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进展
- 来源:中外医药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急性胃穿孔,术后护理,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4 19:12
摘要:急性胃穿孔作为临床常见病,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以腹部创伤或胃部疾病为主要因素,患者以严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穿孔在发病初期时,患者会有轻微的休克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胃内容物会进入到腹腔中,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临床上,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更能得到患者接受,且优势很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术后护理仍然不能忽视。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较为显著。但是腹腔镜手术始终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围手术期间选择正确的护理模式仍然十分有必要,特别是术后恢复阶段,患者需要正确的护理模式进行引导,以促进术后预后效果的提升[1]。基于此,本文现对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护理的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1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前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存在休克,应马上为患者提供晶、胶体治疗,以补充患者血容量,并将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进行有效纠正,在手术之前,需要告知患者禁食禁饮,并为患者提供胃肠减压,将患者胃内容物引出,结合医嘱,为患者完成术前相关检查,比如心电图、B 朝、X 线等检查,并提前为患者进行备皮,提前和手术室进行有效沟通[2-3]。
2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概况
2.1 并发症护理
患者术后会合并出血,出现出血的原因多数和手术过程种穿刺会损伤患者内脏或血管有关。手术结束后,应格外关注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特别是引流管的情况,一旦引流管内红色液体增多,引流量增多,血压指标下降,并合并心率加快等现象,说明患者可能出现内出血,也可能是腹膜刺激症,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认真记录,一旦出现异常,立刻会汇报医生 [4-5]。其次是弥漫性腹膜炎,此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可能和胃肠道内液体和食物聚集腹腔导致细菌入侵,引发感染有关,护理期间应加强对患者体温的检测,注意变化情况,一般在手术后三到五天,患者体温可恢复正常,患者如果体温始终较高,说明患者存在炎症。对于高碳酸症的并发症护理,术后应加强对患者呼吸情况的观察和监测,一旦有呼吸异常情况,可能会有二氧化碳引发气腹的风险,手术后,患者一般以低流量进行吸氧,以促进二氧化碳在体内排出[6-7]。颈肩部疼痛也是术后并发症,此种疼痛现象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摄入量过多,手术时间较长导致的,身体机理会有隔膜受到二氧化碳影响,肝脏会借助高气腹向下方移动,对三角韧带造成牵拉, 因此,手术结束后应确保患者吸氧时间在2-3 日,并保持低流量。患者麻醉清醒后,其血压指标稳定后,患者可采取半卧位,并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呼吸。
2.2 术后快速康复护理
①物理环境舒适:保证患者病房内环境安静,正确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并按时为患者更换病床床单被褥,按时通风,促进患者身心愉悦,确保患者术后恢复效果。②体位护理:麻醉醒后,可为患者采取半卧位,半卧位后,可适当为患者采取其他体位,确保患者舒适。③术后康复锻炼:手术结束后,应尽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对于情况稳定的患者,可正确指导患者术后进行运动,其强度和力度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进行增减,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8-9]。
2.3 管道护理
手术结束后,要固定患者胃管,确保引流管不会堵塞,要严格观察引流管内的液体及颜色等,并记录患者24 小时的引流量,在正常情况下,手术结束后,引流管内会将留在体内的血液引出,在术后一天,其液体颜色会转变成绿色或草绿色,并将其有效排出。手术后,还应按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避免引流管内出现粘液、血块或异物,导致引流管不畅,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应借助注射器将其及时抽出,再通过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冲洗,待胃管通畅可停止[10-11]。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应格外对口腔感染的情况引起重视,按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每天两次,对口腔进行清洁时,一般以生理盐水为主,或者可通过雾化的方式进行,以降低患者咽部的不适。对于痰多的患者,可协助患者进行排痰,可利用雾化为其排出痰液,从而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坠积性肺炎。此外,应向患者解释置入胃管的重要性及拔管的时间,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将其拔除。
2.4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①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心理疏通,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此外,手术结束后,就应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患者,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可通过一些音乐、视频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体验[12]。② 健康教育,手术结束后,应告知患者恢复阶段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比如可采取半卧位或正确呼吸等方式,来降低疼痛的程度,要对切口格外保护,避免切口拉开。在平时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还可正确以电脑患者做一些体力能支撑的活动[13-14]。
3 循环改进护理在腹腔镜胃穿孔手术后患者的应用
循环改进护理就是在PDCA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护理模式,其护理措施重在对每项护理细节实施质量监控,同时循环反复进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护理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将护理评估中的缺点进行有效改进,再进一步进行改进和实施,循坏改进,对术后患者的各个护理环节进行提高,从而整体提升护理综合质量,最后形成护理程序的持续改进护理。李秀贤学者[15] 在研究中通过对90 例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实施循环改进护理后可见,患者的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4 总结
我国护理模式是在一直变化,以往的很多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往往比较被动,在护理服务中会出现很多护理问题,针对其提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对护理程序进行改进,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良好发展。使腹腔镜胃穿孔手术患者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轨迹中。
参考文献:
[1] 孔伟娜,刘芬芬,千冬维.PDCA 循环模式下针对性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8):159-162.
[2] 董宣宣. 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在胃穿孔伴发严重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