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病例分析

  • 来源:医学评论
  • 关键字:危险因素,症状表现,病例分析
  • 发布时间:2022-07-25 20:06

  摘要:目的:分析肺血栓患者的病例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20 年收住院的37 例肺血栓栓塞病例进行分析,并对其预后效果、患者症状表现、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统计。结果:经研究,入选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中28 例患者症状存在明显好转,其中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鼻出血5 例,死亡4 例。结论:肺血栓临床症状会随年龄增长导致发病率不断提高,因此,患者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肺血栓栓塞为心血管科常见病,据西方国家统计,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而且死亡率也仅排在肿瘤和心肌梗塞之后,占第三位,近年来由于医疗条件和设备的改善[1],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使肺血栓栓塞的确诊率明显提高,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降低,肺血栓栓塞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医生经常遇到并需要及时正确处理的急症之一[2],本文对我院2010 —2020 年收住院的37 例肺血栓栓塞病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 例患者均为2010—2020 年收住院确诊的肺血栓栓塞患者,其中男20 例,女17 例,患者年龄最大者为75 岁,年龄最小者为49 岁,平均年龄62 岁,37 例肺血栓栓塞患者均由肺动脉造影确诊。以上入选病患及家属双方均知晓并自愿同意本次研究,双方均已权属知情同意授权书,并经由我院分管领导、科主任同意此项目后,展开临床统计与研究,展开临床统计与研究。

  1.2 方法

  (1)急救措施:大块肺血栓栓塞或次大块肺血栓栓塞且原有心肺疾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应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迅速给予高流量吸氧,积极预防休克,稳定血流动力学,严重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可实施机械通气治疗。(2)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尿激酶4400 IU/kg静注10分钟,随后2200IU/(kg ﹒h)持续静滴12 小时;另可考虑2 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 剂量,持续静滴2 小时。(3)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后给予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3—6 个月。

  1.3 评价指标

  37 例肺血栓栓塞均由肺动脉造影确诊,主要表现为:肺血管内造影充盈缺损,伴或不伴有轨道征的血流阻断,某一肺区域血流减少。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统计相关数据时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为正态分布时使用均数±标准差( x ±s)统计病患临床数据及病患基础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例数。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中28 例患者症状存在明显好转,其中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鼻出血5 例,死亡4 例。

  2.2 肺血栓危险因素:骨折/创伤人数为(16/37,43.24%)例;静脉血栓人数为(16/37,43.24%)例;长期卧床人数为(14/37, 37.84%)例;高脂血症人数为(13/37,35.14%)例;手术人数为(5/37,13.51%)例;恶性肿瘤人数为(4/37,10.81%)例。

  2.3 临床症状表现:呼吸困难、气促人数为(21/37,57.76%)例;胸痛人数为(18/37,48.65%)例;晕厥人数为(3/27,8.11%)例;焦虑人数为(14/37,37.84%)例;咯血人数为(6/37,16.22%)例;咳嗽人数为(14/27,37.84%)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或细湿啰音人数为(8/37,21.62%)例;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人数为(6/37,16.22%)例;胸腔积液人数为(5/37,13.51%)例;心悸人数为(3/37,8.11%)例;低氧血症人数为(3/37,8.11%)例;低碳酸血症人数为(20/37,54.05%)例。

  3 讨论

  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液瘀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都是肺血栓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组中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长期卧床、高脂血症、手术、恶性肿瘤等;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肺血栓栓塞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临床上还多见有多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的病例,这种情况更易导致肺血栓栓塞的发生[3]。对于存在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尤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气促、伴有烦躁、胸痛、晕厥或休克的患者就要考虑到肺血栓栓塞的可能,尽快做、血浆D-二聚体、血气分析、肺动脉造影或肺螺旋CT、磁共振检查,尽早确诊[4]。肺血栓栓塞的治疗强调早发现,早期溶栓治疗,一周以内的溶栓治疗效果尤其明显,但两周内进行溶栓治疗一部分病例也能见效,因此对于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也应积极溶栓治疗,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为14 天,但若近期有新发肺血栓栓塞症征像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由于本次研究尚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如:研究时间短、临床试验样本较少等导致研究结果极易受到干扰,一定程度上使其结果一般性,所以具体长期疗效如何,仍需进一步关注,待选取多种研究与结果后形成大样本,才能保证本次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杨翔云,刘云,赵红伟,吴炎,赖小刚.肺癌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04):561-564.

  [2]陈贤坤,郑哲,赵聪聪,王琪,李剑波.肺血栓栓塞的临床和病理特征:89 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2,37(01):88-90.

  [3]罗文杰,雷雯,侬会秘,李孟丽,赵嘉兴.特殊人群肺血栓栓塞的诊治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21,41(24):1910-1914.

  [4]张晨曦,张令晖,房宁宁,李霞,陈春亮,邓美玉,贡联兵.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合理用药[J].人民军医,2021,64(11):1146-114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