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来源:教育与社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重要性,创新,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8 10:50
【摘要】近些年,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受到新课标的影响,无论在教学体系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音乐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技能等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引言
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且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小学音乐的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和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相比,现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同时教学方法经过教师的尝试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高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小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而音乐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学科,怎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话题。
1. 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1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还比较有限。如果他们能够在小学阶段得到科学的、正向的引导,对于今后的成长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审美能力作为学生今后健康成长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小学阶段就应当得到有效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认知音乐作品的内容来丰富音乐知识,还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有所了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认知就不会只停留在内容的表面上,还会在欣赏的过程中融合创作者的思想和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2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方面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通常来说比较有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长时间地保持专注,容易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够丰富,学习内容不能对他们形成足够的吸引。而音乐欣赏教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将这一理解进行深化。和传统音乐教学过于注重音乐习作能力的模式相比,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对音乐课的教学节奏也是一种调节。
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创新策略
2.1选择好的题材和内容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好的题材和内容能够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更多的精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好的题材和内容还应当有所区别,涵盖不同领域的不同内容,这样对于开阔小学生的视野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选择音乐作品的同时,教师还要兼顾作品的趣味性,还需要选择一些和小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的作品,在引起他们共鸣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说,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音乐课本的研究分析,在了解小学音乐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在网上广泛收集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音乐素材在课堂中播放。由于所宣传的音乐素材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学生在分析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然地带入情感,达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然后选择学生作品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欣赏。这样一来,创作作品的学生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于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全体学生来说,还能够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出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尊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意识到什么样的音乐作品能够对学生形成更为足够的吸引,认识到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渴望了解到怎样的内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让音乐欣赏的形式更加多样、有趣。另外,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给出的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中如果存在比较明显的错误,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不然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贯彻自由开放的理念,因为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本来就不能局限,应当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相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给出与众不同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够提升他们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创造力,对于今后音乐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3多和学生进行互动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通常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自律来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而和学生进行互动就能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状态,将他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上来。和学生进行互动也是要讲究方法的,良好的互动方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能够通过互动对学生形成特定方向的引导。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让学生描述在欣赏音乐时的感受,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这首歌体现了创作者这样的情感?”,不同的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学生不能对自己观察的结果选择准确的词汇进行表达,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候选词汇,如“舒适”、“轻蔑”、“愉悦”、“冷漠” 等,让学生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所要表达的词汇。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师还可以利用乐器演奏,让学生进行欣赏一首歌曲,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适当高歌一曲,唱给让学生听,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音乐伴奏的氛围中,较好领悟到音乐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情感波动,会得到较好投入。特别是风情意味较浓的民族风情歌曲,这时,教师运用民族乐器进行演奏。遇到戏曲,教师最好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戏曲,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了解戏曲场景下的感情故事等。
参考文献:
[1]樊志清.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大众文艺, 2021(10):205-206.
[2]董清.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20 (81):143-144.
[3]邓玲玲.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J].新课程,2020(0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