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教育与社科
  • 关键字:体验式教学,初中音乐,欣赏课
  • 发布时间:2022-08-18 10:47

  【摘要】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利于学生有效的运用音乐来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推进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更加地投入和主动。同时,也很好的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推进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进行自主的创作和领悟,进一步的增强我国初中生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音乐欣赏课程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核心素养均具有促进作用。音乐欣赏课以对乐曲的倾听、鉴赏、情感体验为主旨,是培养、发展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得到了一线音乐教师的广泛认同,并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模式、方法的优化与创新。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欣赏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不理想,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欣赏内容的播放为主,缺乏对学生音乐想象力、音乐情感的引导。二是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教师忽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甚至个别教师将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知识要点的教学、讲授的课堂,进而导致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进行各种音乐知识的被动吸收,根本没有达到音乐欣赏课程设置的目标,最终导致音乐欣赏课程与教学流于形式,其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也无从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为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实现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提供更多的保障。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与欣赏内容相符合的音乐情境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欣赏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欣赏音乐的理解无法达到较深的层面和角度,而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运用一些手段和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例如,教师在讲解《台湾风情画》这节音乐欣赏教学时,由于大多学生均未去过台湾,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创设与欣赏内容相符合的音乐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投身于音乐课堂的学习之中,让学生去阐述自身对于台湾的理解?想象一下台湾是什么样的?通过学生描绘对于台湾的认识以及对于台湾的想象,从而让学生对于本节教学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印象。然后教师再通过向学生播放《台湾风情画》这首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情感的流露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感受音乐当中所展现的台湾风情。并且,教师还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去体验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而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这对于强化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

  (二)运用音画融合,从而提升学生情感共鸣

  音画不分家,所以在初中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方面,教师也应该重视运用音画融合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要知道,学生的情绪、情感对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而想要推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激活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和情绪。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营造更轻松舒适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而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的深层灵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图画展览会》这节音乐欣赏教学时,由于学生很难体会交响音画中音乐刻画形象、描绘自然景观的作用,所以在欣赏本首音乐作品时,就会遇到一些问题,针对此情况,教师就可以运用音画融合的形式来加以应对,使学生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时,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之感。如教师能够利用音画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交响音画,之后引导学生结合于自身对于本首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积极的音乐创作,如此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促进学生充分吸收相应地音乐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

  (三)“听”“想”结合,培养音乐感受能力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让学生“听”,而没有让学生去“想”,且教师多采用了音乐讲解方式替代了学生的自主感受、想象的空间,导致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无法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最终也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倾心而“听”、倾情而“想”,进而将音乐欣赏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音乐欣赏学习的真正主人,促使学生能够从“被欣赏”到“要欣赏”的转变。如果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无法自主完成“音乐想象”,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借助相关音乐问题来引导学生的音乐思想与想象,促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思考进行音乐欣赏,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目的。

  以《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欣赏教学为例,该曲目主要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红军的真挚情感,再现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到来时的热烈声面。通过欣赏、演唱,对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就乐曲的“情绪”进行自主欣赏、想象与思考。学生则可以带着问题去进行音乐的欣赏与深层次思考,进而促使学生将自己真正融入音乐之中,并通过自主体验、思想去感受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绪等,达到高质量的音乐欣赏,这对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音乐欣赏课程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是以乐曲的欣赏为主旨,以达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及音乐素养的目的。教师可以合理地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在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思考音乐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进而为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尤利波.初中音乐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北方音乐,2020,39(4):195-196.

  [2]吴小花.体验式教学理念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5(15):8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