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生命教育,初中历史,渗透途径
  • 发布时间:2022-08-18 10:45

  【摘要】生命教育是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需要教师借助历史知识中蕴含的丰富生命教育素材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历史教学中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站在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视角 对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和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引言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自身的强大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带来希望,然而在当前社会中,缺乏生命情感、漠视生命存在、缺失生命意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新课标提出了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要求,以期能够借助教材中蕴含的生命素材,帮助正处于心智快速发展期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青少年明确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而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因为其强大的人文性特点,就成为了教师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历史事件,来引发学生对生命及其意义的思考,让学生可以以史为鉴,汲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意识到生命应该被尊重、被珍惜,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和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发挥出初中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有助于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历史新课标中有明确规定,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而生命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更好的完成文化教育任务,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从而进一步推动新课标的落实与发展。

  (三)有助于实现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特殊的一段时期,此时的他们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在这种身心发育不协调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借助历史学科的教学来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一来可以让学生汲取历史教训,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二来也可以让学生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完善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言行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榜样,因此,生命教育能否成功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一位对生命有所思考和感悟、懂得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教师。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探索生命教育渗透路径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的生命教育理念,确保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生命观,能够自主调节好在生活或工作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做到不将消极情绪带入到课堂,并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学生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构建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在加深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结合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思考,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更准确的认知。

  (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渗透生命教育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囊括了诸多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智慧和生命思想,为生命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素材,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生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在历史文化的陶冶下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中介绍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如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及事迹,来体会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生命价值,并对比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顺利实现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其次,历史主要记录了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战争事件更是朝代更迭不可避免的,而战争的爆发也就意味着有很多人会因此而失去生命,是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最佳题材,除了要向学生清晰的讲述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结果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转换旁观者的视角,从生命价值的层次出发,来真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宝贵。同时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战争过程中出现的能够体现坚强生命意识和伟大生命精神的人或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三)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渗透生命教育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成为了教师构建高效教学课堂重要工具。因此,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构建生命课堂,以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融入生命教育。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情境教学法,即综合运用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资料,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来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感受历史人物当时的情绪,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渲染好氛围。其次,教师还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历史问题,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并以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探寻问题的答案,既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又能够帮助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的不断推动和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浓厚的人文色彩使其成为了渗透生命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具备正确的生命观念及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生命思想和生命精神等的思考,让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君.初中历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效结合路径探索[J]. 天津教育,2021(26):120-121.

  [2]刘哲.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21.DOI:10.27280/d.cnki.gsdsu.2021.000240.

  [3]胡娟. 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DOI:10.27435/d.cnki.gxsfc.2020.00017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