哲蚌寺措钦大殿》得以入选西藏美术馆收藏……

  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藏地画家通过辛勤的写生创作,才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西藏人民的精神风貌,那是在接受了现代文明之后依然显现的纯朴、刚毅与勇敢的民族气质。画家挥毫浓墨淡彩,通过平面媒介传递出作者在面对巍峨壮丽的古老高原时那种震撼与荡涤。

  画家们用自己的视角去探寻高原文化的神奇魅力,通过象征、表现、寓意来揭示他们的精神情感世界。展示了时光飞逝给予这方净土带来的深刻历史变迁。

  他们的作品都基于自己对博大精深、美丽的藏文化长期的真切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比较广泛的实地考察研究,发掘出西藏原生态的人文精神,让这些散存于藏地的艺术奇葩为世人所知。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诚如大英博物馆馆长詹姆斯·库诺所说:观众对美术馆最大的需求,在于他们希望接近艺术品,获得改变,改变对这世界的感受,磨砺、抬升对世界的敏感度,让它重新展现在他们面前,这样当他们离开时就对这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们也希望读者通过本章文字及图片呈现出来的冰山一隅,对西藏艺术家及其绘画作品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