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瑶医药特色疗法促进创面愈合初探
- 来源:中外医药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面愈合,壮瑶药,特色疗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4 18:58
摘要:创面不愈合或愈合不良,会造成伤口积淤形成难愈性创面,患者易产生严重心理负担。长期创面难愈易诱发全身感染及败血症。壮瑶族医药特色疗法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其独特经验,为临床治疗创面不愈或愈合不良提供了诸多参考。
广西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山林树木茂盛,故多猛兽、多发瘴气。壮瑶族先民在山林中生产劳作,易受毒、兽、刀伤等危害造成皮肤创伤。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治疗创面不愈合的独具特色的宝贵经验,能为临床治疗创面不愈或愈合不良提供参考。
1 特色理论 指导创面治疗
壮医认为毒正相搏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预后的根本原因。壮医按三气同步理论将毒邪分为天气毒、地气毒、人为毒。按形态将毒分为有形毒和无形毒。有形之毒如毒草、毒蛇,无形之毒如风、热、湿、寒、瘴毒。毒邪致病会使人体阴阳失和,气血失调,脏腑损伤,增加内毒化生,痰浊淤血堆积,同时加重正气损伤,形成恶性循环,顽固难愈。而毒病还表现为溃烂、肿瘤、疮疖等部分有急性炎症性病变或组织器官性病变[1]。
2 特色药物 维护创面愈合
壮药人血草性平,味苦,涩,有活血散淤、补血生肌功效。蓖麻子性平,味辣、甜,有解疮毒、杀虫功效,主治疮疡肿毒,烧烫伤,湿疹,廯等。临床应用于治疗疮疡化脓未溃、疔疮脓肿、烫火伤。瑶药入山虎又名为两面针,性温,味麻、辛,有祛风毒,消肿止痛功效,临床应用主治烧烫伤,毒蛇咬伤等[3]。安娜[4] 等采用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 在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消除疼痛, 促进口腔创面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瑶药地榆可使血管收缩、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渗出少,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5]。此外,瑶药中的十八种钻类药材在防止溃疡,影响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愈合上均有其药理作用。黄艳秦[6] 等使用壮瑶药烫伤复方浸剂达到创面愈合修复作用。
3 特色疗法 促进创面愈合
1.1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把叩刺、放血、拔罐三者联合,先针后罐,通过叩刺浅表皮肤,使邪有出路,再利用局部负压拔出瘀毒血液,清除龙路、火路的瘀堵,恢复气血平衡。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可有效吸拔机体邪毒瘀血,清除道路障碍,使三道恢复畅通,天、地、人三气协调运行[7]。黄瑾明教授[8] 对该疗法进行挖掘,通过对背廊穴的适度刺激,在祛毒外出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创面愈合。
1.2 壮瑶药熏洗疗法 壮瑶药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煮沸之后所产生的蒸气来熏洗肌肤和将药物煎成汤汁(或取药物浸液)洗浴、浸泡、溻渍皮肤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让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借助热力和药力的作用,以达到清热、除湿、解毒、活血、消肿、杀虫等目的[9]。如壮瑶医苦参地肤子汤[10] 等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熏洗疗法配合创面外涂方药,疗效更佳。罗艳[11] 等运用清热活血消肿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症状,明显促进创口愈合的效果
1.3 瑶医火攻疗法 火攻疗法是采用经加工炮制的药枝,点燃熄灭后,用暗火包裹于牛皮纸内间接灸患者皮肤,来刺激身体一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用于散瘀消结,拔毒泄热,治疗外科疮疡初起。对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作用[12]。
壮瑶医药在治疗创面愈合有其独到的理论和丰富经验。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易于操作,副作用较少,能为临床治疗创面不愈提供参考。将壮瑶族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挖掘与研究,力求为临床治疗创面愈合的提供更多参考,凸显民族医药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章增加,王柏灿. 壮医基础理论[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1:13-101.
[2] 庞声航. 实用瑶药学[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1:9-10.
[3] 秦华珍,徐冬英. 壮药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01:84-304.
[4] 安娜,弓艳君,陈瑞明,周振杰,其目格. 山豆根、两面针治疗86 例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2015,6(1):3-5.
[5] 尹显洪. 瑶医常用植物药化学与药理研究[M]. 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131.
[6] 张欣,贾英杰,陈军,孙一予.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皮肤癌性溃疡1 例[J]. 江苏中医药杂志,2010.28(7):40-41.
[7] 莫媛.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对PHN 患者Wnt3a 及 TNF_ 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9):15- 19.
[8] 黄瑾明.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临床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28(7):50-53.
[9] 农秀明,王粤湘. 瑶医特色疗法在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J]. 大众科技杂志,2017,19(07):103-106.
[10] 梁方向,梁萌萌. 苦参地肤子汤熏洗治疗肛肠患者术后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19,32(24): 3989-3991.
[11] 蓝菲,石天竹. 五倍子汤加减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7(3):1-4.
[12] 覃迅云,李彤. 中国瑶医学[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12:153-15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促进创面愈合的壮瑶医药特色疗法挖掘与研究”(202010600208)。
作者简介:潘健敏(1999-),女,广西东兴人,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通讯作者:张晶晶(198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从事中医美容及民族医药美容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姓名:潘健敏,本科,1999.04.20,女,广西东兴,专业方向: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