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优化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8-21 15:02

  摘要:有效的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小学生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够让学生在朗诵中掌握发音技巧,提升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自信大方的人格。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朗诵训练为出发点,结合目前朗读训练现状,找到了提升朗读训练的优化策略,以便实现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陶冶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重视朗读训练,要全面深刻认识到朗读训练的价值,提高小学生朗读的预感,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1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现状

  1.1没有深刻的朗读训练认知。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没结合朗读时间多是五分钟以内,与10到15分钟的朗读目标差别不少。之所以这样,就是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视度不够。由于老师们对朗读训练认识的不全面,直接导致朗读训练重视度降低。

  1.2朗读目标与教学设计过于简单。要顺利开展朗读教学关键在于明确教学目标。但调查发现,很少老师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朗读目标,更没有结合具体教学目标设定成应该有的朗读任务。这直接导致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影响了朗读教学水平的提高。

  1.3朗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由于受到诸多条件制约,教学形式多是单一枯燥的,如知名读、一起读等。这种朗读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更不能实现朗读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优化策略

  2.1更新观念,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础内容,也是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方面充分重视朗读教学,认识到朗读教学的价值,增加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有效引导学生在语文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真情实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老师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朗读教学作为重要的阅读方式,并据此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引导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提升语言能力,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与情感美。此外,老师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他们在朗读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2.2制定科学合理的朗读教学计划。科学合理的朗读教学计划是确保朗读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整个朗读过程应该包括初读、熟读、美读和研读。其中,初读是借助于自由阅读、齐读,最后由老师进行领读,在老师引导下有感情朗诵,感受文本的情感。熟读是对文章内容理解基础上的熟读,主要借助于个别读、齐读方式,结合文本中的重点语句、段落进行朗读。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精彩语句与段落。美读是运用朗读外部和内部技巧相结合的方式,在朗读中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欣赏与品味文本中的真情实感。研读在朗读教学中比例较重,是学生对本文形成深刻理解之后的仔细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进而拓展知识面,加深对文本的全面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的朗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随意性,要结合核心素养教学要求,立足于小学的实际学习现状,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出系统的教学计划,确保朗诵教学的顺利开展。

  2.3优化朗诵教学形式。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朗读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朗诵教学模式。首先要灵活运用合作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合作朗读是提升朗读训练的关键,是提升自主朗读能力,提高语文朗读兴趣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有效的合作朗读,既可以完成朗读目标,还能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与方法。其次要创设朗读情境。为最大程度提高朗读教学效果,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强化朗读教学,结合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创设恰当的朗读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朗读技巧与方法,实现有效朗读中的情感共鸣。最后是示范性朗读。小学生的朗读素养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较好的朗读技巧与情感色彩把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发挥自身的榜样价值,通过自身示范,引导学生在观摩老师朗读中获得启发。此时,老师既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情感基调,开展 “以读代讲”,给学生进行朗读示范,还可以在完成示范朗读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并给予点拨,进而提升学生们的朗读能力与朗读水平。

  2.4结合不同的题材内容开展差异化的朗读教学。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朗读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现有教材内容,结合不同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朗读教学模式。对于散文来说,老师知道朗读时,要基于“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抓住文章主线,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同时在诵读中关注阅读语气与阅读节奏,将散文精要表现出来。对于寓言来说,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熟悉文本语言,在反复阅读中把握故事情节,同时保持自然亲切的语调,对故事中的人物给予把握,并结合故事发展起伏选择语调与语速。对于古诗词朗读,由于古诗词语言凝练,蕴含着丰富情感。

  2.5优化与健全朗读教学评价。结合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评价的优化处理。首先增加批评针对性。老师要结合朗读教学要求,从语调、语气与语音等方面做出评价。其次结合不同学生的朗读水平,做出个性化评价。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个体化差异,在优化朗读教学时,老师应该关注这种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给朗读能力差异给予鼓励性评价,给朗读能力强的多提出建议,引导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老师在优化朗读教学评价时,还要关注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老师评价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的相互评价等,在全面客观的评价中,不断提升朗读教学质量。

  3结语

  基于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重视度不够、朗读教学模式单一、朗读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如更新理念、树立全面的朗读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朗读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采取差异化的朗读教学模式,健全朗读教学模式等,通过这些优化策略的实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娟.基于情境体验的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 ].江西教育, 2021(27):35.

  [2]陈秀梅.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223-22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