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来源:教育与社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音乐,情感教育,德育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8 10:53
【摘要】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并根据需要满足时代的教学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在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和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以以德育为指导,不断渗透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内涵,从而在音乐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他们能够在音乐的指导下不断形成审美情怀和爱国情怀,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1 小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阶段逐步养成尊师重德、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这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实施。音乐作为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唱各类歌曲以及学习较为繁杂的乐理知识,还在于展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以及人文素养,这样才能体现“教与育”的核心价值,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人类对音乐节奏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可以通过最初的韵律带动学生的情感变化,感受音乐独特的吸引力,使其发自内心地喜爱音乐,感受音乐中潜藏的德育素养。
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2.1 通过爱国歌曲的渗透,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
歌曲是通过音乐加强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因为音乐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艺术熏陶和素质培养,经典的音乐作品不仅仅要词曲过关,更重要的是演唱者要有充沛的感情进行表现,使歌曲的生命力得以体现出来,也能够加强歌曲的感染力,使其充分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爱国歌曲,对音乐教学方式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在主旋律和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弘扬的大环境下,近年来很多的爱国歌曲也获得了大范围的传唱,国庆前会传唱《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的歌曲。并采用了不同年龄段的歌手进行演唱,将歌曲的特点得以展现,也获得了各个群体的关注。学校会在国庆期间循环播放相关的歌曲,使学生的心情都会跟随歌声有所起伏,同时在课间活动中,教师及学生会跟随哼唱使大家燃起浓烈的爱国情怀。
同时,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及时播放相应的歌曲。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应根据当前的计划播放相应的歌曲。抗日期间有非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获得了非常大的传播,广为人知,这些歌曲中融入了国人的爱国之情。在时代发展变迁过程中大家的爱国之情并未发生改变,国歌是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对国歌更加热爱,也确实能够真正的认识到民族所遭遇的苦难,并且要为之民族复兴所奋斗。
2.2 养成良好行为规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在音乐学习和训练中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站立或坐姿,因为正确的歌唱姿势和良好的表演心理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出现行为动作不规范的情况,教师应马上纠正,并积极构建有序、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得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以保障。教师将德育培养放在首位,不但能使学生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熏陶,还能引起共鸣,实现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音乐作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与情感内涵,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若想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教师需让学生有远大抱负以及高尚的思想情操,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观向上的热情,使学生整体素质与道德修养得到升华。
2.3 创设音乐的故事情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会对故事感兴趣。而教学工作者就可以基于学生的兴趣,创设出相应的故事情境,引入学生进到音乐作品的情境当中,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意境,并共情音乐的创作者,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教学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创作者的情感。
以小学音乐《我们的家园》为例,教学工作者可以基于学生的兴趣,创设出和秧歌舞相关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剧的兴趣,并感受歌曲当中热烈快乐的情感表达。教学工作者在讲述第二课时的时候,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项目并对其进行探究。比如有的小组会选择学习新型的舞步,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基础舞蹈能力,编制出一个新的音乐剧。有的小组选择学习歌曲,学生需要对我国各个地区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有的小组则选择学习音乐剧的伴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音乐节能,编制一个独特的音乐做歌曲的伴奏。
2.4 叙述音乐的创作背景,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匮乏,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会相对肤浅,进而无法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意义。教学工作者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当中,可以向学生叙述音乐的创作背景,知道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和心理情境,继而理解音乐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通过热爱自然和热爱家乡,进一步的延伸到热爱祖国。在相关的音乐学习中会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传统歌曲,透过这些就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的对国家有更深刻的了解。
以《我的家在日喀则》为例,教学工作者可以通过不一样的讲述方式,向学生叙述音乐的创作背景。《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藏族民歌,它用独特的节奏,描绘出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藏族人民跳踢踏舞的情景,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在这首歌当中放入了自身浓郁的乡情。这首歌的要点就在于感情,学生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除去要对歌曲的乐器和音乐的轻柔进行了解以外,还要了解壮族歌曲的唱法,明白藏族歌曲唱的便是情,声音和伴奏都只是用来表达感情的工具,用情诠释这首歌才能够真正表达出此首曲目的灵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方法,更要做好育人工作,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音乐可以感化学生心灵,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军.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J].小学生(中旬刊),2022(02):117-118.
[2]张韵卿.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微[J].学苑教育,2022(04):84-86.
[3]李鸿娟.因乐施教以美树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策略探析[J].教育界,2021(51):8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